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法学的生命不在于逻辑推演,而在于经验总结,因此,法学教学是实践的,要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诊所式教学模式是以真实案件为教学内容、以实现师生互动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为教育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诊所式教学模式对传统本科法学教学提出诸多挑战,在实施中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科法学教育教学应当进行改革,如对接实践教学与课堂教育、建立新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创新教学资源筹集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中存在着法律信仰教育缺失、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以及与法律资格考试的关系失衡这三大突出问题。主管部门应在必修课设置中增加法律信仰教育的相关课程;应从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完善课程体系入手解决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问题。应摆正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明确本科应以学术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教育为导向,并以此为原则调整业已失衡的法学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法律思维是运用法律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法律思维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法学本科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我国现行本科教学模式在学生法律思维培养方面相对欠缺,通过对我国法学本科教学的缺陷进行探讨,提出通过增设实践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等加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多元化“渗透型”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法学本科人才培养仍然存在教学模式定位不准、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脱节和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等问题,迫使各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纷纷进行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作为地方工科性院校,我们探索出多元化"渗透型"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人才培养定位要准确,课程体系要科学,做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突出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特色,教育改革要做到"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生产"和"能力与素质"结合,解决"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诊所法律教育在地方高校法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诊所法律教育源于美国,主要是为解决学院式法学教育的弊端问题,强化法科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产生的。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效果严重落后于法律职业化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和新形势的亟需。因地制宜地建立以法律援助中心为依托,以诊所法律教育为平台的新的实践教学模式,需突破本土化中的一系列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的实践环节对接方面的缺失,导致学生的实践意识、实践能力没有达到职业的要求,培养出来的法律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现实需求.此种缺失的深层原因在于法学教育和法务实践定位的迷惑,法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以及传统教育教学因素的错制等.明确法务实我的定位;突出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育,通过实训教学模式推动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育,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基本目标完善法学实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姜帆 《林区教学》2008,(11):38-39
作为法学教育体系中间层次的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培养法学人才",但是"培养何种法学人才"一直是法学教育界的热门探讨话题。根据对"法学本科教育培养具备法学知识的通识式社会管理人才与法律实践人才"的社会功能的分析,对社会大众关于法学本科教育的合理预期即培养能够满足大众生活中法律问题的解决的需要的审视,结合法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即法学本科教育必须从重理论转向重实践的认同,应用型人才(精通法律的管理人才和法律实践人才)是法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取向之维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仍然没有走出"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老路。以应用法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从创新法律实务教学模式、培养法律实务教育师资、构建法律实务教材体系和建设法律实务实践基地等几个方面入手,或许可以探索出法学本科生培养之新路。  相似文献   

9.
从法学本科教育与社会需求现状视角,指出法学本科教育存在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中国特色之时代性需求以及与对实践教学需求都差距甚大的问题,提出创新法学本科教育应当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本科教育理念,同时立足于中国特色凸显法学本科教育的与时俱进特点,探索法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可行之路.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与学术前沿相结合,坚持与司法实践相统一,才能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和国家需要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我国传统法学本科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消极影响与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强化我国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三项措施:确立法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法学本科教学模式;建立符合法学本科实践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和师资培训评聘机制;完善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的法律职业与大学本科法学教育的关系成为法学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如果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紧密结合,容易忽视法学基础教育。本文通过对日本的司法考试及法学教育改革之法科大学院的分析,提出就发展趋势而言,两者也不一定需要相适应,应当提高参加司法考试资格的门槛,不允许本科生参加司法考试,改革法学硕士教育体系,以使法律职业者素质得到提高并达到司法考试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2.
高扬 《科教导刊》2020,(1):75-76,83
法学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法律人才,在法学专业本科教育中,不仅要教授学生各种法学理论知识,而且要使得学生理解法学服务于社会的意义,具备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法律问题的能力。因此,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水平。本文分析在大学校园中进行“法律咨询”实践课的意义与实例,以期探讨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实践课程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开展诊所式法律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诊所式法律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实践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教育模式,应当利用大学生创业平台,构建校园法律诊所;结合高职特点,深化课程改革;建立校外导师制、开设专家门诊等方式保证诊所式教育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培养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战略计划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应:消除当前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实践脱节的困境,强化对法学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对教学课程设置进行适当改革,提升对西部基层法学人才有效的知识教育;强化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尽快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对接;增强国情、省情、社情教育,引导法科学生拓展知识结构是其应有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独立学院法学本科第二课堂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未能有效衔接,导致接受了法学本科教育的法学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实践中存在着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的事实。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独立学院应大力开展法学本科第二课堂教育,包括模拟法庭、速录实践、专家讲座等各方面活动,以此推动独立学院法学本科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司法考试制度对本科法学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参加考试人员资格上的变化更是如此。司法考试与本科法学教育在基本定位上有着内在契合,对后者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从以上的影响中可以看到本科法学教育的一些走向。  相似文献   

17.
针对建议压缩、甚至取消法律本科专业的观点,分析了这种观点来自对教育市场化和政法法律职业培养的狭隘认识,模糊了大学本科法律教育的自身定位,在实践中也并不可行。阐述了法律精英的培养决非简单提高办学层次就能获得成功,它需要与司法制度和职业环境的协调配合。提出法律本科教育担负着重要的培养法治国家的公民教育的职责,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不可轻言废除。  相似文献   

18.
大学的本科法学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司法考试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应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此外还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伦理的培养。就本科行政法教学而言,应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之一,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更多的案例分析、课堂互动来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考试中应减少单纯的知识记忆性的题目而增加更多的案例分析类的题目。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法学教育改革已全面展开,信息检索作为法学专业本科学生最基础的技能,在法学教育改革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课程内容的增加、教学模式的变化、学生学习目标的多元化都对学生信息检索能力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然而法学信息检索的传统教育体系却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专业针对性不强、未能区分学习层次、教师专业性不强。因此对法学信息检索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势在必行。结合专业实际,系统化的信息检索体系应当包括:从通识教育到专业课程教育的教学体系、与学习层次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应用型的教学目标、互动型的教学方法、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