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宁查氏是明清两代的著姓望族、文学世家.他们在科举、仕宦、学术及文学方面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查氏家族的诗歌创作成就,获得时人及后人的一致认可与称赞.查嗣庭案是发生在雍正四年的文字狱大案,查氏家族遭受沉重打击,家产抄没,其族众或戮尸,或流放.案后,查氏族人的科举仕宦之路暂时中断,继续将家族发扬光大、推向兴旺繁荣的步伐受阻,查氏家族渐趋衰微.导致查氏家族非正常衰落的关键因素是清王朝对浙人及查氏家族的有意打压,同时也与查氏族众的心灵受到巨大伤害,以及查氏家族成员贪恋官位而不知检束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日照丁氏家族是明清时期山东著名的科举家族。其成因主要有:日照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丁氏家族雄厚的经济实力;独特的家族教育和族人的刻苦攻读;对科举经验的总结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3.
日照丁氏家族是明清时期山东著名的世家大族,科举鼎盛。其取得科举成就的原因主要有日照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丁氏家族雄厚的经济实力、独特的家族教育和族人的刻苦攻读以及对科举经验的总结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明清以来沧州的家族教育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是沧州家族发展较为充分的时期,这些家族重视教育,重视科举,是十足的科举家族或潜在的科举家族,他们为了改善、提高或长久地保持本家族在一方的地位与声望,鼓励弟子潜心向学,形成自己独特的家族教育理念,也为地方和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以及国家政权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薛奎是北宋前期的一位名臣,其家族现存十方墓志。通过对薛奎家族现存墓志的分析,梳理了薛奎家族的世系、仕宦过程及婚姻状况。绛州薛氏家族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白手起家的例子,薛奎祖上三代均无人仕宦,后由于薛奎科举中第且仕途显达,其家族成员凭借薛奎荫补入仕,薛奎子女也得以和知名之士联姻,家族迅速发达。但由于后人们在仕途上乏善可陈,薛奎去世后,薛氏家族迅速衰落。  相似文献   

6.
两宋科举与家族文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两宋科举制度对两宋家族及其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科举入仕是一个家族振兴和保持长盛不衰的重要条件,而一般寒族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之后,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科举制度的保护和照顾,这些保护和照顾措施促进了宋代大量科宦家族的形成。两宋科举制度对家族教育目的和方式有明确的引导性,而科举内容对家族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定作用,促使科宦家族向文学家族转化。但家族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单元和历史要素,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家族的文化传统、文学积淀和某些弹性措施,可以适度调节科举功利性带来的消极影响,维护文学自身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无锡顾氏家族文化——兼论梁溪顾氏词人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无锡家族文化兴盛,典型的文化世家有顾氏、秦氏及华氏。无锡望族文化兴盛主要体现为重视科举教育,创办书院私塾,整理家族与地方文献等方面,且又各具特色:宪成家族理学传家,顾宸家族对古诗文的校注与选编,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8.
王氏家族是北宋临城的名门望族,族人王鬷进士及第,官至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王氏家族的兴起和北宋时期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密切相关。宋朝重文轻武,以科举取士为主要选官方式。社会各阶层都重视科举,平民寒士甚至视科举为改变自身及家族命运的唯一选择。王氏家族就是在此历史背景之下发展起来的。依据新近出版的《北宋临城王氏家族墓志》,结合宋初科举大发展的历史背景,详细论述了科举仕宦与王氏家族兴起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徽州程氏自始迁祖程元谭始,不断繁衍,成为当地望族.入宋后,程氏家族积极适应时代转型,崇文抑武,逐渐走上科举仕宦之途,南宋中后期,出现了休宁会里、汉口等地累世科第的盛况,并由此出现诸如程元凤、程大昌等显宦,活跃于南宋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徽州程氏家族科举仕宦的成功,取决于徽州县学、私学的兴盛,家族经济条件的殷实,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族女性成员良好的涵养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宏村汪氏家族兴起于明中后期,鼎盛于清前期.明清时期,宏村汪氏家族在经商与科举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族人在参与地方公益事业、教育事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