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慧眼识金,是编辑人员的一项基本功。能否慧眼识金,既反映了一个编辑的新闻敏感强不强,也反映了他的政策水平、学识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等综合素质高不高。总之一句话,它是衡量一个编辑称职与否的试金石。怎样才能做到慧眼识金呢?这里只是把我在编辑工作中的一些断想,记录在此,权作抛砖引玉。要有一个雄心壮志———“只要下苦功,不信我不行!”慧眼识金是个硬功夫,要求很高,并非易事。然而,也并非高不可攀。在我的“随记本”上,有这样两句格言,一句是:“有理想,还须奋斗;有奋斗,必能成功。”另一句是:“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奋斗定能跨入其中…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老报人,我知道,在我们创造新历史的伟大时代,在苏维埃国家里,办报是需要付出多少心血的."——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在1930年写给报刊的几句话.作为文学家的高尔基众所周知,可作为"老报人"的高尔基我们却知之不多.其实,他的新闻生活几乎与文学生活同时开始而终其一生.他在发表了第一批小说后即被推荐到一家日报任编辑、记者,此后就"终生为报纸工作",始终肩挑着文学与新闻两付担子,曾先后主办、指导和编辑了十几种报刊,教导、帮助、培养了成千上万  相似文献   

3.
学习新闻传播学的同学会问:我选择学习新闻传播学,是想知道怎样写新闻,以后好去做新闻工作,为什么要学习新闻传播的历史呢?回答这个问题,先从老新闻工作者做的新闻为什么比我们好说起。谁都不会否认,老记者、编辑比我们有经验,写出的新闻、设计的选题比我们高明得多。因为他们拥有我们没有的东西——丰富的新闻工作阅历。这种阅历我们看不见,但能够感觉到,就在他们的头脑中。面对  相似文献   

4.
新闻价值是一种认识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报业竞争的主要的或基本的内容,是看能否提供好的新闻给读者。 以前我们听惯了一句话,说要提供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所谓新闻,是人们并不知道的东西,人们还不知道的东西,你怎知他喜不喜欢? 所谓新闻,是不管人们喜不喜欢都应了解的。地震发生了,战争爆发了,这些灾难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但因为不喜欢就可以视而不见么?只愿意听好消息的人,不是幼稚就是不健全。 不同的报纸的报道有高低文野之分,记者编辑怎样去选取最值得读者关心的新闻报道出来,这就需要了解什么是新闻价值的问题。 新闻价值是记…  相似文献   

5.
一、编辑总则 `强大、快节奏的编辑工作对于我们所撰写文本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新闻编辑是一项高价值的技能,我们一些最好的记者从事着编辑工作.每一个对新闻文本进行改动的人,都要对改动的内容负有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新闻怎样才能新?主要取决于采访、写作和发布的流通速度要迅速及时,也即快。快,是构成新闻价值的重要条件,是新闻珍贵处的主要保证。越快,新闻性就越强,作用和价值就越大。新闻学把坚持新闻的时间性,定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特征。一、采编人员的时间观念要加强记者、编辑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记者要闻风而动,迅速及时采写出稿件;编辑要热件热处理,时间性强的就立  相似文献   

7.
新闻失实能否杜绝呢?这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要想扯清楚,恐怕又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以我孔见,要杜绝新闻失实,做为编辑要善于识假货,不吃假。编辑是组织、审读、编选、加工稿件的人,因而,对防止和杜绝新闻失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报刊编辑首先要弄清自己所承包“责任田”的底数,成为内行人。记得有一次,报社负责编发军事训练稿件的编辑让我替他审阅一篇军训的稿件,看了一遍,认为不错,便提起朱笔修改起来,改到中间,突然觉得不太对劲,文中讲某部用85加农炮打间瞄目标如何如何。尽管我不是加衣炮手出身,但我知道,  相似文献   

8.
要让新闻实起来,千万不能忽视“真实”二字。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的反面是假,实的反面是虚。客观地讲,当前社会上也包括部队官兵,对一些媒体的新闻真实性不是很满意,认为虚的东西和假的东西比较多。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耳闻目睹和工作实践,谈谈作为一名编辑在工作中保证新闻真实性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每当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转型,离开媒体,我都会反驳。其实我没有离开媒体,我还在做的仍旧是媒体,但是身份确实有点变化,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记者或者编辑。我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与其抱残守缺,不如从头开始学游泳。"——和赵何娟一样脱离传统媒体而投身新媒体的优秀新闻人不少,她的思考具有一定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编辑、记者等最重要的业务工作,从多年的新闻采写、新闻实践来看,我认为,从事新闻采访与写作必须遵循基本的规则。一、增强新闻敏感是记者的基本功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一些新鲜事,但是不是都能构成新闻,就看记者是否具有新闻敏感性,即发现新闻价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纵观各高校或党、干校校报要闻版,真正有新闻价值、可读性强的新闻极少。为什么?有的编辑抱怨说“学校不是出新闻的地方”。对这种回答,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要搞清这个问题,必须区分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的实现这两个概念。新闻价值涉及新闻的作用、影响和意义,即新闻的有用性和可用性。这是新闻价值的一般规律。同时,新闻价值还有新鲜性和接近性。因此,人有提出,新闻价值就是一个含有一定信息量的消息与特定受众所具有的关系。新闻价值的大小是由这种关系的程度所决定的。我很赞同这种观点。我认为,依据这个标准来衡量和选择新闻事实,校报工作者就不会感到“学校无新闻了”,凡是学工人员关心的、重要的事实以及学工人员欲知而未知的事实都是新闻,都具有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闻时效作为新闻价值的重要组成要素.与新闻价值的大小息息相关。作为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在把握新闻的“新、快、早”等方面下功夫。还要练就“慧眼识金”的本领.注重从形式上看已经快起来的“新闻”背后.是否潜藏着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并要用辩证的观点加以分析和澄清。比如。围绕新闻时效中“及时报道不等于及时指导”“明确的日期不等于明确的时间概念”“是时机不等于是新闻”的三个关系,就有必要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3.
要让新闻实起来,千万不能忽视“真实”二字。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的反面是假,实的反面是虚。客观地讲,当前社会上也包括部队官兵,对一些媒体的新闻真实性不是很满意,认为虚的东西和假的东西比较多。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耳闻目睹和工作实践,谈谈作为一名编辑在工作中保证新闻真实性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凡自学新闻写作的人,从入门到熟练都要经过一个短——长——短的过程。这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有人说,现在提倡写短新闻,短了不是很好吗?岂不知前边的短和后边的短有着质的区别。初学写作时候的短,是由于不懂、不会、不熟的原故,因而拿起笔来觉得没啥可写。枣核解板——两句。也不容易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新闻,偶尔抓住一个题材,也不知道该怎么写。这里有许多原因,如选材、提炼主题,写作技巧等。除了这些之外,我以为这和初学者不懂得采访的重要性有很大关系。常常由于不会采访,或采访不深,主题不明造成的。特别是基层通讯员利用业余时间学着写,自以为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十分熟悉,看到一点,或听到一些,就动手写。由于对要写的人或事知之  相似文献   

15.
要做杂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咱们干写文章的工作,总要尽可能有丰富的知识。鲁迅曾经写信给一位搞文学的青年说:“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鲁迅这几句话,对于记者、编辑都极其有用。鲁迅没有说下去,一味钻在文学里怎么样。他的意思其实就是说,你一味钻在文学里,文学也是研究不好的,创作也是不会成功的。所以要各方面都知道一些。无论做什么工作,总是多学一些东西、多懂一些东两好。当记者、编辑,要报道,要知道的东西,方面极广。  相似文献   

16.
当前社会发展变化迅速,世界范围内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际国内的热点、焦点问题层出不穷。新闻网站作为“第四媒体”,必然要对此作出迅速反映。加上互联网丰富的海量信息特征,更新的速度之快易于淹没一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造成信息泡沫。这种情况下,网络编辑就应该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而且必须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高度的集纳新闻的能力,及时地把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东西突出出来。具体说来,可以搜索相关资料建立新闻专题。  相似文献   

17.
《新闻战线》:我一直怀念您□顾冰清我结识《新闻战线》杂志是在60年代末。那时我刚从基层部队调到军区报社当编辑。说实话,在基层部队当一名新闻干事,写写新闻、通讯、评论之类的东西,虽不敢说是行家里手,但还能舞文弄墨地干着。可当编辑就不一样了,不光要有写稿...  相似文献   

18.
哇,我当时无法预计今年的JavaOne是什么样。去年我热爱它,但那时我对Java知之不多,有大量的东西要学。今年我参加JavaOne时,认为自己还行,而且可能会跳过象“先进的Java编程”和“Java导师”之类的课程。我去年一直在做先进的Java编程工作,还有什么要学的呢?然而答案是“一切”! 我过去一直在学习新的应用编程接门(API)、JavaBeans、远程方法调用(RMI)和一些新发布的成果,但在参加此次会议之前我根本  相似文献   

19.
苗荷芳 《新闻三昧》2007,(10):25-26
在编辑工作中,经常会听到一些基层通讯员或刚刚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这样问:老师,你说这件事可不可以写成稿件?你认为这件事有新闻价值吗?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什么事件可以写成稿件,不知道新闻在哪里。对于一个熟悉新闻  相似文献   

20.
<正>回顾自己40年的新闻生涯,深觉做媒体人,既是选择了一种职业,更是选择了终身事业。而事业,需要“德识才学”多方兼备,方能做大做强。记者编辑之“德”,在于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敏锐的新闻敏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之“识”,在于具备丰富广博的阅历和预判事物发展趋向和及时应对的能力;之“才”,在于扎实的文字功底,与办报办刊相关的其他能力;之“学”,在于要成为学问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