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自1956年参加工作至今,《人民教育》始终伴随在我身边。我从《人民教育》杂志上学到许多教育方针、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技艺等。我把精彩的文章摘抄、复印、收藏起来,还把从其中学到的东西随时补充到我的教育教学之中。几十年来,每当我从邮箱取出《人民教育》,认真阅读每一篇文章,已经成了我的一种精神享受,一种开怀乐趣。读后觉得《人民教育》像一位亲切和蔼的教育大师,站在我身边,与我交流,分享心得。《人民教育》是一扇窗,打开这扇窗,就能开阔知识视野,提高思辨能力;打开这扇窗,就能帮助我们升起前进的风帆,树立…  相似文献   

2.
我是《山东教育》的忠实读者。我认为,这份刊物具有“高、新、全、实”四个突出特点。 高。《山东教育》格调高,质量高,能够高屋建瓴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典型。尤其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后,《山东教育》根据其精神推出了一系列水平较高的评论和研究文章。 新。《山东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注重求新,许多栏目和文章颇有新意。我特别喜欢《新论语》、《热点剖析》这两个栏目。这两个栏目发表的文章,大都能针对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辩证地进行分析,很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3.
盘点自己     
《人民教育》2007,(6):53-56
《人民教育》编辑来电话,要我为“名师人生”栏目写篇稿子。我嘴里说“不敢当”,心里却高兴——自己的文章在那里一登,不就俨然成了“名师”了吗?不过,说实在的,正好可以就此机会简单地盘点一下自己的教育人生,所以就答应下来了。  相似文献   

4.
一、分析标题现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窗户,透过它,可以略知文章的中心思想。(一)有的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者通过‘嘴影”的四次描述,表现了亲子之爱,父子之情;后者则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对比描写,表现了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了不满。(二)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人民勤务员》《生命的意义》、《同志的信任》等。二、抓住首段点中心为文之法,“开篇点题”,这个题可能是与中心思想有关的。如《任滴…  相似文献   

5.
一多一少     
1987年第3期《中国语文天地》:《为学生写的指导性文章要慎重》。标题中的“的”是多余的。这个“的”,使述宾结构“写……文章”变成了偏正结构“写的……文章”,“文章”成了陈述的对象。全句可紧缩为“文章要慎重”,这显然不通。而作者的意思是:“为学生写指导性文章”这种行为“要慎重”;“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版工具书,报刊发表指导学生学习的文章不能不慎重”。 《修辞拾贝·前言》(四川教育出版社1984年):“我……把近两年来经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播放(播发?——笔者)我的‘修辞琐谈’若于篇稿件收了进来”,与上例相反,句中“播放”  相似文献   

6.
一位朋友搜集了几篇我发表在《人民教育》上的文章,拍成图片发过来,并附了一句话:“我真的很好奇,你怎么可以从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里挖掘出教育的大智慧呢?”我打开图片,单看题目都已经记不起文章具体的内容.于是,只好重新阅读自己的这些文字,以便回答朋友的疑问.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远在长白山的农村教师,10年前我在近郊乡校教书时,经常读《人民教育》。1993年春天我调到镇上做宣传工作,就一直没有见到老朋友———《人民教育》,心中特别想念。今年,我主动回到学校,发现全学区中小学都没有订阅《人民教育》,觉得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校长听取了我的建议,订阅了全年的《人民教育》。大家争相传阅,爱不释手。每期都是那么精美,每篇文章都是那么精彩,像是我们农村教师的指路航标,是其他教育期刊不能代替的。老师们说:“以前咋就没订这份期刊呢?”特别是今年3-4期合刊,来得恰是时候,正是开学备课时,《人民教育》像二月…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本身涵盖了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个方面的内涵。为了贯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面向21世纪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人才,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将艺术教育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本文就音乐教育的功能谈点粗浅的看法。一、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音乐是“音响”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从《高山流水》觅知音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从要扼住命运咽喉的《命运交响曲》到全世界人民皆成兄弟的《欢…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通讯》1998年第11期刊登了黄立中先生的文章《应该客观和历史地评析鲁迅先生文章》,其中谈到应如何理解《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一句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认为其中的“中国人”并不是指“所有中国人”而应是指“反动派”。笔者不敢苟同,因为对“中国人”的理解需要联系到对整个这句话的理解:其一,“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有言外之意。要准确理解此句还必须搞清“不惮(即不怕)”的内容。黄文认为鲁迅先生对人民群众的推测是“怎样往‘坏处’猜想都不以为过”,即认为“不…  相似文献   

10.
这个题目是西方的一个谚语。有了知识就有能力。相反,没有知识或只有一知半解的落伍的知识,能力就无从谈起,教学生落伍的知识,这种教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中国驻旧金山市领事馆教育组负责人李志明参赞最近寄给我一份《人民教育》,1993年6月份出版的。我看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论争,有些意见想与国内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们讨论。首先从张军、郑镇锋和姚国辉几位教育工作者的文章里,我不清楚什么是“传授的知识”,这个“知识”一词是指什么?如果是在台湾,是指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我看大陆的电影《牧马人》,那个主角教师放弃到美国继承他父亲的大企业,宁可在下放吃苦的地方做一名教师,而在课室内“传授知识”,是  相似文献   

11.
我走近《人民教育》只是这两年的事。一次,夜阑人静之时,我闲着无聊,随手拿了一本《人民教育》浏览起来。看着看着,我深深地被刊物里全新的教育思想所吸引,她所介绍的教育智慧正是我多日苦苦求索未果的。那天晚上,一篇《实行教学民主转换教师角色》的文章,我看了又看,反复读了好几遍。从那天起,记忆中的《人民教育》不再仅仅是神圣、严肃的象征,反而有点儿相见恨晚的感觉,感觉她是那么贴近我的生活。“走进新课程”、“教学平台”、“育人技巧”、“研究交流”更是我的最爱,就像专家在身边;窦桂梅、李希贵……等等,就像与名师亲切交谈。她让…  相似文献   

12.
培训是最好的福利。2010年10月8日我有幸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盘锦市骨干校长培训班,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培训。这次培训和以往相比层次更高、课程更精、内容更实。可以说是一次高端的精品培训。教育专家的精彩报告和名校长对教育的真知灼见给我们以丰富的滋养。回到学校我结合本次培训内容,围绕学习《纲要》、高效课堂、特色活动三个  相似文献   

13.
从走上工作岗位至今,我结识《人民教育》已经8年了。回顾自己工作的每一天,我几乎天天与书籍打交道,尤其是读了《人民教育》上众多名师的文章,催生我读书的志趣。我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用”、“如何读书”等道理。现在,我每年都自费订阅20多种教育报刊,连同平时购买的书籍,花费不少于1500元。读书已成为我生活和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当我回首自己50年教书生涯时,《人民教育》在我心中涌起波澜。1965年第6期《人民教育》发表了华东师大外语系李震雷教授的调查报告《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好外语》一文,并在文章前加了评论员文章:《启发式与因材施教》,我的教改实验第一次向全国推出,一夜之间把我这个极其普通的中学教师推上了全国外语教改的前沿。为了这一篇文章,我尝尽了人间的甜酸苦辣;为了这篇文章,我整整奋斗了三十多年。 “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就因为这篇文章,我成了学校第一个被打成“牛鬼蛇神”的人。我被戴上“飞爬滚教学法祖师爷”的帽子,…  相似文献   

15.
王蒙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在无产阶级政治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从文本自身到文本之外《影响》都笼罩着某种斗争的紧张情绪。一方面是由文本而引起的讨论。分两个部分:讨论之一是关于编辑事件。具体指文章投到编辑部以后,到发表出来,从题目到内容,编辑部都作了一些改动。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编辑秦兆阳为这次修改作了检讨和解释,讨论的主流倾向是批评编辑的。讨论之二是对文章的“典型环境”、“共性和个性”、“党性”、“人民性”、“阶级性”、“英雄性格”、“正面人物”等等问题提出质疑。在这组讨论中,王蒙作…  相似文献   

16.
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是创新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素质教育”讨论的回顾自上而下提出素质教育,并且成为基础教育中的热点,到现在大约四、五年了。以汨罗会议为标志,可概括为“转轨论”;以烟台会议为标志,可以概括为“转变论”。烟台会议以后,从《人民教育》、《教育研究》等权威杂志上的主要文章看,开始...  相似文献   

17.
分享思想     
今年5月是《人民教育》杂志创刊55周年。我们用什么方式来庆祝它呢?可以像以往那样举办一个座谈会,回顾光辉的历史,展望美好的未来,鼓舞士气。但是,最终我们选择了出版一套丛书这种能体现《人民教育》“注重思想含量”的办刊理念的方式,这种方式的鲜明特点与作用就是可以与读者——分享思想。《人民教育》的特色是什么?我认为,《人民教育》作为具有教育部背景的刊物,它的特色应当定位为“引领”,即从舆论上“引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如何“引领”?这就需要思想和理念。因此,我们在2000年年初即明确提出把《人民教育》办成一份具有思想魅…  相似文献   

18.
良师益友     
《江苏教育》(小学版)是我们小学教师喜爱的读物。阅读《江苏教育》(小学版)常常使我直接间接地得到许多启示、帮助。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了困难,发生了问题,可以在刊物上找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答案”。譬如,《加强品德教育培养新的校风》和“班主任手记”专栏中的文章,指导我结合“小学生守则”更好地培养儿童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各科教学则有更多的文章供我参考。特别是语文教学方面的教材研究、经验介绍,读了以后,获益尤多。刊物给了我种种指导、帮助,使我改进了教育教学工作。刊物成了我的挚友。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无有一首舒婷的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的第三小节用了一个比喻“神话的蛛网”,教学资料没有明确的解释,学生感到困惑。通过联系时代背景和全诗的内容,我以为“神话的蛛网”当指文化大革命中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由于林彪、江青等人别有用心的宣传,毛泽东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巳上升到神的高度。对毛译东的崇拜无处不在,从背“红宝书”到跳“忠字舞”,从罕请示到晚汇报,可以说这种个人崇拜巳超出了对领袖的爱戴而演变成束缚人民思想的一张蛛网。在诗歌  相似文献   

20.
看了《人民教育》1998年第6期上于漪老师撰写的《“标准化试题”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一文,我也觉得对“标准化试题”有话要说。今趁《人民教育》对语文教育展开讨论的机会,将某些想法写出来,以就教于于漪老师,就教于专家和同行们。从于老师的文章看,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