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梳理国内外数字教科书演进的基本历程及其样态演变,探究教育攸关者与数字教科书的角色博弈,对当前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展望数字教科书的未来路向、呼应时代的“人性彰显”根本价值诉求,是数字教科书研究应有之义。基于中国教育实践智慧创造性转化的逻辑诉求,数字教科书发展的未来路向将以教科书、教学以及教材等核心概念重构为出发点,基于“开放·发展”理解旨趣重构数字教科书,基于“学习者本位”价值旨趣构建“技术与教育双向融合”教学生态,基于“未来课程”实践旨趣创新教材观。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推进教育数字化”等一系列重要论断。这是新时代教材建设的纲领和方向。毋庸置疑,数字教科书开发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关键一环。研究表明,在数字教科书开发实践中,由于对“技术”介入和“教材”属性的关系认识不清、处理不当而带来的数字教科书问题十分凸显。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二者的定位,厘清二者的关系。概而言之,“技术”与“教材”已成为数字教科书开发实践中必须面对和亟须处理好的一对关系。  相似文献   

3.
数字教科书研究主要受数字教科书研发实践推动,多数研究还仅停留在理论的表层,虽然在实践层面已有众多的尝试与探索,但以学生学习、认知理论为开发基础的产品还远远不够,还未能将技术、教育理论与学科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开发出真正的数字教科书。未来关于数字教科书的研究必将从课程与教学的视角,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进一步扩展与纵深。  相似文献   

4.
基于文献搜集分析,得出关于数字教科书概念的复合体说、教学资源包说、电子书包构成要素说等六种观点以及五种电子教材、数字教材、电子书包等数字教科书相关概念。从中提取出数字教科书及其相关概念的四个共同构成要素:教育内容、辅助工具、平台软件及硬件终端。从概念范围、构成要素、技术支撑三个角度进行数字教科书概念界定及其相关概念区分。近年来,有关数字教科书概念争议和混乱的原因在于“技术性”对“教育性”的压制,数字教科书的概念界定及相关概念的区分应当回归教科书这一教育学用词的根本属性。  相似文献   

5.
数字教科书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数字教科书风险的形成是由主客观两方面所导致的,具体体现在学生学习层面的风险、教育教学层面的风险以及学校管理层面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本研究提出如下规避策略:设置科学的数字教科书使用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字化学习新习惯;加强培训,提升教师风险评估与防控能力并形成基于数字教...  相似文献   

6.
人类初始的图像追求、社会的图像化存在、数字技术赋能图像设计与传播,以及图像符号本身蕴含的教育功能,给图像繁盛时代的教科书“以图育人”提供了机遇。同时,教科书“以图育人”也面临图像陷阱、师生图像素养欠缺以及图像“解码”方法单一的挑战。应对策略在于:正确把握教科书图像的价值赋意,增强“以图育人”的自觉性;加强师生图像素养培育,为“以图育人”提供能力保障;采用灵活多样的图像解读方法,丰富“以图育人”效能以及利用好教科书的多维图像,拓展“以图育人”的多元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教科书内容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思想性,强调思想性与教科书内容的高度统一。“纯洁—单纯化”和“正面教育”的选择标准人为地为孩子们构建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爱心、温情的人间天堂而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以及社会问题的客观存在。学校教育人为构建的远离学生日常生活的理想世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信息网络、大众传媒的发展以及电视的普及其教育作用在不断削减。  相似文献   

8.
数字技术赋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也是未来研究生教育变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借鉴TOE架构,从技术、组织和环境三个层面分析数字技术赋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数字技术赋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特征为研究生教育组织从“有边界”走向“无边界”、研究生课程教学从统一标准走向个性定制、学科建设从跟跑产业走向领跑产业、研究生教育治理从“垂直化”走向“网格化”。在数字技术赋能下,要通过凝聚数字化共识、培养数字化人才、聚焦数字化治理、创新数字化评价,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赋魂“”强基”“固本”“健体”。  相似文献   

9.
王润 《教育科学》2022,(3):53-59
根据数字教科书与技术的融合程度,将数字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基于数字教科书产生、应用与演进所涉及的相关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数字教科书发展的影响程度可以看出,技术演进是数字教科书发展趋势的应然标尺;教学需求是数字教科书科学定位的核心依据;自身发展规律是数字教科书命运走向的关键指南。据此,提出未来数字教科书建设的行动逻辑:明确数字教科书建设的技术标准;界定数字教科书的功能边界,基于教学需求有选择地使用数字教科书;以教科书立场引领数字教科书建设,完善数字教科书内容选择与设计。  相似文献   

10.
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更好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及构建教育新形态,欧盟于2020年9月底发布了《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年)》。该报告聚焦于在数字教育中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教与学以及培养学习者的数字能力,明确了欧盟层面未来需要推进的“促进高性能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提高数字技能和能力以实现数字化转型”两大战略重点,并详细列出了十三项行动计划。通过解读该报告,可为我国教育信息化2.0规划背景下优质、高效的数字教育应用与发展,带来以下启示:应开展科学评估和顶层设计,优化我国数字教育生态;推动数字能力评估,提升全民数字能力;加大共享与协作,构建更为开放的教育服务生态体系等。  相似文献   

11.
数字素养是未来老年教育教师胜任数字化教学所必备的关键素养。基于“行动者—结构”互构理论,对老年教育教师数字素养进行内涵解读,并通过比较和分析国内外教师数字素养结构的研究成果,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伦理与道德三个层面对老年教育教师数字素养结构模型进行构建,该结构模型包含数字意识、数字认同、数字教育、数字技术、数字社会、数字伦理和数字规范七个模块。新时代老年教育教师数字素养结构模型的构建,可为老年教育教师相关政策制度和标准体系的制定、数字化教师培养体系的更新、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教师管理模式的完善,以及教师自身数字素养与能力的提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点,也是未来教师教育变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时代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以培养“超越信息技术的适应型专家教师”为发展目标,以“多元协同”为发展战略,以“全面发展”为发展宗旨,体现出“四能”特点的目标能力化、“五教”特点的内容实践化以及教育过程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借鉴TOE理论框架,从技术、组织和环境等三个层面分析发现,以数字技术嵌入为逻辑起点、以组织结构创新为逻辑进路、以重塑教师教育发展新环境为价值旨归是数字化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从发展角度看,实现数字化赋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应构建教师教育数字资源体系、加强数字教育环境建设以及构建数字化循证教师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观点荟萃     
《上海教育》2024,(8):18-27
<正>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共举办六场平行分论坛,主题分别聚焦“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提升”“教育数字化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全球数字教育发展趋势与指数评价”“数字变革对基础教育的挑战与机遇”“教育治理数字化与数字教育治理”“人工智能与数字伦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政府机构、高校以及国际组织的中外教育专家共同研究探讨了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下的前沿问题与最新进展。本刊整理部分与会嘉宾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物理教科书编写的功能化即通过对教科书不同层面结构的调试,科学稳定地赋予其教育性质和功能。物理教科书功能的发展趋势包括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架”功能、物理学科特色的“蓝本”功能以及学生学习旅程的“母港”功能。在物理教科书编写功能化的具体策略方面,嵌入认知工具以实现可教易学、构思图景绘制以传递物理意蕴、综合运用文法以构建文本叙述是三种典型的样例。未来的物理教科书编写功能化应在“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科学和辩证法指导下不断开拓可能空间。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已经成为现实。高职院校教师应以怎样的姿态适应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环境,如何运用数字技术实现专业发展已成为未来已来的课题。高职院校亟需提升综合治理水平,努力降低和克服数字鸿沟、环境缺陷和因治理缺位而导致的数字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赋能力度,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数字技术素养薄弱、智慧校园基础建设滞后以及提升数字技术能力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引导教师以数字技术重塑专业素质、强化专业精神、彰显专业身份,成为“德”“才”兼备、“教”“学”双修、“知”“行”合一的数字化高水平“双师型”教师,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转向为数字时代的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但它不是比较教育未来发展的全部。基于表现的教育问责制度在全球范围盛行、比较教育研究对科学化的追求以及数字技术的革新进步,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数字化转向提供了现实性和可能性。比较教育研究数字化转向的主要向度体现在:研究主体从比较教育知识的作者转向合作者;研究客体从“文献”转向“数据”;研究目的从追求教育知识的“因果必然性”转向注重“相关性”;研究方法从分析到综合。然而,比较教育研究的数字化转向同样存在限度:在本体论层面,易陷入唯数据主义;在价值论层面,易缺乏人文主义精神;在关系论层面,易推动国际教育形成数据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我国启动了“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的建设工作,开展面向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社会实验是其重点部署内容之一,以期超前研判智能教育的发展规律与风险挑战。围绕如何正确认识与科学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的现实问题,文章立足于技术社会学视角,分析了传统实验、教育准实验、教育社会实验的异同,阐释了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的核心内涵,论述了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等理论基础,通过剖析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路径与理论,认为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研究的实践进路包括:微观层面应重点研究人机复合体认知、人机协同等场景中技术对个体适应性的影响;中观层面应重点研究智能学习环境、人机协同教学模式、智能学习测评等场景对学校教育体系的影响;宏观层面应重点研究资源配置、数字治理、教育公平等场景对社会制度与政策的影响,从而推动智能时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数字教科书的发展日渐成为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核心内容,但限于纸质教科书的蓝本,数字教科书的功能形式难以创新;依循学科知识的编排,缺乏知识间的开放整合;知识显示简单"镜像化",缺乏个性化定制。数字教科书的定位、设计思路、功能、学习方式都应区别于传统纸质教科书。未来的教科书发展应定位在集传递知识、满足个性化教学需求的"智能化"数字教科书,它不仅是一个融合了传统纸质教科书内容优势的学习资源库,而且还是一个具有辅助课堂教学功能的教学平台,通过教科书内容的可定制化,满足教与学的个性化需求。国家层面政策机制的建立,是实现我国数字教科书快速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引起社会关注。“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推动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信息化、触发数字资源对社区教育的深度赋能效应、促进新型职业农民角色的转换。“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例如: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和经费供给滞后,数字化服务能力有待增强;数字化培训体系不健全,专业教师紧缺;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不足,数字素养与技能亟待提升。“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需利用大数据高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助力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构建大数据参与社区教育的多元保障机制,打造社区教育品牌;丰富社区数字化教育内容与形式,保障居民数字化需求。  相似文献   

20.
数字教科书研制因技术嵌入而显得更加复杂,知识适切性、技术适合性与主体适应性是数字教科书研制的适用性维度.在现实层面,研制面临诸多的适用性困境,知识的逻辑结构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程度干预着研制质量,使用主体对于技术的熟稔程度影响着使用效果.完善知识的呈现方式以彰显数字教科书的知识本色,拓展技术的契合度以凸显教科书的数字表征,增强主体对技术的适应性以凸显数字教科书使用者的主体性,是基于适用性维度的数字教科书研制的进路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