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新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的亮点、难点和重点之一,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意见》,“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从2006年秋季高一开始每周安排了3课时。一年来,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开设情况如何?“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如何进行教学?作为地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员,笔者对本市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活动课程的范围划分问题活动课程的范围划分问题是困扰基层的第一个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对活动课程的组织、教学和评价,而到目前为止,中小学活动课程的范围在国家的课程计划里的表述是不一致的。小学、初中的活动课程“设置晨会(夕会)、班团队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沿用至今的1992年出台的小学、初中的国家课程计划把以活动为特征的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全部纳入了活动课程。众所周知,晨会(夕会)、体育活动是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班团队活动是班级、共青团、少先队3个组织机构组织的活动的总称,这…  相似文献   

3.
王玲 《青海教育》2003,(12):10-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三年级起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自2002年秋季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开展以来,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进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特别是其核心“研究性学习”的确定及展开,在我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日本为了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也准备于200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类似的课程——“综合学习时间”。文章尝试从设置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法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的对两国的课程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要求,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从而正式确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之能力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  相似文献   

6.
沈丹玲  余军 《广西教育》2013,(2):12-12,17
教育部在2000年1月31日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稿)》中新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001年4月颁发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在小学至高中阶段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将其作为必修课程。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的举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指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在国家层面上规划和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转化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分析,揭示出当前高师数学教育实践活动课程在设置、实施中存在着以下问题:对课程设置的目的认识不足;课程体系存在不少弊端;课程所占的课时少、学分少;对课程的实施缺乏总体规划和明确安排;实践活动课程与理论课程脱节严重等.  相似文献   

8.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出现不少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一些学校无论是课程计划还是课程实践都没有设置、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单纯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来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缩小了课程开发范围,进而降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能;教师欠缺开发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客观上造成课程开发不力;有些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等同于教材编写开发;不少教师与学生围绕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或盲目套用其他学校或地方的课程开发主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选择与开发、课程实施的管理和指导及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利用等问题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是对我国课程结构的重大突破。它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是一门对知识综合利用的实践性课程。它立足于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综合实践能力。我校在2003年3月就尝试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实验研究。但由于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性质的认识,学生活动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网络上,始终没有真正地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根据存在的问题,我校进一步完善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几年来,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以校本课程的内容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载体,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充实了校本课程的内容和活动方式,为我们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邱伯聪 《教师》2012,(11):43-4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从小学到高中都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设置的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需要教师在实施中根据学生需要,根据地方和学校实际开发课程。农村学校具有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探索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纲要》规定地方和学校可以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一起统筹安排,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和学校可以用某些地方课程来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简单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分割给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而是可以从内容上、活动方式上、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技术上进行有效地加以整合。随着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增多,如何实现有机整合,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非本校本课程,以其现实性、生成性、丰富性的鲜明特点,实现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实施,在课程设置、人员安排、时间利用上进行统筹规划,有利于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有利于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新构建了课程结构,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规定为从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得到了结构性的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相似文献   

14.
据调查发现,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一线担任活动课程的教师,相当多的人对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关系的认识是不清楚的。在实践中,一些人混淆了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区别,把学科课程的一套做法照搬到活动课程的教学之中,从而出现了活动课程的学科课程化倾向。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区别  (一)在课程目标上存在明显差异  学科课程的主要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为了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活动课程把学生的态度、多种基本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理念体现了时代的人文关怀,反映了生活、学生与社会的实际。但其名称的拼凑、内容的拼盘、指向的都市化、设置的重复等现象给人们理解与实践这门课程带来了困惑。要在教学实践中很好地落实该课程,必须对之进行重构。重构中以下问题值得关注:必须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进行新的界定,加强管理的过程性,课时安排应因年级而异,理解综合的相对性,加强对教师教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小学三年级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课时量占总课时量的6%-8%,其目的就是要改变原有课程结构“过于注重学科课程的倾向”,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主动学习、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机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框架的突出亮点。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新的课程领域,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作为一门新设置的课程,一方面,它是国家《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中的必修课程;另一方面,它又没有现成的教材。教育部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仅仅给出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一些大的要求和原则,需要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课程领域。这对于习惯了以教科书和教参为教学依据的教师来说,感到无从下手,难以实施。我校于2002年秋季开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研究与实践,以探索课程实施规律,积累课程经验。  相似文献   

18.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我国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分不开,根本目的 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其课程目标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规定在中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极具价值的举措。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性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回顾几个学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小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20.
我们讲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指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开头就讲:“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为了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程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