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使用1999-2009年30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度量农业技术进步,同时运用人力资本基尼系数度量我国人力资本"均化"程度,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我国人力资本处于边际积累率递减阶段,此时,人力资本"均化"程度越低,则农业技术进步越慢。因而要保障我国农业战略性结构顺利转型,须大力改善教育不平等状况以提高农业技术进步速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1978-2008我国年度数据对FDI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改革开放以来,FDI和国际贸易均显著地促进了我国技术进步;国内研发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以人力资本度量的吸收能力大小对技术吸收结果起到关键作用。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产函数衡量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强。当前,技术进步被人们高度重视,人们已深切地认识到技术进步对一国经济增长及核心竞争力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由生产函数得出技术进步度量模型,即余值法将会得到广泛采用,此法在我国应用时应从假定条件分析入手,因情调整。  相似文献   

4.
网络媒介技术的进步,为高等教育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及发展路向.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媒介化教学在高等教学的应用优势进行了一系列剖析.研究认为,网络媒介化教学在提高高等教育的受众量、教学水平质量与节约教育成本等多方面存在重要意义与价值.并基于网络媒介的视角,提出网络媒介应用下,当下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应该如何进行实践与操作,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高等教育公平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探讨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不公平表现,分析了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的进步和国民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了更好的保证农业与现代化技术的有机整合,农业高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力度的增加,农业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本文作者就我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着手,分析了目前农业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7.
由新媒体联盟和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采用德尔菲法整合分析并发布的《地平线报告》,是引领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手册。为更好地以时代思想和先进的技术优化国内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文章基于2020年《地平线报告》,并对2015~2020年《地平线报告》中的高等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挑战和应用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刻思考,分别从教育机构运营模式、高等教育教学方法、高校专业化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和进步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论高等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战略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既是一项事业性活动,也是一项产业性活动.产业的经营需要运用各种资源,而资源有赖于通过优化配置形成合力,才能充分得以运用,发挥其效能.在我国社会与经济飞速发展、高等教育资源匮乏、教育需求膨胀的现实情况下,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是发展高等教育、弥补资源不足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与经济进步的需要.本文论述了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内涵及意义,并提出了高等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的误用、滥用及其矫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玉顺 《复旦教育论坛》2010,8(5):10-13,36
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是解决高等教育评价问题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国内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的应用水平一直比较低,相关研究也比较薄弱。本文基于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实践的观察,总结、分析了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技术运用水平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章芡 《文教资料》2012,(2):166-16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其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问题成因,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改革与发展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两大主题。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构建起了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功能先进、影响深远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期间,影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政治改革、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逻辑等。《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一书以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为纵轴,以一些重大主题为横轴,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设计了18个专题,意图从一个个断面透视30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变化与进步。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融入国家创新体系需要高等教育与创新体系两个系统的双向自觉。当前高等教育系统推动科技进步已经形成自觉,而科技进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则更多地处于自发状态。分析和高效运用科技进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是促进高等教育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系统具有保守和超越的双重性格,它决定科技进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需要选择"浸润—渗透—扩散"的温和式路径。该路径使科技进步成果有条件地准入高等教育系统,最终形成双向循环系统,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等理科教育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关键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分阶段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理科教育的规模变化和改革发展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等理科教育应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基础理科与应用理科的关系、理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全体理科学生与拔尖理科学生的关系,努力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适应性强的高等理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缺乏创新——兼谈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近现代史上,中国没有重大的发明和创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社会、经济、政治、历史等各方面的因素,但笔者认为文化上的原因是最深刻的。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官办教育、科举制、功利型的应试教育,知识分子不愿独立自主等习惯性的做法都影响了人们思想进步和科技创新。教育既传承文化、也革新文化。在以前的数百年里,中国教育起的文化传承功能大于革新功能,故在近代史上对社会的进步和革新没有起到应起的作用。基于这一观察,为在中国推动思想进步和科技创新,我认为应首先改良中国教育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始终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为厘清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发展状况,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1949—2019年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70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产生了数量可观的研究者;研究机构以教育类机构为主,高校是主要阵地;研究热点关注人才培养、留学生、经济体制、中外合作等;研究热点大体经历了五个不同发展阶段,主要是从单向学习借鉴模式为主演变为双向互惠、均衡流动为主;但机构间和作者间的合作程度不高。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应更加注重机构和人员之间的深度合作、更加聚焦国际化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追求更高水平更可持续发展方向,为做强中国高等教育、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更好助力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民族复兴、强国建设和文明互鉴、人类进步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6.
自熊明安的《中国高等教育史》问世以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也逐渐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时至今日,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在研究上主要表现为四种模式: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的宏观研究,近代中国大学的个案研究.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以及大学与区域社会互动发展研究。由于中国近代不同区域发展状况各异.从大学与区域社会互动发展的角度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进行研究,可以更加明晰地了解影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中很多具体的区域性人物和事件,并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更加具体和客观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I.Introduction Over the past 20 years,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has obtained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both in quantity and scale.The university has made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and economic development.But at the same time,affected by market economy,some colleges  相似文献   

18.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since the late 1990s, question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and resource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academics, policymake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While there have been an increasing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opportunity equality in China, quantitative,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across China is still rather limited. This paper aims at filling this gap. It provides quantitative and comprehensive evid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across Chinese provinces.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a provincial panel dataset and uses a generalized Theil index to measure inequality. Results show that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have been far from equally provided in relation to the size of provincial student populations in China. The unequal distribution has become even more pronounced over the past decade. In other words, even if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an increasingly equal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Bickenbach & Liu, 2013b), the increasingly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makes it difficult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to equally benefit from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推动中华民族晰的发展和进步,是西郑高千教育区城化的根本前提。西部高等教育区城化要处理好与高等教育国家化、国际化的关系,处理好西部高校区域性协调与省区市具体管理的关系、西部可持续发展与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关系、科技创新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如何加快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我们认为,一方面要依靠国家办的高等学校,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民间的力量,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