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产业网络的创新扩散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守伟  钱省三  沈运红 《科研管理》2007,28(4):49-54,72
创新的真正价值在于其在产业网络上的扩散。影响创新在产业网络上扩散的因素有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创新的扩散规则。产业网络是具有无标度特性和小世界特性的复杂网络,其结构对创新扩散的阈值、路径长度以及企业地位和创新分享有不同的影响;基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成本以及对待技术创新风险的态度,本文还给出了产业网络上的"技术创新雪崩"扩散模型,并进一步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企业集群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推动自身的转型和发展,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产物,被广泛应用于技术创新的研究中。本文基于企业合作专利数据构建创新网络,在传染病传播SIR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创新活动在复杂网络中的扩散机制和规律,以及不同参数对创新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合作专利的创新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的特性;创新扩散的速度和规模与网络结构、网络规模、节点属性以及感染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18,(5):28-32
以南京市8所"211"高校为研究对象,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技术创造、创新扩散、技术维持三阶段,选取13个专利指标,从技术创新活跃度、技术创新优势度、技术创新扩散能力、技术创新影响力四个维度对高校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高校在不同创新维度具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在不同创新维度的优势与劣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不同维度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运用微观扩散模型和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网络外部性市场中的创新扩散,研究表明网络效应特征、采纳个体自身偏好异质性特征是决定网络外部性市场创新扩散动力学机制的重要因素。网络效应特征对创新扩散正向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网络效应的类型(直接或间接网络效应)和强弱。采纳个体偏好异质性特征对创新扩散的影响并不确定,直接网络效应下偏好异质性对创新扩散程度的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间接网络效应下偏好异质性对创新扩散程度的影响则存在"临界点"现象,且上述因素对网络外部性市场中创新扩散的影响还会由于采纳个体之间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社会网络结构差异而呈现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5.
孙冰  赵健 《情报杂志》2013,(1):198-203,184
基于对技术创新扩散方面文献的梳理和研究,通过对1997年、2002年、2005年和2007年11个知识密集型产业部门的数据整理,引入技术创新场与产业技术创新势的概念研究技术创新扩散网络的结构演化。通过网络分析方法,结合修正后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扩散矩阵,构建技术创新扩散网络,分析各部门的技术溢出与吸收能力,以及技术创新扩散网络的结构演变。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扩散网络向高集中化、低层级化方向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主要获取方式由自主创新转向外部获取;各部门的技术吸收、溢出能力逐渐趋同;产业技术创新势与部门技术溢出能力相关且影响部门出入度。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扩散及其壁垒:微观层面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开明  张琦 《科学学研究》2005,23(1):139-143
技术创新扩散的原动力始于企业对超额利润的追逐,但扩散壁垒的存在又限制了技术创新的扩散。本文认为微观层面的技术创新扩散壁垒包括信息壁垒和技术壁垒两个方面,且这两方面壁垒的动态变化决定了技术创新扩散过程的特点。论文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有别于传统的Bass基本模型的新扩散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创新扩散过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从众效应下的创新扩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考虑采纳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网络基础上,建立一个基于从众效应的微观扩散模型,采用仿真和计量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对创新扩散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采纳个体的采用阈值分布异质性程度是决定从众效应下创新能否扩散成功的关键。当采用阈值分布的异质性程度太小时,从众效应无法产生,创新扩散失败;当采用阈值分布异质性程度较大时,从众效应的正反馈机制使得创新扩散成功。局部从众型和从众敏感型这两类采纳个体均有利于创新扩散。此外,社会网络联通度和节点度分布异质性也有助于创新扩散,但网络的社群结构特征却会对创新扩散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4,(1)
采用基于Agent的建模思想和方法,结合创新扩散的微观机理和复杂网络的特征,研究基于Agent的创新扩散与Bass模型的内在联系,建立基于Agent的创新扩散模型,并通过计算实验,研究网络拓扑结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影响下的微观创新扩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外部因素对创新扩散的影响力远小于内部因素时,无标度网络度分布的异质性最有利于创新的扩散。随着外部因素影响力的增大,创新扩散曲线在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中的差异逐渐减小。此外,内外部因素影响力的增大都有利于创新的有效扩散。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网络的创新扩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知识和创新技术并不会马上被掌握,往往通过社会网络逐渐扩散。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建立了单个潜在用户面对创新决策时的概率模型,给出了创新成本支出的两个组成部分;并建立了在社会网络层面的创新扩散模型,运用位势函数分析创新的支出,引入组织紧密度指标,来分析社会网络中的创新扩散。  相似文献   

10.
赵良杰  姜晨  鲁皓 《软科学》2011,25(8):6-9
在考虑创新采纳个体之间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局部网络效应基础上,运用微观扩散模型研究创新扩散。仿真分析表明,复杂社会网络结构、局部网络效应强度以及创新采纳个体自身偏好异质性共同决定创新扩散的过程。复杂社会网络结构影响创新扩散的程度和速度,即使局部网络效应强度很强,也有可能因为网络结构的影响而导致创新扩散最终失败;采纳个体偏好异质性对创新扩散的影响并不确定,当局部网络效应较弱时,偏好异质性越高越有利于创新扩散。与之相反,当局部网络效应较强时,偏好异质性则会抑制创新扩散,且异质性对创新扩散的影响也会随着复杂社会网络结构的差异而呈现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11.
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动因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探讨了为什么企业创新网络是重要的;根据参与度和控制度的不同,构建了企业创新网络模型:包括第三意大利模式、风险资本网络、虚拟组织网络、核心网络和联合体网络等。从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出发,整合外部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采用不同的创新网络模式。我国应加强企业创新网络建设,建立起利用外部技术源的能力,促使组织间创新网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对企业家社会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路径"黑箱"至今尚缺乏探讨。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双元性创新等研究,以151位高技术民营企业家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双元性创新在企业家社会网络和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社会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正效应;存在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两种中介机制;企业家社会网络的广泛性、达高性和关系强度主要通过利用式创新机制影响技术创新绩效,而异质性和广泛性则主要通过探索式创新机制影响技术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3.
刘晓燕  王晶  单晓红 《科研管理》2020,41(4):171-181
技术创新网络在演化中表现出的高度不稳定严重削弱网络的创新输出,探索其演化动力有助于网络重构、提升网络绩效。文章区分网络关系形成和关系解散过程,综合外生节点属性和内生结构依赖,基于TERGMs(时序指数随机图模型)构建技术创新网络演化动力模型,并从生命周期视角下,对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技术创新网络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孕育期和成长期对合作关系形成具有显著积极作用,边共享伙伴在成长期显著积极影响关系形成,度扩展和度共享伙伴则在成熟期和再生期显著负向影响关系建立和关系解散过程。最后借助收敛性诊断和拟合优度检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梁丽娜  于渤 《科研管理》2021,42(10):48-55
基于中国2013-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模型讨论了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创新网络水平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力,利用门槛回归探究了随着区域网络水平的演进,技术市场中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吸纳的变化态势。实证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网络、高技术企业技术输出和技术吸纳均有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作用机制和强度不同;(2)相对创新网络欠发达地区,在创新网络发达地区的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的自我强化机制,但创新网络的作用力稍弱;(3)无论创新网络发达/欠发达地区,高技术企业技术吸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均大于技术输出;(4)随着创新网络水平的提升,高技术企业技术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创新主体技术引入与技术开发的协同效应及创新网络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与演化规律,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通过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技术创新机制,改进技术扩散函数,并以是否进行技术开发为依据,分为两个阶段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模拟仿真,以探究创新网络中技术引入与开发的协同发展过程。研究表明,在特定的创新网络环境下,技术创新绩效在一定时期后会趋于稳定,同时,技术引入与技术开发能够协同提升网络整体技术水平,两者的比例关系存在相对有效值,并随着网络中技术水平的提升呈倒U型状态。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一种创新网络视角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创新网络是一种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和技术创新的新型创新模式。它作为相关企业知识交互作用的创新平台,为企业应对复杂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条件。本文旨在探讨创新网络交互作用特性,基于创新网络的视角,探讨技术创新的网络性,最后对我国创新网络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下,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成为大势所趋。合作创新网络中的多元化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创新的关键外部资源,但关于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仍然缺乏,且现有研究往往忽略企业内外部资源的不同组合对企业创新绩效可能产生的差异性影响。文章融合社会网络理论、知识基础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依据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合作创新网络,采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负二项回归法,从个体网络视角分析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权变因素与内在机制,检验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企业知识基础深度正向调节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而企业知识基础宽度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企业知识基础深度对创新网络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通过吸收能力的中介实现。研究结论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张博  王钦 《科研管理》2022,43(7):154-162
组织合作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有两类相反的作用机制:网络闭合和网络开放。论文认为,哪种机制起作用取决于企业所面临的创新任务以及知识来源在网络中的位置。基于汤森路透、USPTO和Compustat三个数据库,论文构建1990-2001年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追踪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对此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战略联盟网络密度增加和结构洞指标增加会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数量,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质量;网络结构调节着直接联盟关系和间接联盟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基础科学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也愈发显现。本文围绕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发展,基于WOS数据库,以及USPTO数据库,构建了人工智能基础科学合作网络和专利技术合作网络,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全球区域发展格局,以及其他多样性网络特征,探讨了人工智能基础科学网络与专利技术网络的相互影响。研究显示,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美国依然是世界第一;中国在论文发表上占优,但技术创新较弱,而印度则技术转化能力强;英、法和意大利等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上失去了领先优势。模型研究发现,基础科学网络中心性程度高的国家对技术创新有显著帮助,而科学网络结构洞和聚集系数对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创新系统“混沌”边缘具有较强的创新潜力,易于新兴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新兴技术形成过程及其与原有技术发展轨迹的关系,深入研究了“液态化”创新网络的形成机理。通过搜集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专利数据开展了实证分析,运用专利引用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绘制IPC共现网络和专利权人引文网络,通过计算网络各项指标,验证了新兴技术创新网络“液态化”网络的技术特征与知识流动特征。实证结果表明: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技术构成具有高异质性、技术领域间存在广泛融合性;知识流动网络存在小世界效应,呈现易流动、流向广、效率高,网络边界模糊,核心创新主体众多且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