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教书”当做“从教”的同义词,教的对象虽是学生,教的内容却是书。作为职业,“教书”自然偏重内容而偏轻对象。后来提出“教书育人”,指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教人。这里的人是指学生。我们现在想给“教人”一词,提出一种新的解释,即“以人教之”。人是指教师自己。我们认为,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不是书,而是教师自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刘长发 《福建教育》2005,(11A):35-35
一、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教给学习方法 1.从课题入手质疑。如《将相和》“将”指谁?“相”又指谁?“将相和”的意思是什么?将相原来为什么不和?是什么促使他们和好的呢?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质疑,促使学生探究。  相似文献   

3.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的过程。而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体现了现代的主体性教育思想。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其教学目标为:介绍有关地球的知识,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掌握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理的写作方法。扣住题眼,导入新课学生齐读课文标题后,教师在“只有”一词下加上着重号,并问学生:标题中的“只有”一词说明什么?(“只有”说明地球是独一无二的。)层层剖析,步步深化教师先出示彩色地球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课文是怎样描述地球概貌的?请结合第一自然段中的具体词句加以分析。(文章运用“晶莹透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等词语表现出地球的美好、可爱。同时,作者还把地球比作“人…  相似文献   

5.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到“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给我们的启发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实行教育改革。 在小学阶段,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怎样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呢?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一、我“学”故我在 学什么?首先,要学习《新课标》,领会新理念。落实“学生主体观”、“师生对话观”,势必扬弃韩愈的“师说观”。过去“传道、授业、解惑”,只需要能教给学生“一碗水”的“一桶水”就足够了,如今则远远不够了——教师必须为了使学生获得“无穷水”,而设法教给学生开启“源头活水”的钥匙。  相似文献   

7.
赵培富 《云南教育》2001,(22):31-3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目的”一节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语文课怎样有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启发———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思考获得知识,提高认识,逐渐实现自我教育,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只有用润物无声的关爱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达到“不教而教”的育人效果。一、明确师爱的内涵。自觉营造爱的氛围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真情,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奉献的高尚情感,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也许就是对师爱最好的诠释。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营造爱的氛围呢?  相似文献   

9.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知识量急剧增加的时代,它给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把打开知识库的钥匙交给学生”。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曾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古人云:“学贵有方”、“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可见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整个教学工作的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还要研究“学法”,只有指导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法”,才能使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而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却是:我们教师队伍中的大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步别人后尘,拾人牙慧而窃以为喜,以致于迷失了自我,缺少了个性,又何谈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又怎能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11.
今天的语文教学该教给孩子们什么呢?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知识。”有的老师说:“该教给学生能力。”我想说:“我们不仅该教给学生知识、能力,还应该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心境,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发自内心地体验语言文字。”以下就谈谈小学语文课文感悟的一些方法。一、激发想象就学科教学而言,一般教师都非常注重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很多,如,想象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助于学习自主学生意识的构建等等,这些优点往往是教师所能注意到的。其实教学研究表明,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激发还有助于学生感悟所学知识。就小学语  相似文献   

12.
成晓娟 《成才之路》2011,(30):31-31
孔子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其主要任务,但“传道”“育人”更是一名教师义不容辞的首要任务,也是当今社会对我们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只有有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塑造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下面,本人就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德育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课堂永远是教师的主阵地,永远是教育最重要的演示场,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智慧永远是教师的重大使命。吴志宏在他的《呼唤教育的智慧》——文中这样写道:“要估价一种教育我们最终要考察的,在于它是否拥有智慧,因为只有教育本身拥有智慧,才能够培养出智慧之人,而有了智慧之人,社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所以教育中的智慧,是教育的本质和灵魂。”那么,语文课堂如何才能拥有智慧?如何才能成就学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14.
学生处处离不开学习,我们只有加强学习指导,让学生懂得学习科学的一些知识,了解学习的规律,才能促进他们好学、会学、优学。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学合一》一文中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知识宝库的钥匙尽我们所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老先生的精辟论述启示我们:教育者教会学生学习比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所以,我认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  相似文献   

15.
2004年秋,首师大专家为我们推荐了几篇教育叙事的文章,并建议大家到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的博客网站《东行记》上去看看。这是我们第一次听说“教育叙事”“、博客网站”“、Blog”等新鲜的名词,于是大家都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登录到《东行记》“。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让老师们为之一振,一篇篇精彩的叙事文章,一句句精辟的话语,让大家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们不断探索寻找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吗?经过一个多月的设计和调试,我们建成了《高井中学博客网站》。我们终于有了教师自己的心灵驿站,有了教师展示自我、发…  相似文献   

16.
《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16期发表尚海涛君的大作《“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吗?》拜读之余,非常不安。这是由于此前我在《教育参考》2008年第4期上读过一篇与此同调的文章。这两篇文章从令人困惑的案例谈起,都把困惑的处境,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个教条挂钩,借以倾诉当前教师无可奈何的困境和有口难辩的愤懑。本人在此以前虽然就那篇文章发过一些议论,^[1]读了这篇大作以后,又觉得言犹未尽。  相似文献   

17.
1.教师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顾问传统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新课程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位学者这样说“: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个意见交换的参与者。”教师如果有了这种观念就会对学生自主性学习起着监督和指导作用。新教材《历史与社会》的每一个单元后,都安排了一节“综合探究”课,这种课的主体完全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通过对一单元知识的回顾和总结,然后结合当地的实际进行分析和质疑。这时教师的角…  相似文献   

18.
1 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难的方法。(1)从课题着眼 ,据此发问。如《茅以升立志造桥》 ,为什么要立志造桥?怎样立志造桥?“立志”能省去吗?又如《飞夺泸定桥》,为什么夺?怎样夺?能去掉“飞”字吗?(2)揭示矛盾。即把课文中看似有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如《海底世界》中“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 ,海底依然很静”一句 ,既然“澎湃”又何来“宁静”?从而使学生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的“奇”。(3)辨别差异。即辨别相同或相似的语句段落所表达的含义的不同。如《小英雄雨来》“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我们的祖国”这…  相似文献   

19.
刘江云 《教师》2010,(19):98-98
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出教师要坚持每天问学生同样的问题:“我今天教给你们的东西,你们将来会在什么地方用上?”这充分表明教育的目的是: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和思考.能否坚持终生自学的习惯和能力.能否创造性地应用知识。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玲 《甘肃教育》2011,(24):61-61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是全新的创新者。”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学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由此可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导者。那么。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呢?笔者认为应该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因此而变得精彩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