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怎样加快溶解》一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认识溶解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知道搅拌、加热和把要溶解的物质研碎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这节课的难点在于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溶解的快慢,从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仔细观察、善于思索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2.
《怎样加快溶解》是小学自然教材中的经典内容,各版本中均有此内容,苏教版安排在第五册《食盐哪里去了》一课后进行。此课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实验知道搅拌、用热水和把要溶解物质碾细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溶解快慢的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概括能力以及仔细观察、善于思索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3.
我们学生的能力不应该被低估!他们太了不起,对实验设计能做到如此严密,而且能相互分析补充使实验方案更加可行。在第六册第七课《怎样加快溶解》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他们提出的利用搅拌可以加快溶解,有位学生说:“往杯子中倒入灰锰氧,加上水,用筷子搅看溶解快  相似文献   

4.
《溶解》是人教版“九义”教材第六册第六课,该课是在低年级学习了水的一般性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水有溶解其它物体的性质。首先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溶解,初步建立溶解概念,然后通过判别一些常见物体能否溶解来巩固溶解概念,最后指导学生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课属于建立科学概念的课型(自然课课型的新划分中的一种课型)。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溶解,能正确判断某种物体能否溶解在水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材版本说明《怎样加快溶解》选自《科学》实验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上册。 分析教材: 本课主要使学生通过实验知道搅拌、用热水和把要溶解的物质碾细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自主经历探索溶解快慢的方法。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动手操作,进行比较概括,从而培养学生实验、比  相似文献   

6.
一、活动意图 学生初步建立了“溶解”的概念,日常生活中知道一些加快溶解的方法,具备一些相关生活经验,设计此项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一次“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实验证明”的科学认识过程,从而进行什么是科学探究的教育,而不把影响加快溶解的三个因素作为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怎样加快溶解》□兴城市胜利小学张淑杰一、教材简析本课在学生学习了水能溶解别的物体的性质之后,指导学生研究怎样加快溶解;从能力培养来看,它属于“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系列。本课是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思路编写的。课文大体分三部分: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陈微刚 《科学课》2009,(12):35-35
有位老师在《溶解的快与慢》一课的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凭经验猜测加快糖在水中溶解的方法,然后再指导学生怎样做这三个控制变量的埘比实验。为帮助学生明白这三个对比实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结束,可能也是为了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背景《怎样加快溶解》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由四个实验活动组成,即:“怎样使肥皂溶解得快”、“搅拌与不搅拌哪种溶解得快”、“热水与冷水哪个溶解得快”、“研细与不研细哪个溶解得快”。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活动中的科学内涵和教学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探究,自行研讨,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与思维的能力。本课的重点是“搅拌与不搅拌哪个溶解得快”的对比实验活动,难点是在做对比实验时如何控制变量。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自行设计的对…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新教材第六册的《溶解》一课,作为概念教学,学生理解是有难度的,如何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溶解现象的两大要点:①变成极小的微粒(即对学生说的“看不见”、“化了”的概括)②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如何使学生观察到这两个活动过程呢?我在教学中没有依据教师用书的程序进行,而是在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观察能力,使之形象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搅拌、用热水、把要溶解的物体揭碎等,都可以加快溶解。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课前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烧坏(每组2个)、玻璃律、冷水(盛于水槽中)、热水(盛于2把热水瓶中)、高锰酸钾(每组6包)、表格(每组一份)等。学生准备每组一块手表、一块抹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在帮邻居看小孩时,遇到很难克服的困难,今天,希望大家能帮老师解决:3岁的明明,在他爸妈刚离家不久,便哭喊着要喝糖水,可是老师在他家厨房找遍了也没找到白糖,而只找到一块很大…  相似文献   

12.
小学自然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应注意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一、教会实验方法。提高设计实验能力要教会学生实验方法,指导学生设计具体实验操作方案,用学生自己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案指导实验。如在学习《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时,先教会学生对比实验的方法,即明确实验中的各项因素,如热水、搅拌、捣碎等,学会确定一个因素变化,如何控制其它实验因素完全相同。然后试着由学生参与设计怎样加  相似文献   

13.
卢金顶 《考试周刊》2013,(39):142-143
物理实验教学不同于概念课教学,实验课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物理规律,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重在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验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探究实践能力,重在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物理学研究问题的实验思想和方法,它是传统实验教学的拓展和改革。本文具体分析了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导入新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目的在于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营造一种已有知识能力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不平衡,使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进入唤醒状态,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心理动力,从而自然地进入新课学习.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导课方式大致有:以旧导课、以新导课、以疑导课、以生活实例导课、以演示实验导课、以错导课等.  相似文献   

15.
秦晓明 《甘肃教育》2011,(18):52-52
实验探究课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给学生提供了动手的机会。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探究.能体会到“发现”和“收获成功”的快乐。对实验探究课来说.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体现探究的本质特征。在实验探究教学中应力图体现如下原则:  相似文献   

16.
有传播信息强、直观、形象的特点,在一定范围内比语言字更生动有效,更利于学生的观察比较,从而让学生主动的探求自然知识。我在教学第六电教手段具册第7课《怎样加快溶解》时,为了让学生更仔细地观察到搅拌可以加快高锰酸钾的溶解这一实验现象,学生对用同样多的冷热相同的水、数量相同的高锰酸钾这几个相同的条件较易理解,但对搅拌与不搅拌这一个唯一的对比条件下的实验现象,在一般的实验操作中肉眼是很难区分出谁的溶解速度快,谁的溶解速度慢,快多少,是怎样变化的。  相似文献   

17.
小学自然课是自然科学的启蒙课。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动手操作、动脑思索,从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推理能力。下面结合《溶解》一课的教学,谈谈我是如何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在准备好了实验仪器(烧杯、搅拌棒、水槽等)和分组实验材料(食盐、高锰酸钾、砂子、白糖、碎石子、粘土、纯碱、小苏打、面粉等物)之后,我先抓了一小  相似文献   

18.
课前,我为每组学生准备了八个烧杯和八种需要鉴别的物体,按照使用的顺序,整齐地摆在各实验桌上。 上课时,我引导学生观察等量的砂、食盐在水中的不同反应,借以认识溶解和不溶解现象,接着观察一粒灰锰氧在水中缓慢分解的现象,让学生对溶解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最后观察比较食盐溶液和灰锰氧溶液的共同点,使学生能从看到的灰锰氧的溶解过程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溶解”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从一九八五年起,我们进行了中学语文“分类定型,放手读写”的教改实验。该实验的实验方案过去刊登过,今天重点介绍一下该项实验的教法,即八种课型。一、导读课(一)目的和课型特点:所谓导读课是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各类文章的能力。这种课型应该把重点放在导字上面。要明确两个要求,一是指导阅读各种文章的方法,二是将学生引导到学习语文课的正确途径上来。前者要求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基本  相似文献   

20.
观察实验课在自然课中大约占了整个课型的50%以上,而且内容极丰富,是学生最爱上的一类课。观察实验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为完成这类课的教学任务,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运用“探索—研究”法上好观察实验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