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尔雅》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古籍,为训诂名物之书。它的以义训为主的释义方法开创了按意义分类编排的辞书体例,体现出模糊的整体词汇系统观。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以《尔雅·释乐》为研究对象,借鉴现代语义场理论,试图分析《尔雅·释乐》的词义系统,并构建出其语义场结构,以便于人们更直观、更明晰地理解古词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现象.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尔雅》,是一部训诂资料集,整理和保存了秦汉以前大量的古训,其词汇基本反映了先秦词汇的概貌.我们从夏、商、周三代的法律语言形成的特点出发,对《尔雅》中法律使用域词语进行了界定、分类,探明这些词进入法律使用域的理据,从而透视汉民族早期法文化思想和其精神内质。  相似文献   

3.
名物词语在《尔雅》所收词语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尔雅》中有关名物词语的释义的内容、释义的方法、释义的句型及其语法特征,对今天的词典编纂仍然起着启示和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群雅概述     
《尔雅》首创的按意义分类的编排方式对后世的辞书编纂具有深远的影响。后世出现了一种以"雅"为名,仿《尔雅》体例编纂的辞书门类——"群雅"。本文以"群雅"类辞书为研究对象,从命名方式、体例、时代特点和内容四个方面对这类辞书进行概观的描述。  相似文献   

5.
<尔雅>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古籍,为训诂名物之书.它的以义训为主的释义方法开创了按意义分类编排的辞书体例,体现出模糊的整体词汇系统观.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以<尔雅·释乐>为研究对象,借鉴现代语义场理论,试图分析<尔雅·释乐>的词义系统,并构建出其语义场结构,以便于人们更直观、更明晰地理解古词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尔雅》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部经典,保存了丰富的古词古义。它的编辑体例,反映出古人对词语分类的认识水平和分类方法。历代为《尔雅》作注作疏的不少,但多限于考字校文证经之类。从现代词汇学的角度对《尔雅》进行新的挖掘,有助于继承传统语言学的丰富遗产,有助于建立我国自已的汉语言学。本文分析的对象限于《尔雅》的《释诂》篇。《释诂》、《释言》、《释训》收词条分别为191条、304条、124条。《释训》多为迭音词。《释言》多为单字对释,一条中的被释词没有超过四字的。而《释诂》每条含五字以上的约占全篇总条数的一半,全篇收948个词项,也占三篇所收词项总数的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7.
《尔雅》作为第一部通释语义的训话专著,成绩斐然,但其缺陷也很突出,所收词语及词语义项都不完务。对此,《小尔雅》进行了增广补充。这种增补具有很大作用,它丰富并汇通了《尔雅》时期、《小尔雅》时期的词义系统。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词典,《尔雅》前三篇所解释的词语都是语文词语。因为《尔雅》中基本上是以词释词,所以词目与释语之间的关系看似很简单,其实在词义上的关系非常复杂。本文从这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与全面的分析,借此推动对《尔雅》词典学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小尔雅》是中国雅学史上一部重要的雅学著作,也是最早的广续《尔雅》之作。它对《尔雅》进行了增补,主要收录了《尔雅》漏收的先秦古语和《尔雅》以后出现的通用词语,成为对汉语训诂学、词汇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的一部雅学著作。  相似文献   

10.
从出土非文字材料运用看《尔雅》研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土地下材料包括古文字材料和非文字材料,这些非文字材料也可以用来对《尔雅》进行“新证”研究。利用这些非文字材料可以订正《尔雅》的不足,同时还可以检验《尔雅》对一些词语训释的正确性。我们在对《尔雅》等传世古籍的整理工作要重视非文字材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尔雅》同义词的界定,既涉及对同义词的一般认识,也涉及对《尔雅》释例的认识。我们以“一义相同的聚合标准审核该书词条,符合这一标准的,词条中的词就形成同义关系,否则就是非同义词。《尔雅》的训诂形式非常复杂,既表达同义词,又表达非同义词。  相似文献   

12.
《通雅》是明末方以智费数十年之力而著成的一部重要的训诂学著作。全书借鉴《尔雅》分目、释词之例,贯穿"因声知义"原则,考证名物、训诂、象数、音声,虽似类书,但主于折中音义,在内容、体例、释词方式及原则方面多有新创,成为雅学著作系列中较为重要的一部;更因其开清初朴学著述之风而呈现独具的训诂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尔雅》总计37个二义同条。以“一个意义”为聚合标准的同义词观判断,训词的词义来源丰富,分别训释对应的被训词,构成多种同义相训的关系,具有同义多组性。以科学方法对二义同条进行分析,才可达诂,准确类聚同义词。二义同条同义多组性主要是由词的多义性及编排体例造成的。它是《尔雅》同义词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沟通“正统语言”与其他语言系统间的词义关系的词学专著。它在语词训释实践中。反映了诸多训诂原则和训诂方法,开创了中国训诂中的“词义互释”方法和“义界释词”方法,为训诂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易经》是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易经》又是一套符号系统,用卦象来代表具体事物或特定状态,然后借卦象的组合与变化,指涉未来的发展。《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本文仅选取《易经》六十四卦中的"乾""坤"二卦经文,以阮刻《十三经注疏》本《周易正义》为底本,重点选取《尔雅》词义与多个通行注本作简略比对校读,通过观察同义词语变化现象简要总结词语历史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6.
《尔雅》是中国古代首部同义词典,该书主要辨释文化同义词。成书者坚持一义相同的同义词观,运用了三种辨释方法:1.围绕一个共义辨同中之异。2.抓住主要异点辨同中之异。3.结合文化义辨同中乏异。  相似文献   

17.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同义词词典。它对同义复合词的研究有极高的利用价值。通过《尔雅》辨明同义复合词语素的字异形情况;探求同义复合词语素在什么义项层次上构成同义关系;探询同义复合词的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进而总结出单音同义词向同义复合词转化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尔雅》和《说文解字》中的训诂术语,对其进行分类比较,并用具体的数据和例句加以说明。其中,释义术语在两书中频繁出现,注音术语在《说文》中出现的次数更多,而辞例术语在两部原书中都较少使用,多出现在与其相关的注疏中。《说文》中的训诂术语在《尔雅》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渐趋成熟。  相似文献   

19.
《尔雅》作为最早的训诂学专著,为我们研究汉语词义演变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同时,通过了解《尔雅》词义演变的情况,即古今词义的相同及不同,也给了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