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影《侏罗纪公园》大家都很熟悉,可是你知道在我国辽宁省西部有一处“白垩纪公园”吗?与电影相比,这里所创造的奇迹可是实实在在的: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件件重要化石不断涌现。从鱼类开始,到两栖类、爬行类(龟鳖类、蜥蜴类、离龙类、翼龙类、兽脚类、蜥脚类、鸟脚类),再到鸟类,一直到哺乳类都有发现,另外还有很多被子植物。对于研究古生物的科学家来说,辽西简直是一座天然的化石宝库,而这一切源于辽西得天独厚的古地理背景和埋藏环境。辽西与热河生物群位于辽西的朝阳、锦州是热河生物群的核心地区,周边地区也有广泛的分布,比如内蒙古…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10多年中,我国辽西地区发现了大量保存有精美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使科学家们相信羽毛并不是鸟类所特有的结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暴龙类恐龙,命名为华丽羽王龙,其化石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这是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  相似文献   

3.
科学前沿     
《科学中国人》2012,(11):14-17
Nature最新内容精选新发现:中国早白垩纪长羽毛的大型暴龙类恐龙在过去10多年中,我国辽西地区发现了大量保存有精美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使科学家们相信羽毛并不是鸟类所特有的结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暴龙类恐龙,命名为华丽羽王龙,其化石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这是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  相似文献   

4.
1880年第一种热河生物群的化石(发现于辽西凌源)被研究,法国解剖学家索瓦士(H.E.Sauvage)将其命名为Prolebiasdavidi,后来英国鱼类学家德沃尔德(A.S.Woodward)将其修订为戴氏狼鳍鱼(Lycoptdradavidi)。1928年美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葛利普(A.W.Grabau)教授出版了一部科学巨著--《中国地质学》。在这部书里,首次提出了“热河生物群”这一名词,用来代表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的综合化石群。“热河”之称得名于化石群的经典产地,即当时的热河省东部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热河省被撤销,其东部划归辽宁省(即现今的辽西地区)。1962年…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网北京4月5日电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领导的小组在辽宁省西部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暴龙类恐龙,这种被命名为华丽羽王龙的食肉恐龙是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带羽毛恐龙。其化石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这一发现为带羽毛恐龙家族再添一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6.
洪蔚 《今日科苑》2008,(7):58-59
不久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周忠和与巴西科学院的两位科学家凯尔勒、坎普斯博士合作研究的论文,论文报道了发现于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的一件新的翼龙化石。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6):792-793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JingmaiO’Connor、Corwin Sullivan、周忠和与其合作者基于山东天宁自然博物馆、山东博物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收藏的多件热河鸟的化石标本,对热河鸟的尾羽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首次发现它具有奇特的双尾羽构造: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2):180-180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汪筱林、周忠和研究员与巴西科学院的两位科学家合作研究,报道了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发现的一件新的翼龙化石。这只翼龙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娇小的体态,双翼展开仅有25厘米,大致相当于一只燕子的大小,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小的翼龙化石之一。  相似文献   

9.
2003年2月20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研究员与英国学者保罗·巴雷特(Paul Barrett)和杰森·希尔顿(Jason Hilton)合写的一篇长篇综述,首次系统评述了我国热河生物群研究近几年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阐述了他们在鸟类的起源、羽毛和鸟类飞行的起源、被子植物的起源、热河生物群的演化规律,以及它们的时代与形成的地质背景等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2):223-223
由中国、英国和爱尔兰三国科学家(张福成,Stuart L Keams,Patrick J Orr,Michael J Benton,周忠和,DianeJohnson,徐星,汪筱林)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刊登在最近出版的Nature上。报道了他们在中国热河生物群的鸟类和带毛的恐龙中发现的两种黑色素体。  相似文献   

11.
发现甘肃鸟     
2006年6月16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中国西北早白垩世两栖型今鸟类化石》的文章。文中记述了发现于我国甘肃省酒泉地区距今约一亿一千万年前的大量保存精美的甘肃鸟化石,并推测甘肃鸟是已知最早的今鸟类化石,并且现生鸟类很可能起源于水栖生境。  相似文献   

12.
辽西凌源~三十家子中生代火山盆地义县组靠上部的一个沉积夹层中,含有鸟、龙及植物等古生物化石计19类。发现了以娇小辽西鸟和凌源潜龙为代表的动物化石群,植物化石发现了买麻藤类和被子植物,代表着植物界的一个主要进化过程。根据对含鸟化石群的埋藏特点及对古生物生存环境、生物群落、岩相古地理环境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这一地区古生物化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还记得科幻电影《阿凡达》里潘多拉星球的那条飞行翼兽伊卡兰吗?最新研究显示,这般模样的翼龙过去真的存活过,而地点就在中国. 近日,《自然》子刊《科学报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科研团队的这一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在我国辽西建昌距今约1.2亿年前著名的热河生物群中发现了阿凡达伊卡兰翼龙.这一翼龙因与《阿凡达》里的飞行翼兽伊卡兰的头部极其相似而得名.不过,这次新发现的翼龙比电影中的伊卡兰小很多,它的翼展仅1.5米左右,而后者的翼展可达12米.  相似文献   

14.
季强 《中国科学基金》2001,15(4):225-227
我国辽西是中生代化石宝库,素以产有丰富多彩的热河生物群闻名 于世。特别是近几年来,辽西大量长羽毛的恐龙和原始鸟类的发现更加引起了国际科学界 的 极大关注。2000年冬天,辽西凌源大王杖子地区发现了一块全身长有羽毛的奔龙化石。整 个身体完全披覆羽毛的恐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发现。这块化石的发现不仅在鸟类起源研究领 域,而且在羽毛的发生和演化和飞行起源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走了没多久,就碰见两只在树上歇着的热河鸟。"老弟,吃种子的时候要专心,不管有多少虫子来骚扰,咱们也绝不看他们一眼。"热河鸟哥哥边用翼爪拨弄一片树叶边说,"记住,我的话都有道理,你只管按我说的去做,不要多问!现在咱们要把嗉囊里的种子运到胃里消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部高原的界线主要是依据埃达克岩的分布确定的.现已知道,高原最北部的中生代埃达克岩主要分布在辽西-冀北-内蒙古南部一带.该区可靠的埃达克岩仅发育在晚侏罗世或早白垩世的早期(如132±5Ma的安家营子花岗岩).现有资料表明,大致以赤峰-开原断裂为界,埃达克岩分布于其南,其北为非埃达克岩分布区,暗示中国东部高原的北界大体沿赤峰-开原一带分布,代表的是侏罗纪时期的高原边界.辽西义县组地层位于高原范围内,众所周知,义县组第2段(124~127 Ma)是热河生物群集中发育的阶段,说明当时的气候温湿、植物繁茂、水草丰盛、地势低洼、湖沼发育,不大可能为动植物贫瘠的高寒山区.义县组火山岩的研究表明,早白垩世(135~120 Ma)的义县组主要由玄武岩和赞岐岩(高镁安山岩)组成,并非埃达克岩.因此,至少在127Ma左右,在热河生物群分布的地区,已经不存在高原了,高原的界线南移了,可能移到热河生物群发育区之南的宣化-滦平-锦州一线,其南仍然处于高原环境.高原抬升的直接结果是导致同时代沉积物的缺少,或有一些沉积盆地发育,但是厚度很薄.在中-晚侏罗世时,高原上的沉积盆地很少,且缺失上白垩统地层,总体上反映高原处于抬升状态.高原北缘和西北缘早白垩世冰筏和冰川泥石流沉积的出现,暗示高原的北缘可能具有相当的高度,可能类似现今的喜马拉雅山.该区中生代构造特征表明,该区侏罗纪和早白垩世的构造特点有着巨大的差异:侏罗纪,尤其是晚侏罗世末期以南北向的挤压构造为主,而早白垩世中期以后演变为以伸展构造为特征,古地理古环境明显改变.研究表明,中国东部中生代埃达克岩形成的时限大致限定了高原的起始和消亡时间.据最近几年发表的资料,埃达克岩的时代大体限定在170~120 Ma之间,表明中国东部高原在170Ma之前开始出现,大约在晚侏罗世达到顶峰,在早白垩世中期(120Ma)以后消失.辽西-冀北的构造、地层和火山岩资料表明,侏罗纪时期本区属于挤压构造环境,高原处于抬升状态;至早白垩世(大体从127Ma左右开始)转变为伸展构造背景,含有丰富热河生物群的阜新-义县-朝阳-丰宁一带已经沉陷,暗示中国东部高原的垮塌可能先从北缘开始,至120Ma左右,高原才整体垮塌.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0月,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云南1:5万罗平县等4幅区调项目组于云南省罗平县进行野外地质填图工作时,张启跃和同事吕涛在关岭组二段薄层泥晶灰岩层面上发现了一条保存精美的鱼类化石。通过周边区域地层中追索调查,发现了大量爬行类及其它动、植物化石。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丁俊主任等领导十分重视这一发现,在听取项目组汇报和观察部分实物、图片之后,建议向中国地质调查局申请经费深入开展研究工作。经过专家论证后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了增量项目申请,同意在该项目中增加古生物及地层研究专题。经初步研究,证实该生物群的产出时代明显早于贵州卡尼期关岭动物群和拉丁期兴义生物群,与盘县动物群大体相当,为了便于随后的深入研究,张启跃及其团队根据化石产地将其命名为“罗平生物群”。  相似文献   

18.
鱼龙、恐龙和翼龙虽都属于爬行类,而且分别为中生代(距今2.45亿年至6 500万年)海中、陆地和空中的霸王,但它们属于不同的大类,鱼龙、蛇颈龙等属于爬行纲中的调孔(或阔弓)亚纲,而恐龙和翼龙属于双孔(或双弓)亚纲。由于鱼龙大多生活于较深的海域,因此,形成化石很少,人们对它不甚了解,报道的也罕见。但近年来,在贵州西南的兴义县、关岭布依族自治县等一带,在距今2.3亿年的三叠纪中、晚期薄层、中厚层的泥灰岩、灰岩中,发现了大量鱼龙、安顺龙、贵州龙、楯齿龙等海生爬行类,以及极为丰富的无脊椎动物,如菊石、双壳类、腕足类、牙形类、海百合、海参……及植物化石等,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小小的偏远山区陡然热闹起来了,中国人、外国人纷至沓来。这一地区也迅速成为我国继云南澄江(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澄江生物群就产于此)和辽宁义县(长毛、长羽毛的恐龙及大量古鸟类的热河生物群的所在地)之后的第三个世界级的化石宝库,通过这一宝库,人们终于能了解鱼龙及其他海生爬行类的更多真面目。  相似文献   

19.
发现甘肃鸟     
甘肃鸟是中国第一件中生代鸟化石,因在甘肃发现而命名。研究人员一直认为鸟类起源于一支长羽毛的小型兽脚类恐龙,甘肃鸟的发现揭开了鸟类进化的什么秘密呢?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描述了中国辽西热河群部分恐爪龙类化石的骨骼与皮肤衍生物形态。本研究:1) 提供了有关辽宁恐爪龙类最详细的骨骼学信息;2)提出了羽毛演化的一个新模型;3)综合地分析了虚骨龙类的系统关系;4)分析身体不同部位的信息对复原系统发育的影响及虚骨龙类各个演化阶段身体不同部位的相对演化程度;5)讨论了虚骨龙类的演化趋向,尤其是和飞行起源相关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