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有如下几个特点: 1.紧扣《考试大纲》,朴实而又传统 相对于2005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今年试题更加紧扣《考试人纲》的能力要求和内容要求。比如科技文阅读《地球气侯成因新说》中的第7小题;大阅读《阳光的香味》,第17小题等题目都很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中“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要求。再如文言文阅读中的四个实词,“善、高、视、多”均属《考试大纲》中“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范围。再者18小题,“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将答案写在文段下面对应的序号后”,19小题,“对二胡的介绍。筛选信息,压缩”,20小题。仿写朱自清的《春》中的三个句子,任选“家园?’和“思念”一词,采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方法,注意三个句子内容的内在联系。更是严格执行了2006年《考试大纲》中的“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这一规则。  相似文献   

2.
今年高考全国卷I理综(化学部分)试卷在整体结构和试题的分布上与去年全国I卷保持相同,在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上始终紧扣化学科《考试大纲》的要求,没有出现偏、难、怪题,试题渗透出一种“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气息.  相似文献   

3.
张港 《学语文》2003,(4):26-26,29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第23小题,要求是“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所给的语料这段文字,作为高考试题,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4.
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东卷)在引导中学语文走向真实阅读和强化考生思维逻辑训练上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从近些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看,语文试题测试功能的区分愈来愈受到命题人的重视。整体上看,语文全卷六道大题,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检测功能。第一大题共四道小题,被广大高三师生简称为“前四题”,它主要检测考生语音、词汇、病句辨析、语意连贯等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语文能力。第二道大题共七道小题,主要检测古代诗文的积累和阅读理解鉴赏能力。第三大题共四道小题,主要检测社会科学论文阅读理解能力。第四道大题为“文学类阅读”与“实用类阅读”的“二选一”的选考题,每一种文本类别各三道小题,主要检测不同文学体裁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第五大题共二道小题。目前大家通行的说法是,该大题属于“语言运用”考查题。而按照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简称“PISA”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中的文体划分,第五大题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详见何国跻《高中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要类型及其阅读意义》,《语文月刊》2014年第6期)。我们可以预测,即将出版的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会对高中学生正式明确地提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适当要求,高中师生需要给予应有的重视。第六大题是作文题。在全国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绝大多数试卷在这道大题中只设计了一道小题,少量试卷设计了二道小题(如今年的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第六大题是受到高三师生甚至全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道大题,因为它不仅分值最高,是影响考生语文成绩甚至高考总分的关键性试题,而且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高考语文试卷命题思想、考试信度、价值导向的一道综合性试题。如何让这道试题?  相似文献   

5.
一、总体评价2004年的福建省自行命题的语文试卷与2003年全国高考试卷基本一致,试卷共有7道大题,25道小题。第Ⅰ卷14道客观题,分值42分;第Ⅱ卷11道主观题,分值108分。命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基本框架不变。试卷的长度适中,绝大多数考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试卷。试题科学规范,题目表述方式合理有效,考生比较适应。语言运用试题强调积累和应用的整合;阅读试题加大开  相似文献   

6.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作出了四大调整,这些调整在今年的高考全国卷Ⅰ(如河北试卷)中得到了比较全面而充分的体现。可以说,今年这份全国试题是一份改革颇有力度,具有积极探索精神,且又贴近生活,注重实际能力考查的试题。  相似文献   

7.
2007年高考全国卷一理综化学试题评价1.强调基础,紧扣考纲注重基础是2007年高考全国卷一理综化学试题的一大亮点,侧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思想都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认知等级也均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考试大纲》要求范围之内,没有偏题、怪题、超纲题。今年的12道试题,涉及中学化学的知识点有15个,占中学化学学科主要知识点的60%。  相似文献   

8.
<正>一、2017年高考语文学科知识点覆盖面情况分析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总分150分,从题型看,今年的新课标全国Ⅲ卷语文试题与往年相比,设计合理、稳中有变、稳中有新,全面贯彻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要求,全面体现了2016年关于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的精神和要求,全面贯彻了2017年高考命题会议之精神。试卷仍然由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组成,依次分为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古  相似文献   

9.
今年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向老师抱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13题(简称“滇王之印题”)、第37题(简称“民族主义题”)第三问、第39题(以下简称“全国卷Ⅰ东盟题”)的第四、五、六问超出了《考试大纲》的范围,属于超纲题。这些题目“超纲”了吗?笔者拟对此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从近年来的高考试卷来看。高考命题的范围一直遵循《考试大纲》,但又不完全拘泥于《考试大纲》的思路,在对《考试大纲》范围外知识点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章以语言测试理论为基础,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日制(2011-2015)(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以下简称《教学大纲》),以2011-2015高考英语全国卷1为例,对其阅读理解试题进行了内容效度分析。研究表明:这五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阅读理解内容效度较高。但同时,分析发现2011-2015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阅读理解试题的命制仍存在一些问题。最后对高考改革后阅读理解试题的命制和今后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语文)》,2017年全国卷在现代文部分的文本设题主要是小说和散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小说的教学较为重视,而对散文的教学往往重视不够,今年的高考试题恰好选的是散文文本,因此对学生的影响较大。本文现以2017年全国普通高考卷Ⅲ《我们的裁缝店》为例,对高考散文阅读解题技巧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今年,我区高考语文试卷仍采用了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II卷,我所批阅的是阅读题,具体是第11小题至20小题,总分为60分。从命题情况来看,今年语文试题难度比较适中,设题也比较常规。下面我就批阅的几道典型题目及考生答题的大致情况作一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在继承稳定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具体表现在: 考试内容紧扣《高考语文说明》。全卷共6大题33小题,大致覆盖《高考语文说明》中规定的30项考试内容的28项(仅“辨析结构复杂的长句”、“理解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和句式”两项未涉及)。可见命题严格依据《高考语文说明》,比较全面地检测考生的语文学科能力。这无疑对中学语文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试卷结构更为合理。今年的试卷,把科技说明文阅读单独设立一大题,且并入第Ⅰ卷,使第Ⅰ卷均为单项选择题,第Ⅱ卷为其它题型。试卷结  相似文献   

14.
一、开放性试题与个性化阅读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的现代文阅读将首次出现“开放性试题”,依据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评价报告》(以下简称《评价报告》)蕴含着的重要信息。近几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都会发布《试题评价报告》,其中的“复习建议”或“改革命题的建议”往往是下一年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Bachman与Palmer提出的测试任务特征框架,参考内容效度的相关研究,同时结合《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2000)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2016-2020)的相关要求,对2016-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阅读理解试题进行内容效度分析。结果表明:这5年的阅读理解试题长度适中,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阅读速度和生词量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文章的难度除2018年外均保持平稳;体裁以说明文为主,题材以科普类居多;考查理解具体信息的题目居多,理解主旨要义和文章结构考查得较少。总体来说,这5年的阅读理解试题符合《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在最后就高考阅读理解试题的命制和英语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3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在考试内容和结构上与2002年大体相当。在内容方面,有变化的是:①文言虚词由20个减少为18个。②在阅读方面,将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要求中的“概括中心思想”改为“概括中心意思”,并且首次在现代文阅读中提出了信息“整合”的概念。在试卷结构方面,2003年试题与2002年完全相同,相信考生拿到这份试卷不会感到陌生。第一大题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包括6道小题,每题3分,共18分。今年和去年相比仅在小题的类型上略有调整。前几年曾归入这一大题的“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今年仍放在第Ⅱ卷第四大题中考查;前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相关效度研究理论为依据,结合《考试大纲》、《教学大纲》和《新课标》,对2007-201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阅读理解试题的内容效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五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阅读理解内容效度较高,体裁以说明文和记叙文为主;题材方面个人经历与情感和社会与文化居多;文章长度适中;生词率和易读度均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考查技能多样,其中具体信息占主体;题项设计多样全面.但同时,分析发现2007-201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阅读理解题目的命制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开放性试题与个性化阅读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的现代文阅读将首次出现“开放性试题”,依据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评价报告》(以下简称《评价报告》)蕴含着的重要信息。近几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都会发布《试题评价报告》,其中的“复习建议”或“改革命题的建议”往往是下一年高  相似文献   

19.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取消了“文学常识”考点前面的星号,将此正式列入2005年考试范围,现对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学常识”题透视如下:一、考查情况扫描今年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5套试卷对“文学常识”考点设题进行了考查,考查的模式有以下三种:1.单独设题考查。有重庆卷和浙江卷,前者的题型为选择题,后者的题型为填空题。其试题及答案如下:(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重庆卷第5题)A.贾谊、欧阳修、苏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散文家,他们各自的代表作《过秦论》《伶官传序》《六国论》都是有名的史论散文。B.关汉卿、…  相似文献   

20.
7月7日上午9时,人们翘首以待的高考语文试卷终于撩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一时好评如潮。其中尤其引人关注的是新题型“如约而至”。就第Ⅱ卷来说,所谓“新题型”主要是指第四大题,即第16小题文言文翻译、第17小题古代诗歌鉴赏和第18小题名句名篇默写。这几道试题既对考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又没有超出《考试说明》的有关规定。这些均体现了高考命题求稳的原则。与此同时,第四大题在命题形势上又刻意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