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定性分析产业转移中金融支持的作用.从系统动力学视角提出产业转移中金融支持的基本分析框架,结合金融生态环境的正反馈特征,分析产业和政府资金流、人才流和金融业发展环境的因果关系,建立金融支持系统流图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Vensim PLE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对金融支持的实际演化过程具有较高的拟合程度,并能够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研究选取了五大典型在线社群进行多案例研究分析,从生态学的视角探索在线社群在资源环境和创新生态环境下协同进化的实现机理。结果发现了知识共享对协同进化的动力来源作用、资源拼凑对协同进化的促进作用以及社群新稳态的实现机理,揭示了在线社群独特情境下协同进化实现的微观作用机制,并提出在线社群生态圈的衍生动力模型和社群协同进化的综合实现模型,形成了对在线社群研究的有效补充和完善,丰富了组织进化的理论研究,为社群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某混合动力客车为原型,根据混合动力客车底盘结构布置,应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Car模块,建立包括前后悬架系统、转向系统、轮胎系统、车身系统、动力系统的整车动力学模型,根据实验标准要求,对整车模型进行稳态回转的操纵稳定性分析,由分析曲线可以看出,该改进后的混合动力客车具备良好的操纵稳定性,为后期车型改进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汽车制造商与供应商供需系统的协同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汽车制造商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为研究背景,运用协同学原理与方法对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进行了参数和协同变化定性分析,建立了汽车制造商与供应商供需系统协同度模型,进行了供需系统子系统间协同变化规律实例分析.该研究为加强和优化汽车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了一种辅助决策的系统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持续发展与人类生态系统演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讨论了人类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演替进程,认为持续发展是人类生态系统演替的一种方式,它是人类生态系统自组织的体现。本文建立了人类生态系统演替和退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依此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定性分析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了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互动关系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互动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改变模型中的参数对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互动关系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通过对模型模拟结果的分析,总结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互动关系的特点及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聚效应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系统动力学视角提出产业集聚效应的基本分析框架,结合集聚效应形成的正反馈特征,分析了人才、技术和资金"流"的因果关系.建立产业集聚效应的系统流图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Vensim PLE对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应用价值.结果表明,模型对产业集聚效应的实际演化过程具有较高的拟合程度,并能够为区域经济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4,(9):54-59
在对我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三方主体的行为分析基础上,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进化模型,进而通过算例模拟计算,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的进化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政府风险补偿政策、企业自主创新意愿和社会风险分摊组织的风险分摊意愿对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进化的影响,论证了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政策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揭示了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的进化机理,提出了风险补偿政策与宣传引导政策协同推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仿真模型,并通过所建模型的动态模拟,讨论分析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系统结构及运作机制,并以平台制度体系建设为例进行了政策实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动力学方法是研究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各种因素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的有效手段,平台的政策实验为平台建设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利用系统动力学对新兴技术的产业化潜力成长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成长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确定了相关的参数和模型初值,并应用所建的模型对燃料电池的产业化潜力成长性进行了动态评价.模拟分析了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成长性的基本结构、动态行为模式及其动力学性质;分析了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成长性与影响因素的动态关系,揭示了新兴技术产业化潜力成长性的影响因素变化对其产业化潜力成长性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