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信息素养是健康素养与信息素养融合的产物。在互联网时代,提高老年人的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对其改善健康状况、提升老年生活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老年群体的健康信息素养普遍处于较低水平,运用互联网技术有助于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水平的提升。互联网在优化获取渠道、丰富资源储量、促进经验重构等三个方面为提升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提供了机遇,同时,老年人也在获取健康信息、理解健康信息、甄别健康信息、应用健康信息等方面面临着重大挑战。针对互联网提供的机遇与面临的挑战,本文从教育体系、社会氛围、市场行为、设备改造四个层面提出提升老年人健康信息素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县级老年人群的不断增加,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老年教育需要寻找适合的发展路径。通过调查问卷,对丹阳市五个乡镇街道进行调查,分析了县域老年人群的学习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来相应解决对策,推动县域农村老年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老年护理健康评估项目的实施情况。方法:收集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有关老年护理健康评估项目的实施情况的文献,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对研究内容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入选的26篇文献共涉及北京、广东等11各省市地区的56岁以上老年人群,并主要对研究人群进行个人情况、健康状况、心理及生活能力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结论:目前对老年护理健康评估的工作开展尚不理想,部分地区尚为空白,在已有的健康评估中评估内容缺乏系统全面性,评估的结果缺乏代表性。对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的老年人群的健康保障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4.
李信  李旭晖 《现代情报》2017,37(2):134-140
梳理健康信息素养评估问题的研究进展、发展脉络,把握其研究前沿,为我国健康信息素养评估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以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收录的有效文献为来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等分析方法,从研究现状分析、引文时序分析、主路径分析和前沿追踪4个方面,对健康信息素养评估的进展和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①健康信息素养评估问题自1997年开始日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诞生了很多经典的健康信息素养评估工具,美国在健康信息素养评估研究中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我国在研究热度与研究成果上尚需很大的努力。②1993-2004年健康信息素养的评估研究经历了从临床视角到公共卫生视角的转变,再到两者结合的发展轨迹。③健康信息素养评估的前沿主题主要集中在针对于特定年龄人群、特定疾病患者的健康信息素养评估,评估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估范畴的全面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丰富的健康信息源拓宽人们健康信息获取途径,但也给用户选择健康信息源提出要求。现有研究围绕用户和健康信息内容特征展开,较少考虑健康信息素养的影响。[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梳理得到健康信息源、健康信息源选择主体、任务、外部环境构成的影响因素模型。本研究首先设计健康信息素养测评问卷,识别低健康信息素养人群,接着通过访谈构建模型。最后设计问卷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结论] 健康信息内容和健康信息源平台是影响用户健康信息源选择的两个主要维度。权威性、时效性、相关性、实用性、一致性和可靠性几个影响因素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教育水平会显著影响低健康信息素养用户的健康信息源选择。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老年超重或肥胖人群大量增加,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的人群不断增多,伴肥胖而聚集发生在个体上多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现象,即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新的流行病和重大健康问题。MS主要特征为多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聚集,关键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腹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素养也逐渐成为了21世纪人们必备的素养之一,然而大部分老年群体的数字素养仍有所欠缺.此背景下,本文以雄安新区的农村老年居民为研究对象,基于30份样本的实地访谈调查,结合"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农村老年居民数字素养的现状.研究发现,雄安农村老年居民使用互联网的原因主要是社交和娱乐;在智能生活方面,互联网的使用情况参差不齐,使用率普遍较低.在此基础上,本文聚焦于农村老年居民,结合农村特点和居民习惯,提出适合农村老年居民的数字素养提升路径,帮助农村地区老年人更舒适、更便利地生活,从而提升全民的数字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等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和VOSviewer软件对信息素养研究的时间分布、地域与研究机构分布、发文作者、被引作者、被引期刊、高被引文献、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信息素养研究主题演化历程与学科生长点透视,预测该领域未来将向理论归纳、新冠病毒机理分析、电子健康数据收集和不同人群健康知识教育4个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罗艳春 《内江科技》2009,30(7):152-152,12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文献资料分析法等方法,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教育进行深入分析。准确把握当前湖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教育现状,把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素养教育的薄弱环节:提高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水平,促进了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苏海红 《科技风》2012,(18):258
做好企业老年工作事关眼前,影响长远,责任重大,要丰富载体,拓展功能,夯实基础,不断提高企业老年工作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21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依托老年科技大学等机构提升老年人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提升老年人科学素质。文章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对老年科技大学的目标定位、组织方式、师资队伍、办学地点等特征进行了讨论,对新疆和重庆两地的办学模式进行案例研究,并从筹建能力、教学方式、运营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老年科技大学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争取多部门支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强化经验分享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心脏,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是促进高校图书馆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必备的职业素养,探讨提高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素养的方式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华老年医学学会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曾建议无论男性或女性年龄≥60岁者称谓老年人。老年人群年龄初步划分:45~59岁称老年前期、60~89岁属老年人范围。该群体,身体功能衰退,增龄所致的危害健康因素不易控制,较容易反复长期的住院治疗。因此,如果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与坠床,不仅使患者身  相似文献   

14.
张田勘 《百科知识》2022,(23):34-35
<正>近日,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的王辰院士带领团队在《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上发表《中国烟草依赖的患病率与影响因素:基于201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结果》一文。该研究对2018—2019年中国健康素养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吸烟人群中,近半数(约1.835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湘西地区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湘西地区大学生健康素养提升路径,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从地处湘西地区腹地的吉首大学随机抽取400名大学生,对其健康素养进行问卷调查,运用T检验、F检验等方法,分析湘西地区不同特征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结果:湘西地区大学生健康素养平均总得分为22.87;健康知识和理念平均得分为11.69;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平均得分为7.35;健康技能平均得分为3.84,其中医学类专业学生健康素养总得分高于文科类和理工类专业学生。女生健康素养总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得分均高于男生(P均口0.05)。性别、专业、生源地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均对大学生健康素养有一定的影响。结论:湘西地区大学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偏低,学校应针对不同特征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提出不同提升路径,进而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趋发展,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已经成为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关心、关爱老年人健康是当今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老年体育入手,对老年体育的作用、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为我国老龄化社会下老年人合理、科学地参加体育运动,提高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5,(23)
当前,各个职业院校都意识到了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教学和管理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要促进学校和谐健康发展,教师的人文素养的提高不可忽视。笔者根据自己从教的经历,阐述了教师人文素养提高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美术欣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相似文献   

19.
提高民族素质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民族素质中身体素质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身体素质的结构中,人群的普遍健康意识是身体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目前呼市地区人群健身现状如何是我们应该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该人群健身意识、健身观念、健身行为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培养健康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指出,图书馆作为文化扶贫工作的重要部门,应从精准识别目标人群,精确管理扶贫项目,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与扶贫目标人群的信息素养等路径发力,切实有效地提高文化扶贫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