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评价了福清市2000年前五年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并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确定大气环境质量变化原因,并提出改进福清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最早采用环境质量指数进行大气污染综合评价。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大气污染预测模型得到很快发展和应用,对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其基本目的在于掌握当地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气象特征,根据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结构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预测对当地大气环境质量可能造成的污染影响程度和范围,论证项目的选址、总图布置的合理性,采用的环境对策的可行性,进而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并提出避免或减轻大气污染的对策和建议,为开发项目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就目前流行的几种大气环境评价方法进行简单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福州市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以福州市区1996—2001年的大气监测等资料为依据,采用空气污染指数法对市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阐明了市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2007-2011年南充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监测数据,综合运用大气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法对南充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并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南充市大气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主要大气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基本无污染,但有上升趋势。二氧化硫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可吸入颗粒物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评价长沙县大气环境污染现状,预测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未来排放值.以乡镇区划为基础,将长沙县划分为20个控制单元,利用A-P值法来计算各个控制单元的大气环境容量,并依据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结果,提出了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及防治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核定大气环境容量是确定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PM_(10)、PM_(2.5)、SO_2、NO_2、CO、O_3为评价参数,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得到甘肃省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甘肃省总体大气环境质量符合二级标准,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PM_(10)和PM_(2.5),O_3对环境污染的贡献率逐年递增,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城市大气环境是我国大气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高低是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本文根据国家有关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数据,比较系统地介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状况,查找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存在问题,分析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预防和控制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对策,以求不断遏制我国城市大气污染趋势,改善和提高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宜居性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资源型城市因其对资源的依赖性,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发展都有非常独特的一面.淮南是一个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围绕淮南市的经济和生活质量,建立淮南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淮南市的宜居性进行评价,并就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淮南市打造“四宜”(以宜居为本,以宜游为要,以宜学为先,以宜业为重)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气环境规划中要涉及到许多不确定性、非线性的、难以用传统程序设计方式来解决的问题,引用大量的文献分析后得出人工神经网络可应用于大气规划中的资料调查分类、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预测和决策等各个方面,进而引出其应用于整个大气规划工作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雾霾频繁发生,空气质量超标。大气环境污染已成为全民关注的重要问题。对大气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严格测量大气环境变化和质量,是大气环境执法和治理的必要前提。本文对大气环境监测的数字化测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讨论,更有效的对环境监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物元分析法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物元分析方法构建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方法用于鸡西市某焦化厂新建项目大气环境现状评价中,获得了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物业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物元分析法相关理论,建立了物业管理效果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庐江县罗河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罗河镇饮用水水源水的特点,选取了罗河镇的3处自来水水厂以及对照组的2处自来水水厂水源水水样水质进行检测,确定了8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建立评价矩阵,计算出影响因子的权重,最后评价出水质级别.同时对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内梅罗指数法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为罗河镇3处自来水厂水源水水质级别分别为Ⅰ、Ⅱ、Ⅲ类水,对照组均为Ⅰ类水;内梅罗指数评价法评价结果五处水厂水源地水质均为Ⅰ级.其中模糊评价法引用了权重值,对各污染因子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细化分析计算,因此模糊评价法更适用于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14.
选取不同的水质指标和样本,分别对甘肃省天水市境内渭河水质进行因子分析,给出每个样本的水质类别,并通过对结果分析比较,找出区别和联系,从而使人们在选取指标和样本时,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把因子分析方法更好地用于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地评价教学质量对促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介绍了基于物元模型的一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法。针对以往定性评价和指标综合指数评价中存在的信息屏蔽问题,试着应用物元分析法来进行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以弥补以往评价方法的不足,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灰色关联法在九龙江北溪供水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应用灰色系统关联评价方法对九龙江北溪供水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由水体质量综合评价关联矩阵分析得出北溪供水的水质隶属于一级水,即为清洁的饮用水。该方法概念清晰,评价结果客观、真实、准确。  相似文献   

17.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icators and water conditions cause fuzzy and gray uncertainties in evaluation of water quality.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single-factor evaluation methods, the combination evaluation method can consider these two uncertainties to produce more objective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result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combination evaluation method with two main parts:(1) the use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as submodels with which to consider the fuzzy and gray uncertainties and(2)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bination model based on minimum bias squares. In addition, using this method, we evaluate the water quality of a ditch in a typical rice–wheat system of Yixing city in the Taihu Lake Basin during three rainfall ev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tch water quality is not good and we found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to be the key indicator that affects water quality most significantly. The proposed combination evaluation method is more accurate and practical than single-factor evaluation methods in that it considers the uncertainties of fuzziness and grayness.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长江水质评价与预测问题,根据过去长江水质污染状况,建立的模糊优化评价模型,差值评判模型,水质污染回归模型及污水处理函数,评价且预测了长江水质污染情况,对长江水质污染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提出的建议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长江水质问题,先用内梅罗水质污染指数法对长江近两年多的水质情况做定量的综合评价,判断出主要污染物的源头所在地区,然后采用GM(1,1)模型对长江未来10年水质污染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历年秀江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分析秀江水质污染变化趋势及对宜春市区人口增长的影响。方法:秀江宜春市区上中下三段水质冬季监测数据,由宜春市环境监测站提供,检测方法与评价标准均参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结果:所有污染指标都表明,下游水质较差;七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显示,水质逐渐变差,但变化速度不快;2008年水质变化波动较大,详细原因有待查明。结论:2005年至2011年秀江水质量有逐渐恶化的迹象。结合宜春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规划,人口急速增长需要控制城区居民水源地水质量,避免因水污染对城区今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