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的方志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瑰宝,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方志得到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密切关注。本文从方志的含义、起源、称谓、存佚情况等方面介绍了中国方志的基本概况,分析了方志的内容、特点和功用,并结合目前方志整理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在方志文献开发利用中需着力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史学大家,他运用他所仍导的新史学思想,对于方志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比如方志起源、方志性质、方志发展史、方志价值等等,都做了一番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在中国方志学史上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他的方志学思想对后人影响颇多,推动了方志学理论研究,使得方志学更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章学诚,中国方志学的奠基,一生致力于方志学理论的研究和方志撰述,章氏阐明了志即史体的方志性质和志立三书的义例规范以及方志的体裁,内容,任务,作用等诸多方志学理论,并躬身实践,编了一系列堪称精典的方志力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民国初年安阳籍张凤台、王幼侨两位省长倾心修方志,重在探讨两位方志学家在纂修方志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文据忒莫勒著《内蒙古方志考述·序》节写.认为全面考述内蒙古方志对于学术研究和地方工作很有意义,也充分肯定了忒莫勒的出色研究,使读者得以全面了解内蒙古现有多少方志,包括什么内容,利用价值、篇幅大小,优缺点等等.本文后两节是与作者商榷:一、希望能将跨省区而又涉及内蒙古的方志加以考述,同时对某些方志的分类提出质疑,二、对旧志的评价似宜多数肯定.为此,本文还联系各志修纂时的历史背景,纂者经历等,发表了对旧志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何婷立  刘继刚 《河南电大》2000,(4):42-44,48
章学诚是我国方志学的奠基者,他确立了方志的性质和作用,主张方志立三书,确定了“志”书的体裁和内容,主张应辨清各类方志记载的范围和界限,建议州县设立志科,使我国地方志有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发展成为一门专门学问-方志学。  相似文献   

7.
方志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在借鉴旧志理论基础上编篡的一代社会主义新方志,成为我国20世纪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诸种原因,一届志书存在缺陷。二届方志写什么怎么写,主要有四点:一、定好位;二、补苴纠缪;三、全面客观记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写出变化;四、在体例和写法上要有所创新,志可以论,要重要史观和方法论,秉笔直书。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方志是获取少数民族文化信息及相关数据的权威载体和渠道,是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全国方志信息化进程,少数民族方志信息化水平较低,阻碍了少数民族方志信息传播。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方志信息网页搜索引擎的使用,少数民族方志的影像化传播等新的方志利用渠道的出现,各级志办、各方志馆、网络用户都发挥着少数民族地方志信息的获取、搜集、整理、传播的作用。构建以知识共享为目的的少数民族方志信息化传播体系,提升方志的网络检索利用,能够切实利用少数民族方志,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共有共享。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对清代安徽方志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分析了舆图在清代安徽方志中的采用状况,并对方志舆图的功用、绘制人员身份及资料来源、方志舆图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0.
方志这个名称源于《周礼》.到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时,方志才发展为可称之为方志的阶段,方志学雏形于《史记》。《史记》的著述主旨、体例等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明、清是云南方志纂修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也是云南社会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随专制统治在云南的确立,汉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各少数民族聚居区挺进,为方志纂修提供了文化基础。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为方志的纂修提供了经费保障,也使一批学养深厚的儒生、儒吏参加到方志纂修的具体工作中,方志数量大增,省志纂修成就斐然,各府州县志也纷纷问世,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云南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明清云南省志的特点及纂修经过,前贤多有述及。各志的体例类目及变化,李景煜《方志渊源与云南历代省志成书体例篇目辨析》一文作过专门论述,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亦作过精当评述及部分点校出版的志书校注者亦作过论述,学者涉及尚少。本文在前贤研究基础上,从社会环境发展变迁的角度,对现存明清时期云南省志的体例类目的发展及变化情况进行深入论述,以期对云南地方文献的研究中提供些微借鉴。  相似文献   

12.
试论明代方志地图的编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方志中地图的编制情况目前还较少论及。该文依据对现存天一阁藏明代方志的阅读,认为明代方志地图的编纂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旧志图、地方舆图、历史地图集等地图资料编纂方志地图;二是依据野外踏勘或口述绘制新图。  相似文献   

13.
明清畿辅方志修纂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修纂者群体日益扩大,分工日趋细致,取得重大成就。明清畿辅方志修纂类型可分为修纂一体、修纂分开、混合等三类,各类型体现出行政权力支配方志修纂的特点。初步探讨了畿辅方志修纂者群体的情况:是官员、学者、工匠等创造了明清畿辅方志事业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
方志比较研究是认识方志地位、价值的重要方法。本文以清代皖志与其前后时期的方志比较为例,分析了清代皖志的地位、特点。认为清代皖志是在前代方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沿袭前代方志内容、体例、体裁较多,但也有较大变化,内容更为丰富,体例上逐步完善,并对民国方志编纂影响较大,为民国方志的编修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鉴的经验,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校志编纂是一项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历史较长的学校一般都会编纂自己的校志。一本高质量的校志可以是一本很好的校本教材,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对外宣传窗口。但校志不等于教材、宣传资料。作为科学性的资料著述,校志要求编纂用语准确、简洁、鲜明、朴实,以丰富、翔实的材料,科学、完整地反映记叙客体的历史全貌。在我国,方志编纂实行的是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地方志管理体制,修志这一学术性极强的工作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相似文献   

16.
方志文献内容广泛,资料丰富,是重要的地情文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系统地整理、研究方志文献,继承和发扬历史精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湖北方志源远流长,种类齐全,现存方志数量也较为可观。清代以降,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外图书机构和学者在湖北方志的目录编印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环巢湖流域方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环巢湖方志文化蕴涵深厚,是此流域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化成就和精神成果的结晶。方志文化极富民族特色,内容博大精深,包容性很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方志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属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方志文化,剔除其糟粕,弘扬其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吴晶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2):10-11,86
史梦兰是清代中后期京东的著名人物,编有《乐亭县志》《永平府志》《迁安县志》《抚宁县志》四大方志。文章拟从方志的性质、方志的作用、修志的原则、修志的体例与方法四个方面,对其方志思想进行研究,以期对现代方志编纂工作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9.
地方志,简“方志”。 方志,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书?目前尚未有准确的定义。按字义讲:方,指方域,方里,志,指记述,“志者记也”。凡记述方里事物主书皆可称“方志”。 明代《武功县志》的主编康海认为:方志是“记其风土文献之事,以备地方官‘资治’之书”。 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认为:方志乃“一方全史”。 《辞海》方志条称:方志是“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 八十年代开展地方编纂工作时,曾经展开过关于方志性质问题的讨论。在这次讨论中更提出:方志是“一方古今总览”、“地区史地综合图书”、“区域性百科全书”、“综  相似文献   

20.
方志目录专书,始于清光绪间缪荃孙所编《学部方志目》,著录一千二百余种,始有公藏方志目录.民国初任凤苞聘沙彦楷、瞿宣颖编《天春园方志目》,著录一千余种,又有家藏方志目录.其后朱土嘉汇集公私藏家书目,访查国内外方志,编成《中国地方志综录》,著录七千余种,于是方志目录学兴焉.其时瞿宣颖撰《方志考稿》,而有提要之作.张维编《陇右方志考》,洪焕椿作《浙江方志考录》,又有方志考录之目.曩者我曾与朱士嘉、瞿凤起二先生谈论方志考录,非徒考书名卷数,作者版本而已;倘若注录详明,则郡邑之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