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维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识活动。它是人脑借助语言,以已有知识为中介,揭示所认知的客体和现象的本质性及它们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和关系,对客观现实作概括和间接反映的心理活动,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因素。社会建设事业,要求人们学会思维,富于创造,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更需要人们善于进行创造思维。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事物的过程,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教学的本质特征。C程序设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素材,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所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2 1世纪的英语教学 ,必须是科学的、现代的英语素质教育。语言学家们主张 ,在教学中应广泛地让学生参与 ,积极思考 ,亲自实践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造意识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但如何把这些理论付诸实际教学中呢 ?这成了摆在外语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笔者数年来一直教高中英语 ,深感在教学中注意创造思维的训练技巧 ,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为此 ,在日常教学中作了必要的实验和探索。下面是如何利用 SEFC教材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一些做法。二、创造思维训练的内涵创造思维 ,指的是人们…  相似文献   

4.
万秀清 《小学生》2012,(11):21-2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究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依据教材中相同、相似或相反的知识因素,或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知识,引导学生经过联想、类比、求同、求异等多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一些具体方法和教学体会。一、不断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思维是创新素质的"内核",创造思维是根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学生的认识打破常规、寻求  相似文献   

6.
创造思维是指人们在思维领域中追求“独到”和“最佳”,而创造技法是达到这一途径的桥梁。图案单独纹样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各种图案的基础。因此,在这一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有其特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已有的知识材料,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进而培养他们初步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中心,是测定创造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主要思维方式,它有助于避免考虑问题的单一性,帮助人们摆脱思维的僵化刻板和呆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品质就十分重要。培养求异思维,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呢?  相似文献   

9.
如何开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物理教学中普遍关注的课题。关键点是创造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点燃创造思维的火焰。1引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积极地认识世界的内部动因,如果把学生的好奇心转移到探求科学知识上,好奇心就升华为求知欲,成为主动地追求知识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积极创造情境,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好奇、好疑、好问,当学生的思维活动或结论超出了教师所设计或期望的轨道时,不要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模式之中,而应引…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所采取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的总*Y称,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思维方式。小学生思维活跃、敏捷、丰富,喜欢独立思考,思想开放,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教材中固有的创造因素,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技法,开发学生的脑力,使之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下面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谈谈我自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一、咬文嚼字,培养创造性思维佳肴美撰,需要仔细咀嚼,才有滋味,倘若囫囵吞枣,就淡然无味。词语教学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所采取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的总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主要有创造想象、思维的求异性、变通性、独特性.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应首先注意挖掘教材中固有的"创造因素",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课文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完成教学目标的凭借.每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都是作家独创性的体现,教师通过挖掘课文中创造性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培养创造力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素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激情,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教给学生创造的方法。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正>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人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一般都是由一定的兴趣爱好所引起的。由此,激发兴趣便成为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不仅会主动钻研和求索,而且能积极地思考,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一、营造氛围,实现教学审美化所谓教学审美化,是指教师通过将审美教育纳入教学活动中,把学生带入想象世界中,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富有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见解。①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②要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学生大胆猜想,发现结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机智。③通过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一定的认识论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取的途径、手段和方式,以及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它在学生获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一种不受已有方法的限制、不被定势所拘泥的思维。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课。语文教学活动中蕴含着无穷的创造因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创造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一种不受已有方法的限制、不被定势所拘泥的思维。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课。语文教学活动中蕴含着无穷的创造因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创造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吴莹 《考试周刊》2007,(14):104
创造力使人们在能力领域中追求“新颖”和“独创”,使思维具有朝前性地一种能力,本文结合自己地一些教学体会,从培养学生创造过程中的主渠道,创造的形式和创造的基础3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断创造,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人的心理过程,尤其是认识过程中,其核心是思维。所以,人们探索创造,总是从思维入手,把创造力视作创造性思维能力,把创造思维视作有创见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对于语文的阅读与写作毫无疑问是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陈飞 《考试周刊》2012,(71):43-43
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创造性思维是解决创造性问题所进行的创造活动的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旨在让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技能、方法,通过主动探索、发现、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从而提高思考力和创造力。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一些方法。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求异是创造的先驱。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发展。教师要突破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