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9月,在重庆举行了"童言·童真·童心——全国名师创新作文教学观摩活动"。我有幸聆听了专家们的教学,和他们一起在习作教学课堂中感受真正的童言、童真、童心,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习作必须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而事实上童真、童趣的缺失使本该充满灵气的儿童作文成了一种“机械”产品。启蒙习作呼唤“童真”,让童心在倾诉中袒露。让童趣在玩耍中回归,让童言在博客中再现,让童真在赏评中闪光,训练和发展学生的真实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让儿童收获习作的成功和快乐。  相似文献   

3.
要想让学生写出富有童真的作文,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趋势展开作文教学。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童心体验,感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用童言表达喜好,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抒发个性特点,再现童趣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地为学生悉心引入生活作文的"源头活水",让学生走进生活,咀嚼生活滋味,不断延展文思,让学生说童言、抒童真、享童趣,让童心在生活的大舞台上自由飞扬。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作文中抒写童心童真,吐露真情实感呢?一、立足生活,诱发写的热情大自然这个奇妙世界,随时都能激发学生的灵感,诱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  相似文献   

5.
根据学生心理的发展,十二三岁的少年正处于“少年开放期”。他们幼稚、纯真,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因而小学作文教学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写出富有童心、童真与童趣的文字,这才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真谛。文本从童心观察、童真表达、童趣添彩三方面阐述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中年段作文教学中,可将学生喜爱的各种游戏活动和习作结合起来,用游戏活动激活作文课堂,在游戏中让学生用独特的童眼去观察,用纯洁的童言去表达,用稚嫩的童心去感受,释放他们独特的个性。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写作的技巧,在玩中体会游戏的收获与意义,在写中回想游戏的过程与快乐,这样学生作文也就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了。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教师应该积极开展自主对话式课题研究,自主对话式教学迎合学生天性好奇的需求,学生充满奇思妙想,才会快乐地写作文。快乐的对话过程,能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性,从而写出富有童真、童趣、童心的个性化语言,在快乐中收获自信。  相似文献   

8.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我们要树立小学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借用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的观点:那就是在“小”字上做文章.在“真”字上做研究。在“趣”字上下工夫。概括起来就是要了解童心、激发童趣、培育童情、宽容童言、呵护童真。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思想去代替他们的思想.用成人的语言去代替他们的语言,“把天真烂漫的儿童教成老态龙钟的学究。”  相似文献   

9.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学生怕写,教师怕教。其实,小学生是最喜欢表达的,但由于我们的作文给了学生们太多的条条框框、太多的规范和要求,使得他们的童真不敢释放了,他们的童言变得谨慎了。要真正治好学生的"作文恐惧症",关键是要让他们有话敢说,有话可写。为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便是给学生以自由表达的机会,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要让学生知道,作文就是"我口抒我心,我  相似文献   

10.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学生怕写,教师怕教。其实,小学生是最喜欢表达的,但由于我们的作文给了学生们太多的条条框框、太多的规范和要求,使得他们的童真不敢释放了,他们的童言变得谨慎了。要真正治好学生的“作文恐惧症”,关键是要让他们有话敢说,有话可写。为此,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早有"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的说法,认为"心声"与"情动"应是作文的发端。可见,作文教学首要的是引发学生的习作需要,回到情动而辞发的原点,找回学生的童真、童心、童趣,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酝酿情感,点燃表达的热情!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从找回童真、激活童趣、发掘童心出发,沿着一  相似文献   

12.
张丽芳 《考试周刊》2015,(38):45-46
现在很多学生惧怕作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微作文"让学生立足于自己的生活观察、感悟、表达,如同微信、微博,人人可写,事事可写,处处可写,时时可写。本文论述了"微作文"的操作策略,在"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上下工夫,引导学生参与,丰富生活积累,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激发童趣童心,唤醒童真童言,表达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13.
好童谣总是与童心同在。"走向童心"的童谣教学,是指与"儿童"同行,以儿童的视角为切入点,关注每一个儿童生命个体的生长需求,尊重理解儿童存在方式(童真)、情感需求(童趣)、言语生命(童言)、思维特点(童思),让童心在童谣中被唤醒、点亮,丰盈着儿童生命的厚度。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高耗低效,学生的作文,字里行间,触摸不到纯洁无瑕的童心,感受不到纯朴感人的童真,作文教学这本来丰富多彩的活动,却让学生感到乏味,我们的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陷入尴尬境地。那么,究竟该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呼唤作文教学应回归小学生的生活,强调作文练习要从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出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尽情地表达,展现出小学生作文的童心、童年、童真、童趣。  相似文献   

16.
童心纯真,童心无邪,孩子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作文教学中,我用满腔热情呵护孩子们的童心,让他们保持童真,并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圈子。他们用真情回报,描述了一片可爱的童趣世界。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教学实施至今,一些教师作文教学还在走老路、弯路,孩子的童真常被扼杀,思维常被束缚,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作文的主人,教师只有以学定教,因学而导,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让学生放飞童心,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首先是儿童,小学生作文首先应该是儿童的作文,应该是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言之作。然而,现在的许多小学生作文更多的是一种成人化痕迹浓重的“伪成人”之作。这样的作文,从选材到结构,从思想到语言,都不属于儿童,充其量只是成人作文的“微型版”而已。那么,如何让小学生作文回归它本应该有的童真童趣呢?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我们期待泼墨如云、惜墨如金;期待童言无忌、思路纵横;期待情愫飞扬、灵魂对话。让学生在写作时能自由舒展童心,抒写童真、童趣,构筑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乐园,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关注学生本真,实施平实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统一了作文题目、题材、文体格式就造成内容千篇一律,表现形式单一雷同,了无个性和童趣;一放弃题目、题材、文体格式等具体要求,就造成教师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指导,学生则文不对题,条理混乱,信马由缰,不知所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从以生活为源泉去寻找作文素材、以阅读为根本积累语言、以模仿为起点学习谋篇而局、以情感为灵魂书写童真童言等几方面来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