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30家来自创业板的上市国际新创企业2011—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程度、知识密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结果显示,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倒U形关系,知识密度正向调节两者间的倒U形关系。这不仅丰富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间关系形态及其边界条件的讨论,而且为我国创业者如何提升国际新创企业的企业绩效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什么水平的国际化速度在何种情境下更有助于提升国际新创企业国际绩效?围绕该问题,以322家中国的国际新创企业为样本数据,运用潜调节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国际化速度、学习导向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初始进入速度、国家范围速度和国际承诺速度与国际新创企业的生存和成长绩效之间是倒U型关系,而且倒U型关系随着高级管理者学习导向的增强而变得更加陡峭。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诸多行业领域内存在很多陷于"被动锁定"的企业,并且其中的多数企业面临着"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因此,厘清被动锁定程度与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变得尤为重要。以中国技术密集型的后发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企业技术被动锁定程度、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并采用调节路径分析法进行假设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路径被动锁定程度分别与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而创新能力在被动锁定程度与创新绩效的倒U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49家高技术企业即294个观测值的实证分析,得到以研发投入作为调节变量,高技术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其中,国际化程度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不仅存在正向的线性关系,还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而研发投入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存在调节效应的。也就是说,基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企业应该发展国际化战略。但因为国际化程度并不是一直正向影响高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所以需要借助研发投入的调节效应。根据结论,研发投入可以降低国际化程度对于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发展国际化战略的同时需要增加研发投入,从而直接或间接的提高高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5.
由于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内生性和多样性,有关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多元化的结论.根据资源基础现,以国际化为中介变量,通过区分国际化深度与国际化广度,探讨了企业资源、不同国际化扩张战略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关系.基于225家江苏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检验表明,具有一定资源优势的江苏制造业企业能够通过提高国际化广度来提升企业绩效,但国际化深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仍是目前江苏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在深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集团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多元化与绩效存在一个倒"U"型的关系,即在多元化程度不高时,企业绩效与多元化程度正相关;当企业多元化程度过高时,企业绩效与多元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创业资源获取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的结论不一致,表明现有文献在深入揭示创业资源获取对新企业绩效作用机理方面还显不足.本文结合资源基础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以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从适应能力视角研究了不同类型创业资源获取、适应能力与新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并利用调节路径分析方法来检验假设.实证结果显示,新企业运营资源获取分别与适应能力和新企业绩效具有倒U形关系,适应能力在运营资源获取与新企业绩效的倒U形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传导作用;而新企业知识资源获取分别与适应能力和新企业绩效具有U形关系,适应能力在知识资源获取与新企业绩效的U形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集团的国际化程度对创新绩效具有双重效应。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程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集团与非企业集团隶属公司相比,呈现出不同机制。一方面,企业集团的国际化持续地促进创新绩效提高;另一方面,企业集团减缓了国际化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以国家高新区企业为样本,研究首先发现国际化程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但集团公司呈现正向关系,此为企业集团正向效应。然而,集团公司特性对"国际化—创新绩效"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此为企业集团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是反映中国企业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以大型跨国企业为对象的国际化相关研究结论及规律认识难以适应于中小企业的特点。为了明确中小型科技企业国际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中小企业国际化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选取福州高新区475家中小科技企业进行统计检验以获得实证证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业间的国际化具有显著差异性,而从事国际化的企业与国内企业在绩效表现上没有显著的差异;在控制产业及企业特征的情况下,样本中小企业国际化对绩效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且出口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ESR=41.07%时,达到国际化的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10.
已有对企业国际化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多从资源基础观和组织学习视角出发,本文在此基础上以“知识多样性会影响创新”为研究视角,分析企业国际化多样性与企业快速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且探索企业国际化经验对以上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国际化多样性与企业快速创新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而且国际化同质经验和国际化异质经验对以上关系存在调节作用,但作用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1.
基于高层梯队理论,引入企业国际化程度这一变量,考察其对高管团队同质性、异质性特征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以A股上市的高新技术行业中具有海外业务的307家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国际化程度对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平均教育程度、教育程度差异、任期差异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起显著调节作用.最后,提出了实施国际化战略过程中优化高管团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学学研究》2021,39(8):1437-1447
本文旨在研究技术多元化、国际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国际化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提出了相关的假设,利用200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7年的面板数据对所提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呈N型曲线关系,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呈N型曲线关系,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2)国际化对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企业在开展国际化业务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现有研究基本认同国际化程度和企业绩效满足S型或倒S型的曲线关系,即"三段论"理论。基于对"三段论"理论的探讨和整合,利用140家国内汽车产业中小企业2005—2009年的特征面板数据,实证证明现有理论无法完整描述中小企业在国际化扩张的同时企业绩效的变化趋势。结论显示,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有4个明显阶段,国际化程度和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在这4个阶段不尽相同,二者呈现M型曲线关系。"四段论"在预测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企业绩效的变化情况比"三段论"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4.
贾军  张卓 《科学学研究》2012,30(6):909-915
 在评估技术关联或互补资产对绩效的影响时,多数文献将这两者分离开来进行研究,忽视了互补资产对技术关联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采用中国高技术上市公司2004-2010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技术关联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不同互补资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技术关联与企业绩效呈倒U形关系;人力互补资产正向调节技术关联和企业绩效间关系;市场互补资产对技术关联和企业绩效间关系调节作用不显著。在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时加强技术间关联和专业化互补资产可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国际化战略、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晓波  周浩军 《科学学研究》2011,29(9):1331-1341
 以我国31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2008年期间的纵向数据,考察国际化、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S型曲线关系。随着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国际化对绩效最初具有负影响,然后变为正影响,最后又转变为负影响。多元化负向调节国际化与绩效之间的曲线关系。在低度多元化企业,国际化与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S型曲线关系;在中度多元化企业,国际化与绩效之间存在着U型曲线关系;在高度多元化企业,国际化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变为略微向上倾斜的平坦直线。这表明随着多元化程度的提高,国际化对绩效的影响逐渐减弱。从整体上看,国际化程度与我国制造业企业绩效之间的S型曲线在起始阶段显著向下倾斜,这表明实施国际化战略对于我国许多制造业企业来说绝非易事,需要企业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国际化,并在国际化战略实施过程中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知识基础观和注意力理论,构建跨界搜寻、知识整合、战略柔性和企业创新绩效研究模型,运用SPSS23.0和Amos24.0软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跨认知技术知识搜寻、跨地域技术知识搜寻、跨认知市场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跨地域市场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的倒"U"型关系不显著;知识整合在跨界搜寻4个...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够从创新投入中获益,实证研究显示创新收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本研究试图从国际化的角度解释这种差异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接着以技术能力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国际化对企业创新收益的影响机理,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通过对湖北省49家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国际化程度是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重要调节变量,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可以增强企业通过创新提高绩效的能力;国际化程度不同的企业创新收益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8.
海外研发是新兴经济体企业通过“走出去”寻求技术和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战略选择。本研究以中国开展海外研发比较活跃的知识密集型行业上市企业为样本,基于组织学习视角,探讨了海外研发的地理多样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以及国际化经验和组织学习方式对海外研发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显示中国企业海外研发的地理多样化程度和创新绩效之间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企业拥有的国际化经验和探索式组织学习方式则增强了这种倒U型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最后对于中国企业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海外研发的地理多样化布局以及利用有效的组织学习方式和国际化经验取得创新优势给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企业的知识理论为理论基础,对205个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在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下,企业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企业社会资本的外部横向关系资本与纵向关系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斜向关系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呈U型关系;在吸收能力与社会资本的交互作用下,横向与纵向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的正相关性加强;斜向关系资本与创新绩效由U型关系转化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就高管团队规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团队规模的扩大不仅会提升企业的资源与能力,而且也可能增加团队内部冲突.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显著影响了高管团队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