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首都经贸大学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革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地方财经类院校法律人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复合型、应用型、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高层次法律人才.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的设计能够与就业结构契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特色化法学教育是我国法学教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交流中,通过外语直接交流已是大势所趋.在大学教学中,"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为适应这一新的教育教学方式,重庆文理学院法律与政治系法学专业进行了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本文简要总结了该系经过探索与实践所取得的成效,同时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授课对象、教材选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思考,提出了探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原因在于一些法律院校没有按照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以致"供需不符".因此,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法科学生能力的社会需求,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础,形成面向社会需求的学生能力培养机制,是法律院校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法学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环节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开设法律诊所和模拟法厅、旁听法院审判、法律义务咨询、见习、实习、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写作等课程.为保证开好上述课程,必须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立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5.
实施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职业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法律工作岗位的需要.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有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播放庭审视频与旁听、观摩审判开庭,邀请公检法部门的专家作讲座,模拟法庭训练,培养学生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法律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入手,分析了国内外法律职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开展法律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其优势所在,从而为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并探讨了理工科强势高校发展和建设法学专业的战略目标与微观思路,从而促进法学学科的专业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社区矫正法律监督运行的法律制度存在缺陷,社区矫正主体不明确,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程序不完善,监督手段落后。应完善相关立法,拓宽检察机关的监督职权,转变检察监督观念,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交流中,通过外语直接交流已是大势所趋。在大学教学中,"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为适应这一新的教育教学方式,重庆文理学院法律与政治系法学专业进行了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本文简要总结了该系经过探索与实践所取得的成效,同时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授课对象、教材选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思考,提出了探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构建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成为高校法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双语教学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之一,也成为当前各高校推行的法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如何结合法学专业的特点,理解和认识双语教学,以双语教学的内涵为突破口,解决双语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建立适合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发展模式,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0.
法学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实现,而法学人才的培养是法学教育的根本。现今我国高校法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美国法学专业的人才相比其实际操作能力较低,因此如何培养出真正的法律人才是法学专业所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现今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法学专业人才教育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法制社会里,新闻人需要学法、知法、用法,使法制新闻自觉肩负起社会功能。法制新闻是政府行为有效监督的利器,政府违法行政,媒体实时披露而纠正。报业运用商标法保护传媒单位的知识产权,聘请法律顾问来监管新闻报道,规避新闻官司,减少社会危害。法制新闻还应肩负起扶危济困的社会功能,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法制建设不仅有利于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的贯彻落实,也是促进渝东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经过多年的发展,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法制保障有了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但是与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要求相比较,该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法制保障尚存在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该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法制建设的实际情况,宜从加强新农村社区建设立法、守法、执法等方面有重点、分阶段地推进该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法制保障工作,确保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民族法制建设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面临着新的任务.民族法制建设的任务对法学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西藏高校应适应民族法制建设形势,积极探索法学人才的培养方法和途径,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藏、建设和谐西藏输送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4.
后劳动合同法时代,应将大学生就业协议制度置于实现社会权、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的理念下反思和重构。就业协议定性为附期限的劳动合同,具有法理正当性和劳动合同法规则依据。现行就业协议制度建立在计划经济的就业体制之上,以劳动关系的行政控制为特征,实现社会稳定,体现国家本位;但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市场化、契约化、法治化的要求,将加剧经济和社会的断裂,悖离民生,不利于社会和谐。人们应从理念更新、主体改造、权利义务设计、责任机制和救济机制设计等方面重构就业协议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地方性高校法律人才培养存在盲目性、同质性、矛盾性等问题,无法满足法治国家建设、市场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对卓越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推动我国法律人才培养的全面升级,地方性高校需探索一条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接轨国际法律教育、服务区域社会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6.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相对完整的法治理论,其法治理论涵盖了法治的内涵、实施法治的根据与法治的具体实施手段等内容,成为西方法治理论的主要历史渊源。以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论为背景,结合当前的和谐社会理论,阐释当代我国法治的理念及其构建,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完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界定学校的法律地位,成为解决学校与学生诉讼纠纷的关键点。我国现行法律对学校法律地位的界定模糊。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主要观点,应明确我国公立学校的行政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本文提出,法律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途径,法律机制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个人的意愿,使其享有人之为人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享有广泛的行为自由。法律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和功能发挥,应当通过法律各系统的和谐加以实现,以一种系统的整体协力共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新传媒时代的大众传媒对预防和平息突发群体性事件有着极为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控制突发群体性事件的有效举措在于加强民众的法律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在法律现象中的具体表征,在和谐理念下有着新的内涵。大众传媒因其提高法律意识、强化法治价值、矫正法律意识形态等功能应成为阐释和谐理念指导下的法律意识形态内涵的主要载体。大众传媒应通过传播法律知识、提供沟通交流平台和舆论监督等进路建构以和谐理念为根基的法律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法文化"是法治建设过程中在法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个新课题,关注法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将对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