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莎 《新闻世界》2013,(6):50-51
目前我国省级卫视正面临着来自央视和城市电视台的冲击,尤其是省级卫视之间激烈的竞争更是日趋白热化。节目内容雷同,形式相似,创新与模仿如影随形,精品栏目与主持人抢夺愈演愈烈。面对这样的环境,笔者从节目内容创新与编排、频道定位与打造精品栏目、丰富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三个方面讨论省级卫视的特色化的突围之道,以期给迫切需要摆脱同质化竞争的省级卫视和媒体人一些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潇 《青年记者》2012,(17):85-86
背景概述 1999年,中国内地的省级电视台连同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完成了“上星”的历史转变,中国电视业的“中央电视台一省级卫视一省级地面频道一地市台频道”的结构框架基本确定.经过其后几年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省级卫视频道和副省级卫视频道上星,使得省级卫视逐渐成了中国电视的主力军.但在其迅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省级卫视也开始面临着同质化严重、竞争加剧的困境.如何抢占市场、提高收视率,进而增强对广告商的吸引力,成了每个卫视都需要思考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3.
随着"限娱令"等广电新政频出,加上新媒体的挤压,电视媒体遭遇极大冲击,省级卫视经过洗牌后,竞争中被边缘化的地面频道重回人们的视野。省级地面频道因其灵活的节目编排、多变的节目制作和地域接近性,被认为会迎来发展的春天。在各媒体争抢市场的今天,这已不再是电视媒体内部的此消彼长,而是混杂着多方力量的复杂棋局。地面频道如何应对广电新政的激荡?如何在全媒体时代的竞争压力下找到生存之路?地面频道面临四面楚歌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4.
一、新闻宣传创新:省级卫视发展的战略基础 在广电现行频道格局中,卫视频道是省级电视频道中的综合频道和主频道,其内容架构是新闻资讯、综艺和电视剧.在产业和市场导向的作用下,综艺和电视剧所占的比重相当大,投入相当多,在总体上获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新闻资讯类节目改革力度小,发展普遍滞后,以致在全国卫视新闻栏目中鲜见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化栏目,这与省级卫视的定位和所承载的使命是不相称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部署,广播电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其核心职能便是舆论引导.舆论引导能力事关党的执政能力,事关广电科学发展.加强对省内外的新闻宣传,使之成为本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宣传窗口,这是省委省政府对省级卫视频道的基本要求,也应是省级卫视的核心业务和基本价值.因此,新闻宣传创新是省级卫视发展的战略基础.这是现行政策下省级卫视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媒体竞争进入白热化的今天,城市电视台在激烈的竞争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纵向要与央视和省级卫视甚至境外频道竞争市场,横向要与省台的地方频道和同城的不同媒体抢地盘,稍有懈怠,便会失去观众,失去市场。在这双重"挤压"之下的城市电视台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电视不妨走进身边的观众,走进老百姓中间,用心去关爱民众,用"民意"引导冲出"重围",走独具特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省级卫视竞争应该说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电视媒体竞争,只有中国有如此多的省级电视上星播出,这些卫星电视既承载宣传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又是本省电视走出地域,参与全国市场竞争的主体。鉴于其重要地位,各省均不敢小视上星频道的作用和影响力,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原来只把上星频道作为一个展示窗,近年也纷纷加入省级卫视覆盖大战、收视大战、广告大战之中。经过十年以上(大部分省级卫视是1997年前后上星播出的)的持续角逐,进入一个新的十年之际,省级卫视间竞争呈现怎样的态势?今后的发展走向又将如何?  相似文献   

7.
《声屏世界》2012,(7):95
编者按:2012年省级卫视都面临着复杂且多变的局面,去年广电总局先后出台了限娱令、限广令,因此对电视媒体的节目创新能力、资源的垄断能力、广告资源的开发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2年,浙江卫视依照"市场嬗变——定位转型——打造标杆"的发展脉络,由原来的"综艺纵贯线"向"第一梦想频道"转变。浙江卫视以《中国梦想秀》为标杆,以其他众多的优质栏目为基石,对"中国蓝"这一品牌进行发酵和延伸实现了品牌升级。浙江卫视在困局中勇于创新,收视逆势上扬,广告创收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广电总局评价说,浙江卫视以其极具创新的节目理念和实践,完成了富有成效的转型,让我们也见识到了梦想频道带来的无限吸引力,这也为国内其他同行业电视台带来了新的思考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更多的电视台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是突出重围还是墨守成规?这成为了摆在众多电视台面前的又一道难题浙江卫视的成功转型,让我们看到了电视行业的无限曙光2012年,浙江卫视将会一直秉承创新精神,继续提升自身的品质将频道打造成为品质和收视俱佳的卫视标杆品牌、本期《广告人》杂志联合浙江卫视和各界嘉宾共同探讨"浙江卫视如何超越梦想之巅  相似文献   

8.
宁耕 《新闻知识》2003,(5):25-26
现在省级电视台都有两个以上的频道,通常的做法是把省级卫视频道办成综合频道,把其余的频道变成都市频道、生活频道、影视频道等专业频道。是否所有的省级卫视频道都要办成综合频道呢?其实不然。把省级卫视频道办成一个专业频道也不失为省级卫视频道的一条发展对策。因为省级卫视频道的节目信号能覆盖全国,这不再仅仅是  相似文献   

9.
在"四级覆盖"的模式下,省级卫视的位置最为尴尬。上有央视的挤压,下有本地城市电视台的威胁。为了突破重围,各地省级卫视纷纷开始探索特色化道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单纯依靠内容划分市场会加剧节目甚至频道同质化趋势。因此,探讨如何打造特色鲜明的省级卫视也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卫视频道遇到了新一轮优胜劣汰的较量。卫视的发展已经进入品牌竞争阶段,开拓创新,打造个性化品牌栏目,凸显频道特色,是提高卫视频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寻求突破,树立创新典范 (一)选择突破口自首家卫视开播到现在,中国的省级卫视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卫视频道急剧增多的筹建阶段,此时的卫视节目以整合本地地面频道节目为主,少有自办节目,频道的地域性色彩较浓。第二个阶段是内容为王阶段,部分卫视频道开始打造自己的节目,比如东南电视台等频道,凭借自己的优势节目迅速在全国打开知名度。现在已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品牌创新阶段,各卫视频道开始意识到节目品牌精品化和个性化对频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东南卫视综合分析判断第三阶段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优势,决定独辟蹊径,把新闻制作列为品牌创新的试验田和突破口,《海峡新干线》栏目于是应运而生。 (二)确定突破点卫视新闻节目一向难办。一方面, 省级卫视作为各个省对外宣传自己的主流频道,承担着地方政府新闻宣传的“喉舌”功能,省级卫视必须编播大量的地方新闻,这就使得大多数卫视频道的新闻地域色彩较为浓厚;另一方面,观众往往是根据兴趣和需要来决定收视节目的,而大多数地方新闻  相似文献   

11.
省级卫视具备覆盖全国的技术能力,但多数并没有实力争夺全国市场;它们更多地是在区域范围内寻求市场领袖地位.本文旨在探讨为什么要选择区域营销,怎么施行区域营销策略. 现在,省级卫视的发展呈现三种趋向:一种是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省级卫视,依托强大的节目特色、资金优势、地域优势和传播优势等做综合性的电视频道与中央级电视台争夺全国的收视份额;另外一种是以旅游卫视为代表的省级卫视频道,他们因为这样和那样的局限性而走上专业化道路,依托某种优势资源,在特定的节目和分众面上在全国立足;第三种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以贵州卫视等省级卫视为代表的综合频道,在区域范围内寻求市场领袖地位,以获得市场的认可.在省级卫视的竞争发展过程中,采用区域营销的竞争策略倒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2.
王劲 《视听纵横》2008,(4):84-85
中国的城市电视台在竞争中处于中央台频道群和各个卫视频道以及省级专业台的夹击中。苦练“内功”节目“本土化”,为当地人民服务,提高观众互动率和感召力成为城市电视台在节目竞争中的重要优势。但是随着视觉竞争的深入,节目同质化,形象同质化的现实不可避免。频道的竞争时代也进入了专业频道特色化,特色频道品牌化的阶段。除了在节目中拥有自己的独特卖点之外让观众记住自己也十分重要。因为从传播学的角度讲,记忆是产生购买冲动的基础,同时也是重复购买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芦磊  曹伟峰 《视听界》2009,(2):56-59
省级地面频道面临着中央电视台、强势省级卫视和省会城市电视台的共同竞争,并且这三者抢占市场份额的力度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加大自己的影响力,拓展域内和域外两个市场?近几年来,各地省级强势地面频道做过很多探索。正是由于有着共同的诉求和特点,加上体制中“血缘”上的亲近性,逐渐促使全国各省的强势地面频道意识到,他们不仅需要走到一起,而且应当走得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4.
陈蕾 《视听纵横》2006,(5):60-61
电视节目编排就是让一个电视频道有限的节目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取得最佳播出效果和最高收视率的创造性工作。节目编排巧妙合理,不仅能发挥高质量节目的威力,保证节目的收视率,而且也可以带动收视一般的节目,使节目在电视市场的竞争中取胜。这就要求频道根据自身和竞争媒体的实力的客观评估,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确定最佳的整体形象目标,讲求电视节目编排的策略。新闻节目的编排“新闻立台”是全国众多电视台的一项发展战略,新闻的竞争呈现多元化、层级化趋势,逐渐形成了央视、省级卫视、省级非卫视频道、城市台和境外电视媒体五足鼎立。新…  相似文献   

15.
在媒体格局深刻变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西部各省级卫视承担着传导政策、反映民意、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东西部地区电视传媒产业的较大差距,使得西部处境艰难;而生存空间又受到央视及强势省级、城市电视台的挤压和冲击;西部省级卫视之间还存在节目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导致频道缺乏竞争力.近几年来,西部各省级卫视都纷纷出招,以应对当前艰难的处境,但是整体实力仍落后于东部卫视.因此就有学者提出跨区域合作作为未来西部电视业的发展方向,本文将从各省区域优势化协作的角度,初探西部省级卫视跨区域合作的模式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视媒体正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大变革时代。从全国来看,央视、省级卫视及地面频道基本上瓜分了全国的市场份额,呈现出三分天下的格局。作为处于第三级的省级地面频道,既没有央视和省级卫视的覆盖,也没有城市电视台与百姓生活的贴近性,被称为  相似文献   

17.
旅游消费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省级电视台地面频道制作旅游节目生逢越来越大的生存空间。如何与旅游卫视等全国性旅游传媒实现差异化竞争,获得自己的发展天地。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旅游365》两年的实践表明,突出服务性、实用性,贴近省域观众需求,节目就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8.
上不顶天.下不着地,这是目前省级卫视普遍面临的尴尬。与中央电视台,地市电视台不在同一竞争线上,即便是在一个台内,也面对着地面频道所没有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重庆工商大学与重庆广电集团携手建立了融合教学、实训于一体的长江传媒学院,2011年、2012年还在此基础上联合组建了西部第一家传媒运营实训中心和传媒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把省级卫视频道和地面频道120多位记者、编辑、主持人"平移"到大学的传媒空间里,大学师生和省级电视台专业团队联合出品相关电视栏目,实现"台报校网"四位一体创新传媒内容,探索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全媒体平台,这在国内还相当少见。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31家省级卫视在产品、服务、形象和市场等领域着手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以分散风险.作者认为,差异化策略背后仍危机四伏.一些省级卫视在经过一番热火朝天的改头换面和改版重组后,陷入"定位大一统"、"定位趋同"和"定位执行不力"等竞争困局,差异化策略的边际效应明显衰减.鉴于此,探讨卫视差异化竞争的突围之道,启发和拓展各省级卫视频道的差异化生存空间,实现电视媒介的生态化良性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