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合成一系列关于Eu(III)/Gd(III)与2-噻酚甲酰三氟丙酮(HTTA)、苯甲酸(BA)和邻菲罗啉(Phen)的配合物,并对这配合物进行元素、红外与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的组成为Eu1-x,Gdx(BA)-(TTA)2Phen(x=0~1),配合物Eu(BA)(TTA)2Phen比配合物Eu(TTA)3Phen具有更宽的激发带,且激发带发生明显的蓝移.说明新的配合物已经生成.共发光Gd^3+离子对配合物Eu1-xGdx(BA)(TTA)2Phen的荧光增强非常明显,最佳Gd^3+离子浓度为0.4(摩尔分数).配合物Eu1-xGdx(BA)(TTA)2Phen荧光增强的主要机理是Eu(BA)(TTA)2Phen与Gd(BA)(TTA)2Phen配合物分子间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三种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8-羟基喹啉锌(1)(ZnQn),8-羟基喹啉镉(2)(CdQn)和8-羟基喹啉镨(3)(PrQn)。同时对三种配合物的IR、UV-VIS-NIR、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且以它们作为发光材料制成器件对其电致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子组装和晶体工程的方法,金属离子和有机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得到具有高度规则的超分子化合物。文中合成了新型的有机阳离子BPT.Br2,与金属盐AgBr组装成结构新颖的有机无机超分子化合物[(Ag2Br4)(BPT)]n。该配合物形成了一维的链状结构,在非线性光学材料、超导材料、磁性材料以及催化等方面都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及其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应用研究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了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的机理,并综述了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及其应用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在药学、催化、分析、腐蚀、光致变色等研究领域近期的重要应用,介绍了席夫碱以及相关的金属席夫碱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催化反应,双核配合物的合成及分子识别等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喹啉氮杂环类锒配合物[(PPQ)2Ir(acac)]为客体,以聚芴和2-(4-二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PBD)为主体,研究了不同发光层厚度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随着发光层厚度的增加,相同电压下器件的电流密度和发光亮度逐步减小,表现出明显的电荷捕获机制.当厚度达到70nm时,得到了发光亮度为1792cd/m^2,发光效率为6.16cd/A的高性能红光器件.  相似文献   

7.
稀土铕配合物是红色荧光材料的一种,具有有机化合物的高发光量子效率和无机化合物良好稳定性的双重优点,是很有应用前景的一类发光材料。本文从材料结构的角度出发,对铕配合物的配体和发光机理加以概述,讨论分子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8.
在简要介绍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配体类型的角度出发,着重综述了中性磷光铂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及其在OLEDs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杂多酸(盐)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以及杂多酸(盐)在固体化学、化学工业、临床化学和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黄春辉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无机化学专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黄教授主要研究稀土配位化学和分子基功能膜材料。前者涉及到稀土元素的萃取分离和稀土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特别是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性质的研究。她在分子基功能膜材料的研究中,将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分子设计原理引入光电转化材料的设计中。在具有二阶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的配合物[Co(L—HisPA)2]·2(ClO4)·4(CH3OH),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单斜晶系,C2空间群,具有手性.晶胞参数:a=25.729(5)A,b=10.0462(17)A,c=15.775(4)A,α=90°,β=107.057°,γ=90°.配合物分子中的Co(Ⅱ)离子与两个L—HisPA配体的六个N原子形成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配合物的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分子稳定化能(MOSE)和结构选择能的具体数值的分析入手,论述了怎样应用晶体场理论和角重叠模型解释和预测配合物的主体构型。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均苯四甲酸(PMA)与铽离子和常见二价金属离子(Ca(2+)、Sr(2+)、Ba(2+)、Mg(2+)、Zn(2+)、Mn(2+)、Cd(2+)、Cu(2+))形成的系列配合物,发现了钙对均苯四甲酸铽荧光的强增敏作用。常温下研究了它们的荧光光谱,找到了Tb(3+)离子在配合物CaP-MA:Tb中发光的最佳浓度,探讨了有关荧光增敏机理,得到了Ca(2+)的摩尔分数为4/5(即Ca(2+)/Tb(3+)=4:1)的鲜艳绿色发光材料CaPMA:Tb。  相似文献   

14.
光致发光类稀土配合物的应用与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理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几类常见的具有光致发光特性的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稀土(Eu3 、Tb3 )的含氮杂环配合物,配合物组成经元素分析、TG-DTG及IR得到确认。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荧光强度比相应离子的有明显的增强;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优于稀土盐酸盐、稀土高氯酸盐所得配合物的;稀土邻菲啉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比稀土联吡啶配合物的有明显增强;在混合配合物中,铽对铕的发光有一定的敏化作用,而铕对铽的发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寻找具有优异制氢性能的光催化剂并通过太阳能驱动光催化制氢是解决环境与能源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本工作选择3个钴配合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密度泛函理论(DFT)对3个钴配合物进行优化,并评估钴配合物的计算方法,获得3个配合物的稳定结构,在此基础上计算钴配合物前线分子轨道和还原电势,分析配合物电子结构性质和制氢活性的关系,研究结果为高效分子催化剂的设计及合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α-吡啶甲酸为配体,运用溶剂挥发法,合成了一种超分子配合物α-吡啶甲酸铜{Cu(C5H4NCOO)2.2H2O}m,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配合物为三斜晶系,P1-(2)空间群,晶胞参数:a=0.51291(11)nm,b=0.76367(17)nm,c=0.9226(2)nm,α=74.914(3)°,β=84.346(3)°,γ=71.463(3),°V=0.33077(44)nm3,Z=1.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8.
一、知识比较二、韵语巧记物变化变都在变,有无新质来分辨;物变形变状态变,化变质变分子变;化变同时伴物变,物变不必有化变。三、疑难问答回.有发光、放热、变色或者产生气体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答:不一定。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是应该注意:(回)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以上现象;(2)具有以上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无色氧气变成淡蓝色液态氧;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以小气泡放出,都是物理变化。2.爆炸一定是化学…  相似文献   

19.
导出了普适性的DNA介导的限制性发光猝灭方程:I0/I=a/[1+exp(b-KLQQ)].提出了表观猝灭常数KLQ,最大猝灭量a和半猝灭量Q1/2等概念.将高度智能化的演化计算技术引入了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中,并用LQ方程对5个发光猝灭体系进行了演化优化.计算结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20.
超导材料的合成机理研究极富挑战性,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铜氧桥联配合物在超导方面的研究很有价值。首先用计算机模拟出合理的分子模型,经筛选,确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的铜氧桥联配合物,设计出合理的路线,合成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表征了该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