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课《古诗两首》,刚开始板书"题西林壁",下面就有学生叫起来:"我已经会背了。老师,这首诗您不用教了。"又有学生喊道:"我连诗的意思都背下来了。"……其实,课前我已经从侧面了解过学情,知道大部分学生已把两首古诗背得滚瓜烂熟,因此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我不动声色,把课题写好了  相似文献   

2.
一、激发学趣,初读古诗 课前五分钟,教室里已经开始了古诗背诵比赛。张老师分组选代表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小组代表刚起个头,全组同学立刻齐声响应。张老师请同学说喜欢这些古诗的理由,孩子们纷纷说:“我两三岁就会背了”、“这首古诗很美”、“背起来很顺口”、“这首诗写得有趣”等等。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们要背诵的古诗题目是……” ——“老师,我已经把这首诗背出来了!” ——“老师.我也背出来了!” ……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给学生上古诗《苹》。这首古诗不难理解,很多学生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会背了。所以课前在备课时,我只粗粗地看一下资料,并且只备了一个简案。果然,课刚开始,学生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个说:老师,第一句诗我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个说:老师,这首古诗我早就会背了。从学生的情况看.似乎没有再讲解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5.
2004-11-24星期三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一直以来我都希望我的学生可以喜欢上古诗。可有一次我让我所教的一年级学生用汉字或拼音写古诗,几乎所有的学生除了《咏鹅》《静夜思》外,就很少写别的了。怎么办?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上古诗,让他们养成学古诗的习惯?来场比赛吧。今天下午,我班举办了第一次“背古诗”比赛。全班学生分为两组,每组背对一首得1分。为了争得比分,孩子们小脸急得通红,最后获胜的第二组只背出了10首诗。这时我说:“同学们,通过这次比赛,你有什么感想?”“我觉得自己会背的古诗太少了。以后一定要多读、多背。”“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6.
(一) 离上课还有五六分钟。 “咱们进行背古诗比赛吧。”我提议。 一听有比赛,孩子们一下子振奋了,精神了。 “怎么个比法呢?咱们分成两大组,来个古诗对抗赛。” 对抗赛把气氛弄得红红火火的。我说:“听你们背古诗,老师也痒痒的,让我也来露一手如何?” “行!” “《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抑扬顿挫的诵读,使得孩子们的掌声不断。 我投影出古诗,请孩子们朗读后猜猜这首诗中的“一绝”是哪样可吃的东西。聪明的孩子们一下就说:“荔枝,荔枝!” 我趁机板书了“荔枝”…  相似文献   

7.
一、激发学趣,初读古诗   课前五分钟,教室里已经开始了古诗背诵比赛.张老师分组选代表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小组代表刚起个头.全组同学立刻齐声响应.张老师请同学说喜欢这些古诗的理由,孩子们纷纷说:"我两三岁就会背了"、"这首古诗很美"、"背起来很顺口"、"这首诗写得有趣"等等.在轻松的课前热身活动中,孩子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被进一步激发.正式上课.张老师在表扬了孩子们后,出示并板书课题,然后请学生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给学生上古诗<草>.这首古诗不难理解.很多学生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会背了.所以课前在备课时,我只粗粗地看一下资料,并且只备了一个简案.果然,课刚开始,学生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个说:老师,第一句诗我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个说:老师,这首古诗我早就会背了.从学生的情况看,似乎没有再讲解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9.
一、活动目的结合小学语文第8册第六课的两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绝句》 ,课前收集诗人杨万里、杜甫所写的其他古诗及课内外已学的古诗。通过课堂讨论交流 ,深化课文内容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二、活动过程(一 )启发谈话 ,复习揭题1.同学们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在这灿烂的文化园中 ,有一个美丽的古诗园。古诗园中的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丰富多彩 ,引人注目。我们刚刚欣赏了第六课唐朝诗人杜甫、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诗 ,谁能背一背 ?(指名背 )谁能把诗…  相似文献   

10.
背古诗     
这学期,我们学校为打造“书香”品牌,创办“书香学校”,设立了“书香班级”的评选活动,校园内古诗的诵读声不绝于耳。我们三年级选定了四十首古诗,要求学生背熟、背出韵味。一开始,全班学生劲头十足,有的一天就能背五六首。可是时间一长,背诗的积极性渐渐减退了,每天晨读时,我发现很多学生不是在真正地背,而是嘴巴老重复一两首,在那儿应付我呢。面对这种情况,我想出了很多对策,我让同桌俩比赛背,小组四人比赛背。后来决定谁背下一首诗就奖一颗红色小标志(老师的笑脸),但结果是奏效快,见效短,学生专为得到小标志而背,背得快忘得也快,背不出诗…  相似文献   

11.
怎样进行小学古诗教学呢?我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自觉背诵古诗的兴趣和帮助学生自主理解古诗内容为中心,初步构建了“二线四步”的教学模式,即课内、课外两条教学线索并行,并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古诗学习素质。一、课内背诗:情景性记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诗是诗歌学习的第一步。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里快速背诵呢?理解性背诵是最佳方法。在教学新课之前,我先提出学习古诗的具体目标:知道作者是谁,自己解释题目的意思,自…  相似文献   

12.
"面具"     
昨天只学了两首古诗,有的学生还是不会背! 为了给他们施加点“压力”,我便随口定了个制度:“明天早晨抽查背诵,如果哪一位同学背不上来,全班都得挨罚。”教室里的空气顿时紧张起来,学生们都互相看着。“可别让同学们为了你而受到牵连。”我又补充了一句。  相似文献   

13.
教材:“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 一、疏言:理解大意 1.导入解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冕写的《墨梅》,体会到了墨梅的纯洁、高尚。在这首诗中,诗人这样赞颂墨梅(学生接背)——“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把迷人的清香与纯洁的品质留给了人间。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另一首赞美石灰的古诗《石灰吟》。(屏幕出示全诗,教师范读。)  相似文献   

14.
边跳边唱     
这学期,我教一年级语文时,在班上开展了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每周一诗”。每周一下午的第二节课为背诗课,课上我先检查上周要求背诵的古诗词,然后把精选的一首古诗词在教室后面的板报专栏中写出来,稍作讲解后带读几遍,让学生利用本周的课外时间练习背诵,下周一的背诗课再检查。刚开始的两周,学生兴趣挺高,效果还好。可是好景不长,三四周之后,每次检查总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背诵不出来,会背诵的背得也不流利。我很纳闷:这些优美的古诗词内容浅显,朗朗上口,一周的时间怎么就背诵不出来呢?看来这些孩子没把这项活动当回事,尽管我想方设法,又是奖励小红花,又是成立背诗互动小组,可还是收效甚微。孩子们不喜欢,无形中,把这“每周一诗”看成他们的一种负担了。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听了一位老师教学古诗《夜宿山寺》,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引起了我的深思。课上,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问:“哪位同学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放声朗读。他把“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句读得非常响亮高昂。这位老师很不满意地说:“你先坐下,听听其他同学是怎么读的。”另一个学生读得低沉轻缓。  相似文献   

16.
正一寻找教学切入点师:最近我们学过两首诗,一首是《游园不值》,我们背一背!(生背诗)师:背诗和读书不一样。背诗要慢一点,慢了有时间去想象,有了想象,才能看到画面,有了画面,我们才能欣赏到古诗的美。我们再来背另外一首《宿新市徐公店》。(师生同背)师:刚才我们背的两首诗出自《古诗两首》,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古诗两首》(板书课题)。看这两首诗,题目很长,谁能读好这两个题目?(学生读诗题,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17.
正一、学情分析:《江雪》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这是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最后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学生对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应该说已经很熟悉了,有一大半的学生课前就已经会背诵,但大多数学生只知道这是一首描写冬天的古诗,对诗的内容,尤其是诗人当时的写  相似文献   

18.
古诗,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据统计,在整个小学阶段(六年制),共安排23课40首古诗内容。但古诗怎样教,不少老师对此认识还比较模糊,教法还不够得当。有的是采取老师讲一点、学生记一点、课后背一点的方法,把有关的知识内容灌进学生的头脑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笔者最近听了一位老师的古诗教学课(六年制十一册16课),很有新意,颇受启发。归纳起来,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师:同学们,这一学期我们已经学了两首古诗:一首是《一去二三里》,一首是《咏鹅》。还记得吗?请一位同学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背诵)师:过去这么长时间了,这位小朋友还背得这样流利,而且背的时候感情非常丰富,很好!同学们,我国古代有很多诗人,他们写了许多诗,这些诗写得可好啦!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出示小黑板)3画鸡头上凤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点评:教师用亲切的话语鼓励学生背诵学过的课文,一方面检查学过的内容,另一方面,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看似平…  相似文献   

20.
一、依学定教,捕捉难点师:课前,老师听到同学们在背古诗,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古诗的?生:我上一年级就会背古诗了。生:我五岁就会背很多古诗了。生:我三岁开始爷爷就教我背古诗了。师:同学们可真不简单。可是光会背还不行,会用吗?生:会。师:那好,老师提供画面,你们来配以恰当的诗句。(教师用课件先后出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诗句的情景,学生非常踊跃地竞猜诗句。)师:看来,咱们班的同学真的很棒。那么,有谁会背古文呢?生:我以前背过《论语》。(多数同学沉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