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入调研打造品牌为"三农"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广东科技出版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三贴近”的要求,坚持调查研究,探索出了“构建选题框架,及时成套推出”的工作模式,沿着“本子薄,定价低,通俗易懂,易学易用”的农业图书出版思路,精心策划了一批适合广大农村,特别是华南地区农村生产实际的读物,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工作先进单位。  一、加强农村图书市场调查,贴近农民读者需求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但这丝毫不影响广大农民学习科技、渴求致富的热情。在全国上下全面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2.
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党报——县市报,“立足农村,服务农民”是其重要的职责。坚持与时俱进办好农村版,既是县市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具体体现,又是县市报应对报业竞争、巩固和扩大农村市场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作为县市报之一的《武义日报》,“三农”报道紧紧围绕“农业调整、农民增收”的主题,不断创新编辑思路,增强报纸的指导性、服务性、实用性,最大限度地贴近农村实际,满足农民所需,赢得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武义日报》的具体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3.
崔永刚 《青年记者》2007,(12):10-11
坚持“三贴近”,是一个媒体提升影响力的最佳路径。农村大众报作为中共山东省委主办的《大众日报》农村版,作为全省面向基层,服务三农的第一媒体,赖以生存的根基就在实际、生活和群众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农村大众报来说,不仅是育人之计,而且是立报之本,所以,农村大众报始终把坚持“三贴近”作为报人的一种本能来打造和养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听了《百名村支书实话实说》这个广播节目之后,我有四点体会:第一,在新闻“三贴近”的实践中深化主题报道。新闻“三贴近”,是生命力和感染力所在。这个节目有很独特的味道,就是贴近了农村的现实情况,很好地把人物形象同农民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并且回答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就是在先富起来或者先发展起来的先进地区,共产党员如何  相似文献   

5.
事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历来是党报宣传的重点,作为地市级党报就要在“三贴近”中深化“三农”报道。近年来,地处甘肃庆阳老区的《陇东报》在新闻宣传上以“三贴近”为着力点,全力深化“三农”报道,以新的办报理念、新的新闻视角、新的报道方式改进“三农”报道,摆脱了以往在“三农”报道中就农业报道农业、就农村报道农村、就农民报道农民的报道面狭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使农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经济跨上了腾飞的骏马,农民逐步走向富裕之路。作为身处“农”字前沿阵地的县市报,面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如何发挥自己“三贴近”的优势,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广泛的智力支持,这既是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重要问题,又是使自己的报纸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走向辉煌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7.
熊高 《新闻记者》2005,(1):61-63
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一个事关新闻传播效果的大问题。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对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统一以及怎样践行“三贴近”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三农"电视节目如何"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电视作为强势媒体,宣传"三农",服务"三农"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三贴近"是宣传思想战线的基本工作原则.电视媒体在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具体工作中应该始终坚持和充分体现"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9.
陈伟 《新闻知识》2006,(12):73-74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央对新闻宣传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新闻界的永恒课题。笔者认为,实践“三贴近”,媒体不仅要在信息传播功能上下功夫,还要重视新闻媒体的组织功能,围绕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充分发挥媒体特有的优势,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服务。在这方面,《现代农村报》(安徽日报农村版)作了有益的探索,组织开展的“劳务救灾”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个不到20人的团队,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为5万多灾民找到了工作岗位。这听起来像是一个传奇,然而,在2003年淮河流域发生水灾之后,这个传奇在一家报社上演了”。20…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国家加大力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同时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为我社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中国农大出版社抓住机遇,开拓思路,不断创新,紧紧围绕农业、农民、农村三大主题,在出版农业高等和中等教育教材、农业学术专著、面向农民农村图书三个方面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1月21日,嘉善人民广播电台新农村有线广播开播了,这是嘉善县广播电视台在现有FM99.3嘉善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节目的基础上,整合资源,着力打造的一套对农村广播。这套节目以“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生活”为宗旨,新开设了《农根伯跟你说》、《农民服务台》等节目,整套节目分早、中、晚三个时段播出,农民可以通过数字电视机顶盒、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农业大国,黑龙江省又是农业大省,因此各大媒体对“三农”的内容都很重视,媒体农村栏目办的好坏,对推动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的致富增收起到很大的作用。那么媒体如何更好地贴近农民、贴近农村,让农民喜闻乐见,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呢?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三贴近”,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所谓“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农民。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0%;农业人口达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50.1%。因此,“三贴近”服务对象的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具体来说,四平市是农业大市,其所辖的梨树县和公主岭市是全国名列前茅的产粮县(市),所辖的其他几个县(市、区)也是全国的重点产粮区。因此,为“三农”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贴近“三农”———县市报的基本立足点射阳报社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三农”的稳定和发展,就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县市报是最直接面对“三农”的报纸,担负着最直接服务“三农”的任务。因而,贴近“...  相似文献   

15.
王海城 《青年记者》2006,(16):74-75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闻宣传极为重视,提出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三贴近”为新时期新闻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新闻宣传中的具体体现,是更好地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讲求宣传艺术、  相似文献   

16.
出版工作也要"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特别强调,要从“三贴近”入手来切实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这是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中央带头示范并采取了改进领导人活动与会议报道的具体措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欢迎。中央领导同志还强调,坚持“三贴近”要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因此,“三贴近”同时也是对出版工作提出的要求,“三贴近”指的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于出版工作者来说,努力实践“三贴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从事对农宣传主阵地的县级广播,面对农村变革和发展实际,而对农民生产和生活现状,如何做到胸中装着农民群众,坚持“三贴近”,坚持本土化,切实为农民群众传递信息,传授知识,传播文化,把农村节目办得入脑入耳。这是我们媒体人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平心而论,近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宣传报道数量不少,但真正能满足农民听众的节目却不多。我  相似文献   

18.
崔永刚 《青年记者》2007,(12):10-11
坚持“三贴近”,是一个媒体提升影响力的最佳路径。农村大众报作为中共山东省委主办的《大众日报》农村版,作为全省面向基层,服务三农的第一媒体,赖以生存的根基就在实际、生活和群众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农村大众报来说,不仅是育人之计,而且是立报之本,所以,农村大众报始终把坚持“三贴近”作为报人的一种本能来打造和养成。  相似文献   

19.
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宣传思想领域,继承了邓小平新闻宣传思想,又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了邓小平新闻宣传思想,提出了宣传思想工作的“三贴近”原则。”三贴近”原则是对邓小平新闻宣传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那么。三贴近”原则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新闻宣传思想?分析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作为出版单位,规划和出版好服务“三农”的图书,不仅是“十一五”期间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更是出版人的责任和义务。图书出版坚持服务“三农”也是新闻出版“三贴近”原则的具体实践,因为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来讲,农业就是最大的实际,农民就是最多的群众,农村就是最现实的生活。在新时期如何做好“三农”图书的出版工作,笔者也做了如下一些思考。一、“三农”图书面临的困境党和国家的政策尽管给“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但它也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困境。一是图书发行难。相对于城市而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