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礼明  钱荣 《物理教师》2002,23(12):29-31
1 问题的提出 激发学习动机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那么有哪些学习需要和动机使学生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学习呢?根据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理论,学校情境中的动机是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的。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渴望认知、理解、掌握知识及解决问题的倾向,它是把求知作为目标,“了  相似文献   

2.
成就动机一般包括认知内驱力(Cognitive Drive)、自我提高的内驱力(Egoenhancement Drive)以及附属内驱力(Affiliated Drive)。认知内驱力就是想了解与理解知识,要阐明与解决问题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的是个体以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赢得相应地位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指的是为了保持长者(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工作做好的内驱力。依据上述三种内驱力,我们提出以下化学学习中成就动机促成与发展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理论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的学习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奥苏贝尔对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成就动机是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组成。通过对奥苏贝尔学习动机理论的分析和理解 ,最后提出关于数学教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毛坤 《考试周刊》2012,(44):103-103
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表现为对学习发自内心的未知欲。著名的教育学家奥苏伯尔指出,人的成功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组成,其中附属内驱力就是从他人的称赞和奖励中获得的驱动力,这在童年早期是成功动机中的主要因素,而到了少年期和青年期,这种动机自然而然地被其他两种动机所替代。  相似文献   

5.
作者以72名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对象,从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探讨。文中指出教师不应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后两种内驱力影响这一事实,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将它们转化为认知内驱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侯冠华 《考试周刊》2014,(44):136-137
本文根据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理论从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阐释如何有效激发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7.
学习动机的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本文通过两组学生分析学困生成为学困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杨娟 《教师》2013,(10):46-46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人们行为的指向性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有机体内部就会产生一种内驱力(drive)的刺激,以达到需要的满足。因此,"内驱力"在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内驱力"通常可分为认知内驱力(cognitive drive)、自我提高内驱力(ego-enhancement drive)和附属内驱力(affiliative drive)三种。认知内驱力是指以求知为目标的学习欲望,它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最稳定、最重要的动机。这种内驱力一旦被"拓展",就会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9.
作者以72名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对象,从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探讨.文中指出教师不应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后两种内驱力影响这一事实,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将它们转化为认知内驱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师的创新思维与学生的成就动机"教学"两个字本身就是由"教"与"学"两个方面构成的,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就会超越课堂时空的限制,就可能不再受书本的束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动机的分类有多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把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分为三种: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根据调查,小学生在成就动机中表现出的认知内驱力较弱,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较强,所以如何利用学生这些成就动机特点有效地进行创新思维的教学才是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根据奥苏贝尔学习动机理论,学生通过增强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能强化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吟丹 《学子》2014,(9):82-82
一、教师的创新思维与学生的成就动机 “教学”两个字本身就是由“教”与“学”两个方面构成的,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就会超越课堂时空的限制,就可能不再受书本的束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动机的分类有多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把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分为三种: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相似文献   

13.
一、学生学习的成就动机的主要内容一般地说,学生学习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一)为了“了解和理解知识”而学习——认知内驱力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如何通过自主发展,提高个人素质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值得人们关注的课题。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内驱力的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驱力有三个部分: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根据教师自主发展的特点,可以通过培养信息素养意识、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可以激发教师的内驱力,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认知同化说(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的主要理论派别之一,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它认为学生的成就动机有三个方面的内驱力: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要求课程与教材的组织应遵  相似文献   

16.
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学生有了学习动机,才能注意力集中,进行认知思维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成就动机即为希望获得成功的动机,它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内部的学习动机,它既与学习的目的有关,也与认知的兴趣有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是外部的学习动机,前者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学习能力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后者是指个体想获得师长或同伴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欲…  相似文献   

17.
从构成学习动机的三个方面入手 ,分析了学前大专班学员的学习动机现状 :认知内驱力较弱 ,但不同的学习内容 ,强度不同 ,认知内驱力的低下与幼儿教师这一群体的人格特征有关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推动学员学习的主要动力 ,但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 ,成人教育中低学业失败的威胁降低了其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附属内驱力很弱。通过以上分析提出了培养激发学员学习动机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部分研究生认知内驱力弱化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内驱力是个体求知的一种需要,是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内部动机。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部分研究生的认知内驱力呈现出弱化的趋势。本文透过研究生认知内驱力弱化的具体表现,重点分析了隐藏在这种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教育根源以及研究生主观上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强化研究生认知内驱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远程学习者学习动机测量工具的编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问卷,并对250名远程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三个维度,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调查结果发现,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主要倾向于认知内驱力(49.3%)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34.7%),表明参与远程学习的学生不仅是受到一种学习动机,而且有可能是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习动机、既有内部动机也有外部动机影响这一初步研究结果。研究结果可为改进远程教学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成就动机一般包括认知内驱力(CognitiveDrive)、自我提高的内驱力(Ego—enhancem ent Drive)以及附属内驱力(Affiliated Drive)。认知内驱力就是想了解与理解知识,要阐明与解决问题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的是个体以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赢得相应地位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指的是为了保持长者(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工作做好的内驱力。依据上述三种内驱力,我们提出以下化学学习中成就动机促成与发展的教学策略。一、营造宽松、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认为,人生来就有成长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