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新闻爱好者,是四川省达县地区《通川日报》的通讯员。去年我为报刊、电台采写新闻稿件八十余篇,被县广播站播用六十余篇,被《通川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农民报》、《经济日报》和四川广播电台共刊用三十多篇。在实践工作中,自己深感新闻基础知识不扎实,总想系统地学习新闻专业基础理论,去年十一月份,西北新闻刊院招生,给了我业余系统学习的良好机会。  相似文献   

2.
9月9日,秋高气爽,《四川日报)的星光花苑新闻培训中心迎来《新闻界》邀请的四川、重庆的30多位通讯员。他们会聚一堂,围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通讯员工作”的问题,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研讨会由本刊主编何光王廷主持。《四川日报》党组副书记、社长汪兴高同志,党组副书记、副总编辑罗鸣同志至偿讲了话。汪兴高同志介绍了(四川日报)新老班子正常交替的情况,概述了当今报业集团化的大趋势以及四川日报社报业集团化的条件、现状和打算。汪兴高同志从自己学习江泽民同志论述新闻工作的一个体会中,提出党报通讯员队伍要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3.
《四川日报》:"我在现场"从2011年8月开始,《四川日报》在一版开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推出"我在现场""直击一线"等子栏目,为读者奉献出一大批散发着泥土芬芳、投射出生活热力、反映民众真实心声和诉求、采集于基层的鲜活报道.这些报道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提高了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截至10月下旬,《四川日报》已刊发百余篇专栏图文报道,受到读者好评和喜爱.  相似文献   

4.
简讯     
5月11日,四川南充日报邀请原《川北日报》在南充的五十七位同志举行座谈会,学习胡耀邦《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并重温了胡耀邦1950年10月3日给川北日报十位同志的信。大家表示,要发扬过去那种创业精神,努力开创南充地区新闻事业的新局面;并同其他川北时期的老战友一起搜集资料,写好川北地区新闻发展史。  相似文献   

5.
今年1月6日,《四川日报》一版刊登了我采写的稿件《西昌成为普及初等教育市》。这篇稿子发表后,在我市引起很大反响。回想这篇稿子的写作经过,要感谢《新闻与写作》杂志的指导。我1988年7月才开始学写新闻稿件。1989年7月月,订了《新闻与写作》,它对我采写很有指导作用。《新闻与写作》1990年第9期,发表了四川省汉源县委宣传部龚儒全同志写的《要主动出击》  相似文献   

6.
去年末,四川日报在收集、整理报纸史料中,发现了一九五○年十月三日胡耀邦同志给《川北日报》十位同志的亲笔信。省委和省委宣传部认为这是一份难得的重要文献,对当前的新闻工作以及整个宣传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经请示作者同意,予以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7.
责任感使命感──采写《劣质煤油害得她终身残废》一文的体会旺苍县委报道组何学元1992年5月,《四川日报》“读者来信”版刊登了我采写的《劣质煤油害得她终身残废》,旗帜鲜明地为一个遭受伪劣商品残害的农村少女仗义执言。这篇700来字的报道,被评为《四川日报...  相似文献   

8.
《解放日报》虽然是上海市的报纸,但它的内容却不限于上海地区的范围,它的记者,不仅在上海活动,有时还跑到江西、福建去采访。《解放日报》刊登的稿件,除了“本报记者”和新华社记者写的以外,还有《新疆日报》和《四川日报》等兄弟报纸的记者为他们写的专稿。凡是适合在《解放日报》的园地里生长的果苗,编辑同志都把它移植过来了。  相似文献   

9.
1986年有一天我在政协大会上遇到林林同志,他要我为《救亡日报》的纪念刊写一篇序。他说:“去年本已约定胡愈之同志写的,胡愈老也答应了,不幸愈老今年逝世了,除愈老外,你是最合适的了。”的确,当《救亡日报》于1939  相似文献   

10.
蹇莉 《青年记者》2004,(6):17-18
成都报业竞争之激烈在全国都很有名,经过近十年的“苦战”,如今演变成了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捉对厮杀的局面,《四川日报》对《成都日报》,《华  相似文献   

11.
去年11月中旬,河北日报农村部记者郝斌生同志用大信封给我传来两个复印件:一是发表在10月12日《河北日报》三版头条位置的新闻访问记——《田头三盼》;一是中宣部新闻局阅评组关于这篇报道的评介文章。实际上,在斌生没有寄来复印件之前,我就在《河北日报》上读过《田头三盼》了。这篇访问记在我脑海里留下很好的印象,当时就想写点感言,但由于其它原  相似文献   

12.
仔细算来,我从事业余新闻报道已有45个年头了,退休后的6年间,我凭着对党的新闻事业无限热爱。以老有所为的精神常年奔走在乡间田野、深入到厂矿企业、机关、学校调查研究,采写新闻报道。6年间采写的300多篇新闻稿,分别被《农民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雅安日报》刊用,对汉源县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作用。2001年在庆祝记者节会上,再次受到了雅安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学会的表彰。写新闻报道,荆棘多于鲜花,确实是一个很苦很累的苦差事。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依然坚持不懈地写新闻报道。1999年是我…  相似文献   

13.
《新闻战线》1981年第8期《新闻界人物》专栏里,以《静悄悄发光的人》为题,报道了四川日报第一读者凌根源潜心搞好校对、检查工作的事迹。读来令人折服,深受教益。从报道中不难发现,凌根源同志所以能够  相似文献   

14.
老歌新潮《康定情歌》在国内外已流传半个多世纪。那优美的旋律、高雅的意境,深受人们欢迎。但长时期以来,这首歌是怎样创作的、怎样流传开来的,却鲜为人知。《四川统一战线》2001年8月刊登了方辉盛同志和我合写的《喻宜萱与<康定情歌>》,引起了人们广泛注意。《四川日报》9月7日、《湖北日报》9月27日、安徽《文摘周刊》10月12日都摘要转载。加拿大“五柳村”华文网站2002年4月28日全文转载。接着,中央电视台第12频道(西  相似文献   

15.
横看成岭侧成峰──采写《雅姐善舞“老来俏”》的体会牟祚涵我的拙作《雅姐善舞“老来俏”》在《四川日报》、《四川人日报》、《雅安报》等报刊发表后,有位同仁问:“你是如何把雅姐跳迪斯科写得来有声有色的?”这是写作时我力求选择最佳角度和立意新而不落俗套。跨入...  相似文献   

16.
改革会议消息,这既是广大读者的要求,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愿望。几年来,在改革会议消息方面,新闻界同志作了相当努力,想了一些办法,但至今收效不大,问题较多。目前,在不少报纸版面上,还充塞着许多枯燥乏味的会议消息。据五家报纸统计,一九八六年上半年平均每月第一版上的会议消息条数:《贵州日报》七十九条,《辽宁日报》六十三条,《浙江日报》五十四条,《四川日报》五十三条,《解放日报》四十五  相似文献   

17.
管纪奋 《新闻界》2001,(1):33-34
许川同志离开我们快十年了。一张照片,激起情思: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在川老战友的一次聚会上,许川同志和我同声高歌几十年前在进军路上爱唱的进行曲,嘹亮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   1949年 7月,许川同志和我同时在上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报到,同编在新闻出版中队。重庆解放后,我们在《新华日报》共事五年,以后在《四川日报》又共事将近三十年。许川当过记者、编辑组副组长、组长、编委、副总编辑、总编辑。不论在哪一种职位上,他都不离采写。他牢记《新华日报》老领导常芝青同志一句名言:“干…  相似文献   

18.
张家口日报社出版《张家口日报》,同时,出版《张家口晚报》。张家口日报实行总编辑负责制,李德仔同志任两报总编辑,赵永安同志任报社党委书记。 《张家口日报》为中共张家口市委机关报,是1993年7月1日在原《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日报》合并的基础上新出版的对开四版综合性日报,周六刊,日发行5万份。《张家口晚报》创刊于1994年1月1日,四开四版,周六刊。  相似文献   

19.
“回去多写好稿”是《雅安日报》新闻培训将要结束时,社领导、老师们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一番话。   得知《雅安日报》举办新闻培训班,我便自费从汉源县赶来参加,不幸的是 10月 7日晚钱包掉了。第二天早上,我到报社找到社领导反映情况,报社领导、老师得知情况后,他们研究决定免收我的培训费,并借 200元钱给我作生活费,让我安心地参加完 15天的培训。   我将用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尽量写好稿,来感谢《雅安日报》和所有关心过我的人们。 用“回去多写好稿”来感谢《雅安日报》@伍金祥!四川汉源县  相似文献   

20.
努力提高农村新闻稿件质量孙源虎,成守芳《四川农村日报》是中共四川省委机关报─—《四川日报》的农村版。稿源90%以上来自农村基层通讯员和各县报道组。这支近4000人的通讯队伍,每月来稿4000件以上,刊用率17%左右。《四川农村日报》的通讯员人数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