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偶氮染料废水是一种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色度高、可生化性差的难降解废水,其处理方法已引起广泛关注。TiO2具有较高的光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是一个能高效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催化剂。概述了近几年来TiO2光催化降解偶氮染料废水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SnO2是一种直接带隙半导体光催化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使其在气敏、导电、光电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特性,尤其是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表现了独特的优势.本文在介绍二氧化锡的晶体结构、能带结构的基础上引出其光学性能及催化降解机理,简单综述了它的常用制备技术,为制备出性能独特的多形貌二氧化锡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多环芳烃(PAHs)是中国土壤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在环境中降解缓慢,具有生物累积性,并可通过食物链传递、放大,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威胁,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其生物有效性及生态风险相关研究. 本文研究了农田污染土壤中14种中到高疏水性PAHs在植物体内的吸收、累积及从根部向茎叶部分的传输. 结果表明中到高疏水性的有机污染物如PAHs可在植物体内发生从根向茎叶的传输,向茎叶传输的量与化合物的疏水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定量关系;同时,一种新型半渗透膜采样装置--三油酸甘油酯-醋酸纤维素复合膜(TECAM)被成功地应用于土壤中PAHs的采集及其对植物(Triticum aestivum L.)和蚯蚓(Eisenia andrei)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TECAM对土壤中PAHs的采样可在48h内达到表观平衡,大大缩短了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采样时间;TECAM可反映PAHs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土壤有机质及溶解有机碳含量对PAHs生物有效性的影响;TECAM内PAHs浓度与蚯蚓体内浓度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与化学提取方法相比,TECAM采集的PAHs不仅在浓度上与小麦根中浓度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而且TECAM采集的PAHs量也与小麦根富集的量相当;进一步提出了"土壤-孔隙水-TECAM"三室模型,并成功地描述了TECAM采集土壤中PAHs的三相平衡过程;此外,TECAM采样对土壤扰动小,操作简单,因此是采集土壤中有机污染物以及评价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地区自来水中主要有毒有害物质是:有机物、消毒副产物、氨氮及亚硝酸盐.应用纳滤组合工艺技术对这类自来水进行了饮水深度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纳滤组合工艺可有效去除这类污染物,对有机微污染物去除率高达80%以上,可使净化水达到较高饮水标准.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微生物降解技术原理及其方法,并对工业污水中的污染物处理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UV/H2O2 均相高级氧化技术及TiO2 光电催化非均相氧化技术为例,选择硝基苯、4 硝基苯酚、喹啉和活性艳橙K R等为目标化合物,对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UV/H2O2体系中产生的·OH是硝基苯、4 硝基苯酚和喹啉降解的直接原因,有机物的降解可用准一级动力学进行很好的描述。系统研究了溶液pH值、氧化剂浓度及水体中存在的常见无机阴离子如HCO3- 、NO3- 、Cl-等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探讨了各有机物的降解途径。建立了一种新的三维光电填充床催化反应器,结果表明,三维电极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有机物的光催化氧化效率。外加电压和溶液中NaCl对活性艳橙K R和喹啉的氧化起着促进作用,同时还研究了溶液酸度条件、空气流速及氧气对光电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老化的柴油污染土壤为供试土壤,以菌糠为调理剂,在模拟实验条件下,进行了为期90d的柴油污染土壤的堆肥研究,分别于堆肥进行的第30、60和90d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的总石油烃残留量和细菌与真菌的数量,探讨不同的菌糠投加比例、外源降解菌接种等因素对柴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对堆肥过程中堆体微生物数量的动态进行监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菌糠的添加显著促进了柴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生物修复效率,经过90d的堆肥处理,总石油烃的去除率最高达73%.菌糠投加比例也对总石油烃去除率有明显的影响,随着菌糠与土壤体积比的提高,柴油污染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去除率随之增加.外源高效降解菌的添加能显著提高柴油污染土壤中总石油烃污染物的去除率(p0.05).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某城市水源水、自来水及经不同组合工艺净化水Ames试验结果与主要有机污染指标的对应关系分析,发现诱发回变指数MA(TA98)主要与总有机碳有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几种常见有机微污染物与MA的关系。其研究成果对于认识饮用水致突变性,改进饮水深度处理工艺,提高饮水水质均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积雪光谱与其中污染物含量的关系.研究发现随污染物含量的增加,350~850nm处积雪的反射率急剧降低.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对污染物含量敏感的波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384nm处,随污染物含量的增加,反射率以对数的形式变小;而在1495nm处,随污染物含量的增加,反射率以指数的形式增加.同时从所测光谱中,选择TM各个波段的中心波长与污染物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和逐波段与污染物进行相关分析一致的趋势,因此可以将该方法结合TM影像来预测积雪中污染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运用份额偏离方法分析吉林省松花江流域内主要污染物年际变化,评估污染物类别、竞争力和结构特征. 研究表明:1)研究期内流域整体环境污染物排放变化幅度不大,年均增长率为0.4%;2)污染强度呈下降趋势;3)从污染物类别看,样本城市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 共性表现在主要污染物均为工业SO2,差异性表现在污染物的结构组成不同. 造成差异性的原因在于城市产业结构不同,农产品加工业和造纸业对污染物结构的形成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泽陆蛙蝌蚪体内混合重金属积累实验,研究了安全浓度内的重金属铜(Cu2+),铜(Cu2+)和锌(Zn2+)混合溶液下泽陆蛙蝌蚪体内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Cu2+在泽陆蛙蝌蚪体内有积累,Cu2+和Zn2+两种重金属之间的联合作用为毒性减弱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船舶柴油机排放的NO_x中各成分的主要生成机理,基于6135Aca型柴油机,利用AVL Fire建立仿真模型,探究掺混生物柴油在不同负荷下对NO_x成分之间转换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柴油机排放的NO_2主要通过HO_2氧化NO生成,且高温和氧质量分数会影响NO_2的生成,其中高温会抑制NO_2的生成,氧质量分数增加会促进NO_2的生成;掺混生物柴油和增加负荷会使喷雾贯穿距增大,高温区域增加,从而抑制NO_2生成;掺混生物柴油使得燃烧室内氧含量增加,进而HO_2量增加促进NO_2生成;掺混比例较小时,NO_2主要受高温区域影响,当掺混到达一定比例时贯穿距不再增大,这时NO_2主要受氧含量影响。本文得到的NO_2生成机理,对降低NO_x中NO_2的排放比例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浓度Hg2 、Cd2 、Pb2 、Cr2 处理对甘蓝型油菜黔油12号、黔油14号、黔油18号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在Hg2 、Cd2 、Pb2 、Cr2 胁迫下,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油菜叶绿素总量有下降趋势。三个油菜品种中,黔油18号对重金属耐受性最强,黔油14号耐受性最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天水市不同菜区两年三点(共6点次)高产地膜栽培大田西红柿、辣椒、大白菜取样化验分析,研究了天水市气候条件下每生产1000公斤蔬菜植株从土壤中吸收带走的养分量。结果表明:现栽培水平、气候、土壤条件下每生产1000公斤蔬菜,植株从土壤中吸收带走的养分量西红柿为:N2.263kg、P2O5为0.569kg、K2O为3.231kg;辣椒为:N0.600%、P2O50.0932%、K2O0.786%;大白菜为:N2.022kg、P2O50.574kg、K2O1.732kg。  相似文献   

15.
以Fe2O3、Nb2O5和C为原料,采用不同的成份配比及加热工艺固相合成了铌酸铁(Fe Nb2O6)。结合XRD分析,结果表明:升温至1300℃、保温180min,Fe2O3和Nb2O5反应生成了化学分子式相同但晶体结构不同的两种Fe Nb2O6;同种条件下,Fe2O3、Nb2O5和C反应生成了一种晶体结构的Fe Nb2O6。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日益严重的土壤镉污染,采用1/2 Hogland营养液研究100 μmol/L CdCl2处理1~4 d时龙葵(Solanum nigrum L)叶片和根系的氧化损伤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的MDA 和H2O2含量随着Cd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叶片MDA的上升幅度大于根系,根系H2O2的上升幅度大于叶片;叶片和根组织的SOD、CAT、APX和POD活性均随Cd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说明Cd胁迫诱导龙葵H2O2累积并导致氧化胁迫,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可能是Cd的解毒机制之一;龙葵叶片H2O2由CAT和APX共同作用清除,而根中H2O2主要由APX清除.  相似文献   

17.
采用特制的带有九根采气管的二室根箱系统,采集和分析根箱中九个不同部位土壤空气中N2O的浓度,结合使用:1)具有选择性的硝化抑制剂,包括低浓度的C2H2和DCD,可研究在不同NH4+-N水平下的硝化过程及其对N2O气体释放的贡献;2)高浓度的C2H2,抑制反硝化过程中N2O到N2的还原,可研究在不同NO3-N水平下的反硝化过程及其对N2O气体释放的贡献。同时还可研究NH4+-N、NO3-N转化及其释放N2O气体的时间和空间变异性和植物对它们的影响。根箱系统结合使用抑制剂的方法,是研究土壤氮素转化过程、N2O气体释放和植物对它们的影响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荧光指示剂Fura2测定离体青蛙半腱肌胞浆自由钙离子浓度([Ca2+]i),已发现肌肉经长时间电刺激至力竭后,[Ca2+]i上升。对针刺影响力竭肌[Ca2+]i的机制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研究发现,针刺正常肌使[Ca2+]i上升,其上升可被钙通道阻滞剂异博定大部分阻断;针刺电刺激后半腱肌则使[Ca2+]i下降,其下降可被Na-Ca交换阻断剂奎尼丁阻断。如在针刺前予先加入奎尼丁,可抑制针刺对电刺激肌的降钙作用。上述结果证实:1)针刺正常肌的升钙作用主要由于细胞膜慢钙通道开放:2)针刺电刺激肌的降钙作用则是通过提高细胞膜对Na+通透性,促进Na-Ca交换而完成。研究亦发现,在针刺入肌肉的留针期内,细胞内Ca2+有上升和下降两类反应。其意义与机制尚待探讨。  相似文献   

19.
积极的情感促进二语写作学习,消极的情感阻碍二语写作学习。高职院校传统的成果教学法对学生二语写作产生消极情感,学生的消极情感又在诸多方面对写作教学产生负面影响。而过程写作法和写长法教学有利于消除写作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运动引起胞浆Ca2 聚积是骨骼肌疲劳的重要原因.从研究酸性刺激时胞浆Ca2 的变化入手,从细胞水平分析急性运动可能对骨骼肌胞浆钙稳态的影响,试图为全面了解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实验中以Fluo-3-AM为Ca2 荧光指示剂,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系统对用体外组织分离和培养的方法获得的单个的骨骼肌细胞胞浆Ca2 的荧光强度及其动态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骨骼肌细胞受到酸性刺激时,胞浆Ca2 稳态被破坏.其总体变化趋势是先略有增加后迅速减少,直至在比正常低的水平上形成新的动态平衡.钙波的变化既有振幅的变化,也有频率的变化.这可能提示:运动后,由于内环境酸性代谢产物的堆积,致使胞浆Ca2 稳态破坏,最终引起骨骼肌疲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