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怎样上好阅读课,是我们语文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应把重点放在“读”字上面.教师应树立这样的思想——课文要靠学生自己去读懂,阅读课中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求知、读中求智、读中悟道.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2.
正"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自主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怎样上好阅读课?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长期研究的问题,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3.
周红英 《考试周刊》2014,(32):53-54
正语文教学绝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完一篇篇课文就算结束了,它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吕叔湘先生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乃至语文能力都是很重要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凡爱好课外阅读的学生,其语文水平、语文成绩往往比较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九  相似文献   

4.
读,是理解语言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之根本。如何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把“读”训练到位,我认为: 首先,要给学生在课堂上读书的机会。教师要树立“讲”为“读”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学生只有亲口诵读、亲自参与理解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真知。课堂上教师只讲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不讲学生已会的知识、不讲学生通过读书自己能弄懂的问题。 其次,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读书的时间。须知,上阅读课不是搞阅读速度测试,是培养学生“自学”释“疑”的能力。“疑精于思。”对“疑”要做到“问”而后  相似文献   

5.
“讲读课文”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交给学生阅读的钥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讲读课文为什么要坚持“以读为基础”呢?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通过阅读的实践才能培养起来;另外,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从阅读开始。讲读课文如何做到以读为基础呢?这就要求在整个讲读教学中,以学生的读为主要活动,教师的讲应该以指导学生阅读为核心,还要认真处理好讲与读的关系:读是基本的,要解决懂的问题;讲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读,要以讲来扶读。讲和读又是不可分割的,在教学中,还应做到读中有讲,讲中有读。以  相似文献   

6.
陈丰 《现代语文》2006,(3):94-9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读”。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为此,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面作了些探索与尝试,姑且称之为“三步法”,力求通过阅读教学,关注阅读教学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下面便是我肤浅的心得体会。一、激发兴趣“读书”两字,关键在于“读”,书的价值也在“读”中体现,指导学生学会读书,是我们的目标所在。如果没有学生的读,或者学生读的不充分,那么,无论教师怎样去“讲”,即使讲的津…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这样表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你讲我听”、  相似文献   

8.
目前 ,在不少的阅读课堂上 ,要么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只是安安静静地听 ;要么是教师连珠炮似地问 ,学生只是反反复复地答———很少有琅琅的诵读声 ,语文教学丢弃了自己的传统特色———“读”书 ,走入了教师讲风、问风太盛和学生“听”书、“答”书的误区。对此 ,我们提出 :让读书声回到课堂。强调把对读书的指导摆在第一位 ,变“以讲为主”、“以问为主”为“以读为主” ,做到“以讲带动读 ,以问促进读 ,以议加强读 ,以练巩固读” ,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这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读为主”抓熟读 ,落实语言的…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这样表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你讲我听”、“你授我记”、“你主动我被动”、  相似文献   

10.
讲与读是教师与学生活动的对立统一。讲是指教师的讲课,读是指学生的读书。课堂上教师讲的多,必然挤掉学生的读。究竟多讲好,还是多读好?当然是后者。因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听会的,而是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自己获得的。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始终把指导学生“多读”作为阅读教学的主线,从读书中让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比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根据文章主题鲜明、结构清晰、语言生动、感情充沛的特点,把教学重点定在指导学生朗读上。首先,让学生带上“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说的、“新人”指的是哪些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如何教学生读懂一篇课文覃晓舟九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读懂一篇篇课文,逐步培养阅读能力。如何教会学生读懂一篇课文,使之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从事语文教学的同行们常说:“老师灌不如引导学生看,老师讲懂不如引导学生读懂。”这里所说的,“看”“读”,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才会读书,读懂书,知其意,明其理,究其源,读起来兴趣盎然。读的多了综合、分析、联想的多了,写起文章来也就得心应手。可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何其重要。那么,怎样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验中体会到,应注意做到“三个必须”。  相似文献   

13.
就学生自读一篇阅读教材的理解程度而言,不外乎有已懂的部份、半懂的(似懂非懂)部份和不懂的部份。由于今天的阅读教材极大多数是反映现代生活,用现代汉语写成的现代文,已懂的部份无疑应是主要的。而传统讲读教学的“讲”,如果主要是指“讲解”的话,是否有这个必要就值得研究。何况现在阅读教学的严重弊端还是讲风太盛。假若我们能变“讲”为“导”,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导”,调动学生用“已懂的”去消化“半懂的”,  相似文献   

14.
"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阅读教学的真谛。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们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探索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提升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近日再读《语文课程标准》,对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两句话,不能不让我对当今的阅读教学产生一些质疑:阅读教学是通过“阅读”来完成教学任务并实现阅读教学本身的意义建构的,但学生的阅读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属于个性化行为?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阅读教学中究竟占有多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16.
雷娟娟 《成才之路》2012,(15):39-39
“放手”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放手”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境界!有人说教师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就会还教师一个惊喜。自主学习、自主阅读不应仅仅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课堂上学生被教师以一个个问题或要求牵着鼻子找答案之类的形式秀,而是需要教师放手给学生一个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获得真实的自己的体验及感悟。《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对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一、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叶圣陶先生曾说 ,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 ,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这就是说书是读懂的 ,不是讲懂的 ,更不是问懂的。因此 ,在教学中 ,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美读、整体读、部分读、分角色读等形式 ,理解课文内容 ,品析语言文字 ,在读的过程中 ,教师、学生、编者、作者逐步做到“四心”相通。读中 ,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 ,而且陶冶了情操 ,修炼了品质。如我在教学《院子里的悄悄话》一课时 ,由于课文内容较长 ,所以课堂教学采取了以读为主的形式。首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写夜景的部分 ,给学…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说自己“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可见阅读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可见,阅读课外读物在中学教学已被提上重要的日程。先前是学生想读则读,不想读随便。现在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读,不读不行了。可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阅读教学却遭遇了种种不同程度的尴尬。  相似文献   

19.
陈龙标 《师道》2012,(6):33-3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仍习惯用自己的思维去“框定”学生的思维。用自己的观点去“统一”学生的观点。学生“读”教师之要“读”。“想”教师之所“想”,“答”教师之所“问”。这既违背学生阅读的基本规律,也与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 有鉴于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呼唤并大力落实学生个性化阅读实践。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相信学生,不过多规范,不越俎代庖,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包容他们的奇思妙想,让学生的个性潜能得以张扬。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5~ 6年级的阅读教学更是要求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出自己的判断。”为了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我在平日教学中 ,鼓励学生“不唯书”,敢于提出自己的创见 ,真正把书读活。为确保使个性化阅读既着力于学生发展可贵的人文关怀 ,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 ,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具体说来 ,我通常采取下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