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2009—2010赛季CBA总决赛广东队和新疆队五场比甍双方队伍结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与分析,广东宝马仕队在阵容安排、技战术运用、主帅指导等方面均优胜于辽宁盼盼队。研究认为:广东队在阵容结构、战术的安排和运用等方面均优于新疆队,其中第1节和第4节的得分多、篮板球控制出色、投篮命中率高、两位外援发挥出色,这些都是广东队获胜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2008~2009赛季CBA总决赛广东队取胜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8~2009赛季CBA总决赛广东、新疆两队全部五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以及对双方攻防技术运用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广东队在得分、篮板球和抢断技术占据明显优势;且犯规和失误也明显少于新疆队,这是广东队取胜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查阅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对2011-2012赛季篮球职业联赛总决赛广东队卫冕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广东队失利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外籍球员的引入及其与整个队伍的配合不是很合理、队伍的队员结构不合理、老队员体能不足、竞技能力下降,年轻队员实力、经验还需提升、北京队的实力增强、赛期推后,影响了广东队的竞技状态.综上原因,提出意见和建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4种研究方法,对在2011-2012赛季CBA总决赛北京队与广东队在五场比赛中所使用的半场防守战术体系,包括运用的时机、阵型的转换、防守的特点、时间以及效果等进行比较和分析,根据抢断、封盖、造成对方失误、后场篮板球、犯规5个指标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与建议,为今后训练及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琼 《宜春学院学报》2014,36(9):117-121
为我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球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提供理论参考,采用灰色关联为主的方法,对2012-2013赛季CBA冠军广东队与对手队攻防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显示:2013年季后赛系列赛广东队各轮技术指标排列关联序揭示了广东队获胜的主要因素。广东后卫斯隆超强个人的组织能力,球员们开阔的视野,主力阵容的外线投射能力,队员们进攻果断,替补阵容的强大,换人战术得当和稳健的开局是广东队最终拿下胜局的法宝。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北京队与广东队在赛前实力和总决赛五场比赛的分析,结果发现北京队整体实力应低于广东队,但是从比赛的过程和赛后的技术统计来看,北京队的技术统计几乎全面占优,球队表现出敢打敢拼的精神面貌,特别是核心球员的稳定发挥,成为其夺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2008-2009赛季CBA总决赛冠亚军球队技术运用和能力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08-2009赛季CBA总决赛广东、新疆两队全部五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同时对双方攻防技术运用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广东队技战术运用熟练、变换丰富;球队攻防转换节奏快、内外线实力均衡、球队年龄结构合理,符合现代篮球发展的趋势。新疆队个人能力出众,球队系统化能力不足,球队战斗力深受影响。分析两队技战术特点的优势与不足,可以为CBA各队及中国国家队的技战术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赵培军 《考试周刊》2007,(13):61-63
本文通过对2005~2006赛季CBA联赛总决赛八一和广东五场比赛的技术统计,对双方攻防技术特点和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广东队能里能外,战术灵活,三分命中率高,外围防守更具威胁,整体实力更强;八一队内线攻防实力较弱,但它的外线具有比较强的实力。内线的攻防优势也是广东队获得冠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CBA2012-2013赛季广东队,与常规赛亚军,第一次进入CBA总决赛的山东队在总决赛相逢。作为新的一匹黑马,山东队未能像上赛季的北京队一样“一黑到底”;而作为多次进入总决赛的广东队也终于从上赛季的阴影中走来出,建立自己的“王朝”。文章将从队伍结构、制胜因素等多方面分析广东队夺冠的因素,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正> 一、选题依据 国际技巧比赛中空翻三周是潮流性动作,但在目前运用空翻三周动作,主要是后空翻三周动作用于成套动作,而对前空翻三周动作在国际比赛中其他国家至今尚无人正式用过。只有我国从80年5月在杭州举行的全国技巧冠军赛,广东队优秀运动员陈世民完成了踺子小翻转体180度接前空翻三周的高难度动作,同年十月在合肥举行的全国技巧锦标赛中又有广东队优秀运动员郑卿武也完成了该动作,为了促进前空翻三周的技术水平提高,81年4月在南昌举行全国技巧冠军比赛期间(对前空翻三周的技术规格要求:要快、要高、要稳),江西省体委科研所组织了专门力量,在比赛期间对空翻三周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第12届福建省大学生运动会上莆田学院公体男子篮球队与不同对手的6场比赛技术统计数据,分析莆田学院公体男篮在比赛中主要几项技战术运用情况与效果,找出与强队存在的差距,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失利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勤 《大连大学学报》2007,28(3):119-121
[目的]通过对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与德国、俄罗斯、巴西、荷兰的4场比赛进行分析,寻求中国女排在各项技术得分方面与其他各队的优势和差距.[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找出比赛失利原因.[结果]中国队只有发球得分的成功率高于这些队其它各项均处于劣势.[结论]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女排在以后的训练中应着重加强快球位置的变化,快攻与后排攻的掩护配合;掌握合理的起跳时机,加强脚步的快速移动能力和连续起跳拦网的能力;充分发挥跳发球的威力;着力提高队员的心理素质,调整情绪波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谭红  郭宋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1):72-7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就2008年全国青年男子篮球联赛前八名决赛(以广东宏远队为例)比赛现场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表明:(1)广东宏远队球队球员年龄、身高不占优势,但个人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突出.(2)整个比赛过程中投篮、罚篮命中率高于七支队伍10%以上,扣篮场均次数明显高于其他队伍,为广东宏远队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3)球队防守个人逼迫性强,但缺乏整体性,球员喜欢用"手"防守,犯规次数多.(4)在关键场次球员的心理素质偏低,球队缺乏关键时刻扭转比赛局面的核心队员.(5)内线与外线队员技、战术配合缺乏默契.  相似文献   

14.
运用SPSS17.0软件对28、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比赛的技术统计结果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分析检验结果发现:中国男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对手的差距正在缩小,但也暴露出年龄结构不合理、大赛经验不足、竞技状态不稳定的弱点;在激烈比赛中连续完成技、战术的能力不强;掌控比赛,特别是在把握比赛的关键场次和时段的能力较弱;传统优势"快、灵、准"特点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欠缺。对此为中国男篮备战伦敦奥运会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CBA2001-2002赛季总决赛上海·八一两队全部4场比赛的技术统计,对双方的主要攻防技术和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上海队战术灵活,配合默契,投篮命中率高,中锋的攻防能力较强.而八一队3分球命中率高,但中锋的攻防技术和能力还有待提高.分析了上海、八一作为CBA冠、亚军球队的几项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第九届CUBA河南赛区预选赛(男)乙组5支球队比赛技术统计指标的对比和研究,分析了5支球队的比赛能力,得出郑州大学体院队和商丘师院队的比赛能力优于其他3支球队.但5支球队普遍存在着比赛节奏慢、得分不高、前场篮板弱、失误、犯规多和战术单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与交战队全部6场比赛的技术统计分析,并对各位置主力人数、得分、助攻、抢断、罚球、失误等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队内线强,外线弱,后卫组织能力有待于提高,整体水平不均衡,配合欠默契。  相似文献   

18.
以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参加所有比赛的技术指标统计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队与对手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针对中国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与建议,旨在为提高中国男篮的竞技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现状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对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对阵6支对手国家队的若干技术统计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we introduce the team CARE model for supporting team development during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Team CARE is part of a larger suite of assessments at itpmetrics.com. Team CARE is a free, online, survey-based assessment that allows team members to rate their team’s health and functioning in four key categories (communicate, adapt, relate and educate), as well as provide written feedback about the team’s functioning to add nuance and supplemental context to the numeric scores. Team members completing the assessment receive a report documenting their team’s scores on the variables measured. We report on data from student learning teams suggesting that the variables in the team CARE model are reliable, and that they are correlated with team performance outcomes.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tool were also examined, and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eam CARE is perceived to be valuable, useful and easy to use. Recommendations for practice are detailed, including sample assessment schedules for teams with differing life span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