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乃庆 《培训与研究》2008,(11):123-12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高一经济常识的一个难点。它的计算问题向来争论较多,在高考中也较少涉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在2008年的高考政治卷中却考到了,同时也难倒了许多考生和老师。文章对2008年海南卷第2题引起的争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化学计算是高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不仅在化学定量研究时离不开计算,在定性判断往往也要经过化学计算才能得出结论.近年来新课标卷高考化学计算分值超过试卷分值30%:2008年高考化学计算必修34分选修6分共40分.  相似文献   

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范畴。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这一范畴作过全面的多次的阐述。可是,由于过去对《资本论》的宣传和研究较侧重第一卷,忽视第二卷和第三卷,致使人们长期以来只研究第一卷中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表述,而忽略了马克思在第三卷和《剩余价值理论》中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更为重要更为丰富的论述。因此,  相似文献   

4.
把商品价值量的确定归结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马克思以前的古典学派中就已有有识之士提出。然而,由于阶级和历史地位的局限,他们不可能对价值量问题作出真正科学的说明。对这一问题的科学揭示,是马克思的历史功绩。马克思在创立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第一次具体、深刻地阐明了商品价值量要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测定的原因,并给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作了明确规定。但由于马克思曾在《资本论》这一巨著中给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两种意义上的解释,因此从五十年代起,我国经济学界就一直持续着对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问题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否成为价值决定的直接因素?笔者在学习《资本论》的过程中,对这个问题偶有所感,也想就此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5.
蝴蝶定理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其意境优美,结论简洁,蕴理深刻.在2003年高考北京卷、2008年高考江西卷、2010年江苏卷中均出现了以其为背景命制的高考题[1].2022年全国甲卷理科圆锥曲线压轴题是在抛物线中以蝴蝶定理为背景的试题.文章通过对其深入研究,弄清其问题本质.  相似文献   

6.
价值决定是价值规律的核心,是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内容.对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学的重大问题,是必须弄清楚和搞明白的.试述价值决定的几种情况,有助于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价值规定的理论,也有助于解决经济理论界长期存在的关于价值是由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是由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争论问题.根据马克思在整个《资本论》特别是第三卷中的论述,可以首先把价值决定分为供求平衡情况下的价值决定和供求不平衡情况下的价值决定.  相似文献   

7.
看图式英语写作是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中重要出题形式,近几年来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2008年湖南卷、四川卷、天津卷;2009年北京卷、陕西卷、福建卷都采用了图画式书面表达。且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中也明确以看图作文作为书面表达示例,这也体现了2010年高考趋势。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长期以来经济学界一直存在有不同的看法:(1)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说。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52页讲到的是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在第3卷第722页讲到的是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一些同志认为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决定价值,只是与价值实现有关;另一些同志则认为,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价值。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两部分同志各持己见争执不下。我认为,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看到使用价值在确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的重要意义。双方不适当地把马克思在《论本论》第1卷里所讲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第3卷中所讲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区别扩大化了,把本来是从不同角度说明的同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当成两种不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再从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去谈论所谓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的关系。这种分析问题的前提就是不科学的,当然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一、近年高考试卷中出现的政治计算题1.商品价值的计算【例1】(2005年高考文综广东卷)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A.30元B.60元C.90元D.1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卷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分析。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统一的。第一种以供求平衡为前提,第二种以供求失衡为前提。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第二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它对指导当前经济体制和价格体系的改革,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经济理论界一直存在着重大争论。一种意见认为:价值量取决于所谓第一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与所谓第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根据社会需要分配用于生产某种特殊产品的劳动时间)无关,第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同价值实现有关;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价值量与第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关,它是由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的。分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没有足够地注意马克思分析这一问题所运用的具体方法,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本文试图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从方法论的角度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马克思的论述中有两种不同的涵义。第一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作了定义式的阐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主要是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论述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是政治经济学的试金石.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是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经济理论界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到现在一直有着争论.概括起来,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仅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实现;另一种观点认为,部门总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或者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争论的焦点在于: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否存在两种含义,或者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各自的职能作用究竟是什么.上述意见分岐表明:价值决定和社会必要劳动的关系,又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难点.本文有志于此,谈点个人的一些看法,兼与不同的观点商榷,诚恳希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电表的读数一直是长期困扰着师生的问题,教学中如何抉择是一个大难题,因为课本和同步“教参”中从未有过确切的说明,教师只能以高考这个指挥棒为依据11990年全国高考卷和2008年全国高考宁夏卷,都是按十分之一读法给出的答案;而2006年重庆卷和2009年全国高考安徽卷却按五分之一读法给出的答案.现整理如下,并给出个人的...  相似文献   

15.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详细论述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Ⅱ。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关于商品价值量由哪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问题,理论界的争论颇为激烈且至今尚无定论。本文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Ⅰ决定,并分析了三点理由,得出了三点启示,这对于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时200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Ⅰ历史试题做了简要的评析。肯定了试题中的一些闪光点;同时,也指出试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2008年高考历史复习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易姗咪 《新高考》2009,(3):27-27
"入口浅、寓意深"是新课程教育理念对新高考命题的一个要求,这一点在2008年各新课程地区的高考数学卷中都得到了体现,预计将在2009年各新课程地区的高考数学卷中得到进一步的贯彻.  相似文献   

18.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在高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08年高考江苏卷第19题则以数列为载体,综合运用数列与不定方程知识解决问题,使数列与不定方程的整数解问题成为一个新的热点.这类问题对数学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近年来的各省市高考模拟卷中,这类问题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9.
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语文阅读试题,我们不难发现迟子建的作品屡屡成为高考的考题。如2007年高考语文广东卷选的迟子建的散文《泥泞》,2008年高考语文重庆卷中散文《时间怎样地行走》,200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中小说《解冻》。另外迟子建的作品也曾多次出现在上海、江苏、吉林、安徽等地的考前一模、二模试卷中。  相似文献   

20.
周平原 《物理教师》2006,27(8):59-60
在2005年高考中,江苏卷和天津卷各有一个选择题要求学生运用物质波公式解决以高新科技为背景的新颖物理问题,计算过程并不复杂,但学生得分率却不高。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高考考试大纲对“物质波”的要求只是Ⅰ级,因此在高考复习中本节内容往往被一带而过,许多学生对物质波仅有一个模糊的印象,甚至连公式都没记住,更不要说理解和运用了,因此在考试中不免吃了亏。可见在新课教学和高考复习中,本节内容还是要有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