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萧红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靠天才写作”的作家 ,她的作品具有一种萦绕于其中挥之不去的悲凄与寂寞 ,体现出浓重的悲剧色彩。太多痛苦的人生和特殊的经历为她深刻体验人生、体验生命提供了契机。因此以女性空间为视角观照萧红及其作品 ,从“漂泊”和“回归”两个概念出发来透视萧红的情感历程和人生道路 ,以期达到对她的作品的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萧红是一个独具风格的女性作家,她习惯把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创作之中,这种书写自己独特生命体验的作品容易让人在精神深处有所感动。回望历史,萧红研究经历了从单一表层的思想主题研究到多视角深入的心理文化研究,萧红作品的价值不断被挖掘,但作品蕴含的丰富性与作者本身的复杂性给人留下很大的阐释空间。笔者试图将萧红的文学想象与她的人生经历相结合,在生活中寻找她的创作源泉,在小说中探寻她的生命影迹,从而探析爱这座大厦在萧红的生活实践与文学想象中的坍塌和重建。  相似文献   

3.
心灵的变奏——从散文创作看萧红的心态流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提起那批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女作家,总令人扼腕叹息。石评梅、庐隐、萧红、罗淑,没有一个不是历经了生活的坎坷,苦苦挣扎奋斗过,终于撑起了一方自己的天空时,却让死神过早地带走了她们无量的前程。就萧红而言,她的文学创作生涯只有短短10年,却贡献了《生死场》、《商市街》、《呼兰河传》等一批动人的作品;在人生之旅上她仅走了31个春秋,最终怀抱寂寞和不甘离开了人间。我们该怎样感叹这不可续的才情和生命呢! 身为女性,萧红有过最不幸的遭际:花开的年龄便流浪无着,物质生活曾极度贫乏,情感世界又几度失落,这些灾难直接从生理上造成了她体弱多病,在人生最美好的20年华中时受病魔侵扰,直至最后早夭;从心理上则形成了她内向沉郁的性格,敏感纤细的气质和自强自尊的生活勇气。因而,尽管人们对萧红艺术上的成就交口称赞,但她坎坷多变的生活经历却似乎更能引发人们的兴趣,人们渴望了解她在生活磨难前的态度,探究她一次次抉择的心态依据。而最直接的途径就是研读作品,尤其是散文作品。一般说来,作家的身世之感、性格气质,或多或少、或隐或现都会在作品中体现出来,尤其像萧红这样一个才情胜过学识、感情富于理智的作家:无论写小说还是写散文,她使用的都是同一种文笔,一种非她莫属的  相似文献   

4.
萧红的叙事散文带有小说意味,原因在于对话的组织、心理的描述、细节的呈现这些小说中尤为重要的表述手段,在其叙事散文中得到了非同寻常的重视。萧红这样经营她的散文创作,与她追求表述方式的充分自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萧红是一位充满童真童趣的女作家,然而寂寞,漂泊,充斥着她的一生。正是她自身的不幸命运,使她笔下的人与事也点染了一层悲剧之美。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萧红自始至终用一双敏锐的慧眼关注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和艰辛,她的作品构成了一个个无比深冷而又残酷的悲剧。文章以研究萧红小说的悲剧内涵为中心,从萧红小说悲剧意识的根源,悲剧风格的体现,悲剧意义与价值这三方面来论述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蕴。她用凄美而绚丽的彩笔勾勒出一幅幅东北儿女的日常生活图景,其笔下的悲剧人生有肉体的疼痛更有精神的愚昧。她以悲凉的叙述格调贯穿于作品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出她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思考。因而她的作品总是散发出一种单纯而深刻的苍凉之美。  相似文献   

6.
萧红以其《生死场》、《呼兰河传》等文学作品著称于现代文学,她以女性又有别于女性的观点描述她生活的民国时代,寒冷、悲凉又带着憧憬,这些是她描绘民国社会的基本方向。本文从萧红的日常生活角度,分析其创作方向的三大源头,萧红独特的个人经验,女性主义观点及写作观,以此认识萧红作品中的痛苦、希望和她当时生活、创作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7.
萧红是一位自我体验型的作家,不幸的人生经历给她的创作带来很大影响。本文主要从儿童视角分析童年体验对于萧红创作的影响,从她经历的缺失性体验和丰富性体验两大方面对萧红作品进行梳理,我们会发现萧红将自己的童年体验艺术地转化在作品中,进一步体现爱的缺失,抒发内心的苦闷与孤寂,使她追忆童年,寻找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论萧红散文的艺术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散文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由于时代与个人经历的复杂性,她的作品充满了凄苦沉郁却又坚强的基调,以清新独到的笔法书写生活琐事和内心世界,其散文更是融合了小说和诗的元素在其中,显示了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9.
萧红散文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由于时代与个人经历的复杂性,她的作品充满了凄苦沉郁却又坚强的基调,以清新独到的笔法书写生活琐事和内心世界,其散文更是融合了小说和诗的元素在其中,显示了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0.
萧红是一位极富才华的现代女作家,其作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中国新文学研究家的重视,近年来,在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萧红的热潮。萧红的小说具有深沉的悲剧意蕴,通过描写人物在追求中的幻灭,暗示出社会的重压、时代的黑暗,这是其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萧红的小说还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她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式、散文化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  相似文献   

11.
摘要:萧红是五四时期中国文坛上的一朵奇葩,这个天才作家在其短短九年的创作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诸多不朽的著作。在对她作品的研究中,有种学术观点认为萧红的创作生涯前后出现了两个分期,认为萧红作品的思想性从前期到后期“由积极转向了消极”。本文不否认她的作品前后期在创作风格与格调上稍有差异,但认为萧红的作品始终都有一条主线贯穿,这条主线简而言之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为人生。为社会  相似文献   

12.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在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中她的命运最为悲苦,充满了传奇色彩。早年因反抗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萧红开始了贫苦多病颠沛流离的短暂一生。她对生命的体悟,对爱情的追求,对文学的理解等等都值得我们去感受和反省。通过下面三段选文,让我们进入萧红的精神世界,更好地理解她的作品以及她的人生。  相似文献   

13.
细读萧红的作品,可以看到门意象和窗意象与作家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紧密相连,两者都蕴含着家的寓言,门外的世界与窗里的人生构成了萧红的生命心象,而她内心深处交流的渴望与逃避的意识则贯穿于始终.  相似文献   

14.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优秀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天才的散文家。曾给她的小说《生死场》以高度评价的鲁迅,就格外看重她的散文,曾说她在散文创作方面比谁都更有前途。萧红的散文总有一种寂寞气息淡淡地逸出,她的散文语言是"明丽和新鲜"的,这些都是萧红散文艺术风格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柳州师专学报》2016,(6):70-73
"出走意识"是萧红人生之路与文学之路的精神基因,对其文学创作的内容选择和审美风格形成影响深远。萧红以"出走意识"为基点,融合其一生漂泊的悲怆、苦难与辛酸经历,在作品中热切关注社会最底层妇女的命运;她把自己的不幸与苦难、不堪忍受与希望写进作品,通过描画愚昧麻木、软弱忍耐的女性形象,以批判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倾诉女性的悲哀。"出走意识"还呈现为萧红作品的漂泊感、抒情风格和语言的诗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叶露 《文教资料》2006,(11):124-125
萧红是20世纪30年代的杰出女作家,她的作品因具有鲜明的自传色彩而感人至深。张培基和刘士聪两位译家曾翻译过她的散文《永远的憧憬与追求》,而凡是翻译名家无不具有自成一家的译者风格,因此本文拟从选词、构句、谋篇三个层次对两篇英译文进行比较,对其语言特色和风格特征加以分析,以比较两位译家不同的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中,萧红无疑闪耀着熠熠光亮。萧红是一位在"五四"启蒙思想影响和熏陶下觉醒的女性,是一位拥有丰富情感、盖世才华和独特语体的作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短促悲凉,饱受被放逐的孤独和痛苦。她的文学作品正是其人生的写照。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三十年代享有盛名的女作家萧红,离开我们已经57个年头了。即使从1932年算起,萧红的文学之旅总共也不过短短的十年,但她数量不多的小说和散文却至今熠熠生辉,并使许多人在多年之后仍为她的英年早逝而叹惋。翻开她的散文小品,就如同翻开三十年代东北社会的风俗画,并对于置身其中的萧红  相似文献   

19.
萧红对散文的创作并非偶一顾及,而是贯穿了整个创作生涯.我们大体可把她的散文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1933年踏上文坛至1934年6月被迫逃离哈尔滨为第一阶段,这阶段主要写了《蹲在洋车上》、《广告副手》等作品,这时期萧红的散文创作还带有初期创作的缺陷和不足,我们不妨称之为“初涉文坛阶段”;1934年底流亡到上海至“七·七”抗战为第二阶段,这阶段作品收在《商市街》、《牛车上》、《桥》等散文集中,这时期萧红散文创作走向成熟,因此这阶段也可叫“散文创作成熟阶段”;“七七”抗战后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萧红从不知如何应付时局,到为抗战而呐喊,主要散文作品有《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九·一八”致弟弟书》、《天空点缀》等,所以我们也叫“为抗战而呐喊阶段”.  相似文献   

20.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她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蕴,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当今,仍然为世人所认同和推崇,甚至有评论家称萧红的作品具有文学经典的品格,萧红虽以小说知名文坛,但基本质上更属于具有诗人气质的散文型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