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问陶出身显宦之家,少有壮志,个性清狂而率真。他虽受释道观念影响较大,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如具有强烈经世倾向,宣传忠孝节义,主张施行仁政,提倡报国从军等。其论诗以抒情为本,重气,贵独创,追求百花齐放,偏爱阳刚之美,即"也能严重也轻清"。其创作最有成就的是时事诗、怀古咏怀诗、亲情爱亲诗及纪游写景诗。比较而言,张问陶与彭端淑、李调元在道德文章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李调元(1734—1802),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生,又号童山,四川罗江(今属四川德阳县)人。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四川遂宁人。他们二人同为清乾嘉时代四川著名学者和诗人。 李调元和张问陶的家乡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出生的彰明县都相去不远,江山之助,风俗所染,李调元和张问陶在治学和诗歌创作上,都深受同乡前贤李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清代乾嘉诗坛,诗人交游之频,亦极一时之盛。在众多诗人中,张问陶与刘大观的交游及其诗作尤其引人瞩目。本文通过考证认为,在长达二十年的交往中,他们志趣相投、肝胆相照、友谊纯真,诗酒唱和、互见性情。其交游诗作记录了乾嘉诗坛“诗人相重”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4.
清代乾嘉诗坛,诗人交游之频,亦极一时之盛.在众多诗人中,张问陶与刘大观的交游及其诗作尤其引人瞩目.本文通过考证认为,在长达二十年的交往中,他们志趣相投、肝胆相照、友谊纯真,诗酒唱和、互见性情.其交游诗作记录了乾嘉诗坛"诗人相重"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5.
张问陶是清代乾嘉诗坛大家,是清代性灵代表诗家。张问陶的题壁诗在当时影响深远,评家提及张问陶多言及宝鸡县题壁十八首组诗。《宝鸡县题壁十八首》批判现实,在当时及对后世影响极大,很好继承了杜甫的诗史精神,具备诗史意义。其诗史意义大致可以分为四点:一是指陈军事,讽喻君王;二是补史实之缺,正史实之误;三是传播原作,引发和作;四是留传后世,形成题壁文化。  相似文献   

6.
《张问陶诗歌菁华录》乃继中华书局《船山诗草》、周宇澄先生《船山诗选》、成镜深先生《船山诗草全注》出版后,张问陶研究进程中的又一学术研究硕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可喜可贺,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7.
清代遂宁人张问陶是乾嘉时期性灵派诗人。历来对其研究却不够全面。《张问陶年谱》填补了张氏及清诗研究的空白。该书学术品格高,因而深得国内外的专家赞扬。文章认为:张问陶年谱的事例完备,资料富赡,考核精审,方法扎实谨严,对巴蜀文化、川中文化研究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昔人都把张问陶看作袁枚的信徒,是性灵派的后期传人。其实张问陶与袁枚的诗学观点同中有异,且异大于同:同在都主张独创,抒写性灵;不同在张问陶论诗取径较宽,既主张独创,抒写性灵,又主张为诗要有豪气骨气壮气大气,要关心时务,提倡讽谕,既要空灵,又要沉郁。他的诗论既上承性灵派之长,又纠性灵派之偏,有启龚自珍、魏源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古今学者和通行的文学史及其他文献典籍对张问陶在清诗史上的地位作了很高的评价:清代蜀中诗人之冠、清代乾嘉诗坛大家、清代一流诗人和诗学理论家、性灵派后期的主将和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0.
张问陶是古代巴蜀最后一个大诗人,但昔人多把他看作袁枚的信徒。其实张问陶的诗歌题材较广,取径较宽,既有空灵清新抒写性灵之作,又关心时务,讽谕时事,充满豪气骨气壮气大气,风格空灵飘逸沉郁。张问陶与袁枚二人所处的时代有异,个性不同,出身不同,经历游历不同,所以其诗歌风格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