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一贯提倡求实精神,反对“革命空谈”,是举世闻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实践家。在《列宁全集》和《列宁文稿》中,到处都闪耀着他讲真话、办实事、实事求是精神的光芒。学习和研究列宁在苏俄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求实精神”,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伍修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外交家。长征过贵州是伍修权革命生涯中精彩篇章之一,在此革命大转折时期,他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服从党的分配,担任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翻译。在与"左"倾错误路线的斗争中,始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为实现中国革命大转折不遗余力、尽其所能,如讴歌遵义会议,作《历史转折》;回忆遵义会议,澄清历史疑问;纪念遵义会议,吸取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遵义会议是一次在革命转折关头召开的具有极其重要历史地位的会议。对其历史地位的认识,不应局限于当时所主要解决的军事战略和组织问题,还应该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深度上去揭示其重要价值和意义。它是中国革命摆脱严重危机、从失败走向胜利的新起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遭受挫折到取得重大突破的新起点;是中华民族从群体意识觉醒到精神重塑的新起点。纪念遵义会议,最重要的就是要继承和发扬遵义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4.
邓洪的《潘虎》一问世,就颇为人们所喜爱。这篇革命回忆录,成功地塑造了土地革命时期一位农民英雄的形象。这固然是由于人物本身富有传奇色彩,而作者熔裁铸炼的匠心也是值得记实性文学作品借鉴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60年代的传记文学研究艰难起步,在真实性问题讨论与争鸣、革命领袖传记与革命回忆录研究、英雄传记与其它传记的评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成就较为突出,其中革命回忆录研究业已形成独特的研究格局。与此同时,也出现了50年代《武训传》的讨论与粗暴批判,60年代《刘志丹》大冤案,而留下惨痛教训。  相似文献   

6.
<正>一、了解小说背后的故事,理解题目含义《红岩》这部小说是罗广斌、杨益言根据他们的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创作的,出版于1961年。“红岩”本义是红色的岩石,同时也指“红岩村”这个地名,该地位于现在的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街道。“红岩村”曾是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地区的指挥中心。“红岩”一词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象征着革命者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7.
传记是以叙述、研究或评判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为主旨的著作,其对被传记人的研究往往与其从事的学术研究、学科发展、学科史有密切的关系。《中图法》四版收入传记有六个地方,归类时应注意:一、A7马恩列思毛的传记入A7类有关革命导师的生平事迹、活动及思想体系的著作,包括传记、回忆录、年谱、年表、纪念文集、画册、照片等入A7有关类。1、传记、回忆录与文艺著作:革命导师的传记、回忆录,无论是自传或他人所作,一律入本类有关专类;一位革命导师论述另一位革命导师的著作,应以作者分类,可在所论及的人物名下作互见标引;但有…  相似文献   

8.
东台县教师进修学校接受本刊关于撰写《遵义会议的光芒》分析稿的邀约之后,写信给该文的作者、原北京军区副政委、现北京军区顾问张南生同志,请教了三个问題。北京军区司令部对张南生同志的职务代为作复,张南生同志本人对另两个问题作了简要的回答。东台县教师进修学校将这两封回信的抄件惠寄给我们,并致信本刊编辑组:“这两封信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育,它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老前辈对教育革命的热情支持和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张南生同志的信对理解这篇文章有很大的帮助,对革命师生的教育和鼓舞也将是不小的。因此,我们希望能将回信刊载出来。”为此我们将张南生同志的信予以发表,并向北京军区司令部和张南生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9.
战牙山     
《老年教育》2007,(12):12-13
许世友同志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为了纪念这位身经百战的一代名将,本刊特编发许世友同志生前撰写的革命回忆录《战牙山》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在《导言》(全称《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对19世纪末新形势下的无产阶级日常合法斗争及实践路径作了深入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新突破。然而,这一新的突破性理论一经问世,就引发了恩格斯晚年是主张社会革命还是主张社会改良的争议。从文本、现实、历史三重维度梳理这一争论的由来,可以廓清其中革命和改良的破与立:恩格斯坚持不放弃“革命权”,认为革命是基石,改良是为革命积蓄力量;只有把握改良的度,才能根据具体实际调整斗争策略,争取解放。它至今闪耀着真理光芒,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涉及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是研究相关历史的重要史料,从该回忆录的第一卷来看,其具有回忆录在史料方面通常具备的特点、价值和缺陷。为了在历史研究中更好地利用回忆录提供的史料,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回忆录在史料方面的特点、价值和缺陷。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1935年陈云同志传达遵义会议情况提纲手稿等重要历史文献的发现与公布,以及当年一些会议参加者所写“回忆录”的发表,为进一步了解遵义会议提供了许多新的史料。在此基础上,党史工作者对遵义会议及有关问题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年初在贵州召开的纪念遵义会议学术讨论会,交流了这些研究成果,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新的研究课题。(一)对遵义会议及有关问题的研究的新成果,除已为人们熟知的关于开会时间和关于组织问题的决定两项外,仅就笔者见闻,分八个问题概述如下:1、关于长征是怎样开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对中国革命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不仅解决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而且在政治路线上,实际上也部分地解决了民族理论与政策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以遵义会议为契机,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表现出明显的提高和进步.遵义会议后,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与中国革命的形势和社会实际日趋结合,推动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处理当前民族问题也提供了理论与政策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铿锵有力的《国际歌》,似一把利刃,斩断了羁绊自由的锁链;似一团烈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烽火。嘉兴南湖一艘小船,一次划时代的会议:开天辟地、拨云见日。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方向。南昌起义响惊雷,遵义会议放光辉;  相似文献   

15.
《十六年前的回忆》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组里的一篇阅读课文,是一篇回忆录,由革命先驱李大钊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文中表现了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与爱护,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本文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举世罕见的伟大壮举。而红军长征的胜利是同遵义会议、扎西会议分不开的。遵义会议基本上完成了改变错误路线、改变错误领导的任务,由于战争环境遵义会议来不及完成的任务,则是在扎西会议和扎西期间继续完成的。值此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根据有关史料,作此文以缅怀。 一、检阅错误路线,拨正革命航向  相似文献   

17.
《重逢》,是丁玲领导西战团时期为了进行抗日文艺宣传而急急挥就的独幕话剧。它通常被放置在丁玲不特擅长的戏剧创作序列而长期不甚被研究者们注意。然而,《重逢》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抗日宣传作品,而是富于浓郁文学意味的“女性革命”文学创作。本文结合丁玲的回忆录《魍魉世界》,尝试分析革命女性隐秘的“囚困经验”如何被充分调动、融于女性文学生命的抒写中,这使《重逢》成为了真实呈现革命女性生命困境的革命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8.
1935年1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至今已是60周年了。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主义错误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特别是这次会议是我党第一次依靠集体智慧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向成熟的党的重要标志,为党的建设理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遵义会议体现的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等,至今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继承和发扬遵义会议精神,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纪念遵义会议胜利召开60周年。  相似文献   

19.
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极其沉痛地悼念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认真地学习了《敬爱的周总理在梅园新村》这篇纪念文章,使我们沉浸在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深深怀念之中。 这篇感人的革命回忆录是南京博物馆、南京市文管会的同志在惊悉周总理逝世的噩耗后,怀着巨大的悲痛和无限崇敬的心情,在多年对革命史料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于一九七  相似文献   

20.
A.对十余年来有关遵义会议研究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和新的进展进行述评,主要是:遵义会议与中共独立自主的开端问题;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历史转折及中共政治路线的转孪问题;遵义会议与红军的军事转折问题;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转折”中的作用及其在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早期格局中的地位问题;遵义会议与扎西会议的关系问题,其他重要问题。B.对十余年来遵义会议研究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