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編輯同志: 讀了「人民教育」一九五三年八月號「忽視師生政治教育現象亟需糾正」的短評後,我覺得提出這一問題,在目前來說,的確是重要而且是適時的。忽視政治教育和教師的時事政策學習的情況,在我們江山初級師範學校裏,也嚴重地存在著。 從上學期學生的時事測驗和平時的作業中間,發現有不少同學對朝鮮戰爭的情況,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首相是誰,我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是誰,列寧是那一國人都不知道;有的還把中國人民志願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混為一談;有的說我們國家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國  相似文献   

2.
最近迭接各地中學歷史教師來信詢問一些有關歷史課堂教學的問題,其中有許多頗值得公開研究討論,因此草爲此文發表,希望獲得指正。 (二)怎樣確定歷史教學目的底問題 首先,切勿把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混淆起來。例如當我們講述中國近代的‘維新運動’時,不能將教學目的訂為‘使學生瞭解康梁變法’。因為這不是教學目的,而是教學的內容。就這一課的教學目的來說,應以揭露‘維新運動’的實質和思想爲宜。基於這種了解。我覺得應該將這一節課的教  相似文献   

3.
課前充分準備,是加強課堂教學的計劃性、目的性和提高教學效果的保證,上學期我們普遍地重視了這一工作。一、個人準備: (一)鑽研教材弄通教材,我們採用的教材,有的是新編的課本,有的是新修改過的課本,因此必須深入鑽研,逐段逐句搞通,才能掌握教材內容的科學系統知識和思想性,從而熟練地運用教材。為 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經常參考一些有關書報,或請求其他有關教師幫助,解決教材中的疑難問題。如外國經濟地理教師,為了徹底瞭解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蘇聯的國家制度,曾比較詳細地閱讀了「蘇聯的社會輿國家制度」和「論社會主義財產」等書的有關部分。初中自然地理教師,在講地球自轉證明之前,曾請物理教師講解了由高處落下物體的東偏和擺的偏向等問題的道理。 (二)擬定教學目的和教學要點:弄通教材之後,我們即根據教材內容,確定在講授這一單元時的要求,擬出教學目的。如外國經濟地理教師,准備蘇聯的人口和民族一章時,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思想、學習和接受能力等情況,提出了以下  相似文献   

4.
當課程綱要發到我們教學研究小組時,我們對於這一陌生的文件不但沒在具體教學工作中來應用,並且也沒能及時地深入體會課程綱要的基本精神。有的同志輕率地認為『這和教學進度表差不多,根據綱要來製訂教學進度倒可以省些力量』。但在製訂小組教學計劃、確定教材進度時,對於課程綱要本文所規定的時間就有了意見,不是說這些章節教材分量重、規定的教學時間少,就是說那些章節規定的時間参教材分量少。產生這些不正確意見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當時没有很好地去體會課程綱要對於教材內容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教者個人還沒有抛棄他對於教材的片面理解和主觀的估計。這些一偏見妨害了某些教師自己對於課程綱要的重視和學習,並且也直接影響到整個教學工作,使之脫離了  相似文献   

5.
幾年來,我們中等學校的历史教師,經過了一系列的思想改造運动与初步的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學習,政治覺悟和工作積極性都有着顯著的提高,鑽研教材改進教法的風氣也日益高漲,並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这是历史教学前進中的基本方面。与此同時,我們还必須看到另外一點,這就是有些歷史教師在改進教學過程中,由於不重視教育方針、政策的學習,缺乏明確的指導思想,確實走了一些弯路,產生了一些缺點,這些缺點雖然是在前進的道路上發生的,但就其性質說來,还是比較嚴重的。比如在改進历史教学的初期,有的教師對當時提出的‘以提高教學內容質量為主,相應地改進教學方法’理解不够,不  相似文献   

6.
上學期,我們在貫徹學校工作計劃的過程中,感覺到有以下四個問题,須提出來加以研究。第一,貫徹全面觀點,克服急躁情緒。上學期教師在學習市委决定後,都是情緒飽滿地迎接新的學年。在「授課計劃綱要」(下稱綱要)、「參考資料」到手後,都積極鑽研教材,埋頭備課,一致要求提高教學效果。但是不久,我們就發現在教師辛勤工作的新氣象裏,潛伏着急躁情緒。教師在工作裹體現的不是全面發展的方針,而是簡單地用考試分數作為衡量學生的指標,要求學生把課本內容死記住,作為提高教育質量的具體表现,這樣在教學中就出現了如下的現象: (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是把教材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而是把教材硬塞給學生。最突出的是語文課中的詞彙教學,教師備課時間大都用來搬字典,在教案上逐條地寫詞彙定義,講課時就把詞彙的定義孤立地機械地搬給學生。例如離開課文把「從容」解釋做「經費不充足,還有些困難」,「地位」解釋做「官職」,學生若用這樣的定義解釋「從容就義」和「國際地位」是要鬧笑話的。甚至於有的詞彙,教師也摳不出定義來,解釋「緣故」是「因為什麼事」,「原因」是「推究什麼事」已是很牽强,而「怪不得」「越來越」教師也實在下不了定義。其他課程也都是如此,教師在鑽研教材時不是考慮如何貫徹總的學科目的和這一課的目的任務,而是要求學生把書上有的材料統統記住。因為教師最大的顧慮是怕學生在考試時答不出。有一次歷史課的觀摩教學,講各族人民反清起義裏的白連教起義、天理教起義、維吾爾族起義,教師就會把課本上的每一個人名、每一個年代都一無遺漏地作了講述。教師備課不是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研究如何更好地組織教材,只是按照「綱要」分配材料,填註解釋。  相似文献   

7.
我們的本科一年級與專修班的普通自然地理課,從一九五二年起採用包洛文金的「普通自然地理」作為主要參考教材。任課同志最初沒有深入鑽研,所以對它的目的性和教材配置的基本精神體會得很不夠。於是有的同志就感覺到它在內容上提出的問題很多,牽涉的面很廣,但敍述得卻不夠深入詳盡,另外有的同志則認為這是先進的蘇聯教科書,無論在內容或教材配置方面都不容考慮,只要原封不動地把它接受過來,就解決了學習蘇聯改革教學的一切問題。因此,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曾產生了兩種偏差。具有前一認識的同志,在教學中便主觀地增多、加重講授內容而違背了教學的量力性原則,使同學不能及時消化、鞏固所學的知識,甚至造成忙亂現象。具有後一種認識的同志,在教學中則機械地全部搬用不結合我們的具體情況,不能滿足同學的要求,於是許多同學反映:這樣的學習蘇聯不解決問題。後來我們通過政治、業務學習,認真鑽研教材,才較深入地體會到「普通自然地理」的優點,並在具體運用這本教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的中學語文課裏應該怎樣進行詞語教學的問題,對我們北京市許多中學語文教師來說,還是改進教學實踐上的一個新課题。最初,我們為了加强過去在教學中所忽略了的語言因素,就單純地多講詞語。備課時曾為一詞一語的孤立鑽研用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課堂教學中也為一詞一語的孤立講解用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考試時也有出題偏重於詞語,孤立地釋詞、填詞之類的情况。後來,我們從檢查教學效果上發覺:這樣單純地多講词語並不等於加强語文課中的語言教育,相反地,這却是我們為了「明確語文教學目的、任務」和「相應改進教法」必須解决的問題。 現在,把我們的一些初步認識和在實踐中的體驗,提供出來,和大家研究。一初步認識到的一些基本原則 (一)明確詞語教學的目的: 詞語教學的目的只是為了更好地達成語文教學的目的,從而要注意下列三點: 1.應明確進行詞語教學不但是發展學生語言,並且也是發展學生思維的手  相似文献   

9.
「人民教育」一九五五年一月號刊登了辛安亭先生的「普希金專家對語文教學改革的意見當如何理解」一文。這篇文章一方面批評了李述先生的「結合当前实際,學習蘇聯語文教學經驗」一文中的意见,另一方面又發揮了葉蒼岑先生关於語文教學改革问題的論點。我讀了這篇文章之後,覺得有許多看法是值得商榷的,也有一些論點是似是而非的,尤其是作者稱叶蒼岑先生编著的「論語文教學改革問題」書為:「宜傳語文教學新方向的文章」,這种說法不但是過甚其詞,而且是嚴重的錯誤,因為這已不是什麼細枝末节的問題,而是關係到整個方向的問題,這是一个根本问題,如果按照辛安亭先生所談,遵循着葉蒼岑先生所「宣传」的「方向」走去,我認為就會使当前語文教學改革工作走上錯誤的途徑。所以我覺得有必要根據李述和辛安亭二位先生的文章來討論一下什么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新方向的問題。我認為要想討論這一問题,必須從下列幾方面進行研究: 一、必須根据政策:即必须根據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於改進和發展中學教育的指示」和一九五四年全國中學教育會議的精神。在政務院的指示中曾强調指出「改進教學,以先進的科学知識武裝學生。這首先要求教師努力鑽研教材,深刻领會和掌握自己所教學科的教學目的、思想內容和科學內容,相應地改進教學方法,以求正確地系就地進行教學。」又指出「學習蘇聯的先進经  相似文献   

10.
一 過去情況 我們這個學校在解放前是個很壞的私立學校,解放後經過初步整頓,特別是幾年來在各個社會改革運動中,在大家積極努力下,對學校進行了許多改革,取得相當大的成績,如師生政治覺悟大大提高,整個學校改變了解放前極端汙糟混亂的情況建立起秩序,教學工作也有所改進。但是由於學校過去的基礎較差,我們的思想政策水平又低,所以工作存在著許多的嚴重缺點和問題。當時在教學工作上,缺乏計劃性,有些教師不備課,有的教師把課本放在休息室裏,除了上課平時翻也不翻。課堂教學,存在著鬆懈的現象,教師現在還記得,那時的教學「簡直是放野馬,在課堂上講到那兒算那兒」。有的教師因為沒備課,時常在課堂上讀報,講通訊,還自認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許多課程的教學進度沒完成,功課多半沒有留作業,不少教師不以為意。  相似文献   

11.
鑽研教材的過程在我們鑽研教材的過程中,會經發生下面一些情况:一種是新課本推行以前,教師們主觀上有即刻改革教學內容的想法,因而讀到一些新知識便不加選择地生硬地補充到舊教材中去。有時教師看了哲學著作也搬用其中的句子,如講授細胞原生質時便教條式地引用「生命是蛋白質的存在形態」。講授生命现象時又生硬地叙述「生命是包含着種種矛盾的統一體,生命现象是矛盾發展的過程,是物質運動的形態」等,學生難於理解,教師也講不出所以然。一種是有些教師對於米丘林學說並沒有系統研究,領會其精神實質,只是從形式上學到一些皮毛,便認為米丘林學說是無性雜交,無性雜交就是嫁接。因此在實驗課  相似文献   

12.
有一個學校,全面推行課時計劃以後,為了「有計劃」地掌握課堂教學時間,便採用了一種「新」的措施。這不是加强課前準備與授課計劃,而是每節課到十五分鍾時就打鈴一次,用以表示「提问完了」;下課前五分鑪再打鈴一次,用以表示「佈置作業」。為了使教學環節符合打鈴時間,教師在课堂上「戰職兢兢」。還有一个學校,也是為了便於教师「掌握」課堂時間,每節课按五個教學過程打五次鐘。教師的授課環節,符合打鐘鐘點的,才算教的「成功」,「符合」先進教学經验。另有一個学校的某位教師,費盡「苦心」,「研究」出一种掌握課堂時間的「方法」:上課拿一根燃着的香,香上刻着五分钟、十分鐘的記號。把它裝在玻璃管内,放在講桌上。說這是「發明」,起名叫「課时計」。據說还要推广起來。  相似文献   

13.
課後作業是課堂敎學的繼續。就是把課堂所學的東西,加以練習和應用,加以進一步地鞏固和消化,這是值得十分重視的。處理作業的一些具體問題,如分配作業時間,作業的份量與內容,批改作業的方式和效果檢查等等,每個授課教師必須很好地注意和研究。這裏把我個人教數學的一些不成熟的經驗與體會,寫出來供大家參考。一、分配作業應照顧到學生的負擔能力,克服忙亂和混亂現象。首先來談作業的份量與內容的問題。有不少數學教師,過於強調自己那一科重要,因而作業分配的份量常常過多,內容也有若干超過了學生的一般  相似文献   

14.
問題解答     
問:教師在學習總路綫過程中,應該怎樣聯繫思想,要不要進行思想改造?(綜合讀者問) 答: 學校教師在學習總路綫過程中,首先應該認識清楚總路綫的全面內容和基本精神,然後聯繫實際,解决一些不利於總路綫的思想問題。根據某些地區中等學校教師學習總路綫的情况來看,部分教師和職員的政治理論知識還是很差的。例如,有的教師還不知道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资料私人佔有制是怎麼一回事,有的教師對農業集體化全然無知,有的教師對我國五種經濟成分的性質還不知道,還有許多教師對文化教育和經濟基礎的關係也弄不清楚。在某些教師的思想中,资產階級的個人主義還是相當濃厚的。例如有的教師聽到祖國的辛福前途時,就只單純為將來個人的享樂而高興,但當粮食計劃供应開始實行時,他又為個人不能自由吃麺而不滿。有的教師聽了赴朝慰問團的報告後說:「志願軍艱苦英勇,我可不能自我犧牲。」在個人與集體的闗係方  相似文献   

15.
為了使教師們正確使用教学參考資料,八叉巷中心小學以各种小學參考資料的‘前言’作為第三週業務學習内容。十六日下午校内備課時間(每週四為蠨趥淇螘r間),各備課小組進行學習、討論,推定大組發言人。十八日業務学習時間進行大組討論。這次學習,使教師明確了不能依賴參考資料而削弱了鑽研教材的積極性。如五年級語文組代表發言說:‘當參考資料沒有來的時候,我們很盼望參考資料,這裹面多多少少帶有依賴思想。学習了“前言”以後,使我們進一步明確怎樣正確使用參考資料,正如前言中所說:“……在備課時,首先鑽研教材,  相似文献   

16.
一、代課 從前我是一個作會計工作的人,沒有教学經驗,中间會在舊社會的中学裡,代過幾个月的国文,雖然沒有深入鑽研,但也勉强应付過去,這次有機會代理作小學教師,我仍然主觀的意味着一定仍像在舊社會教書一樣,同時在思想的深處,以為教小学比中学生要容易得多,那還有什么問題? 當到達學校的時候,学校當局告訴我係代理小  相似文献   

17.
為祖國建設培養合格人材的任務,迫切地要求我們立即結束學校工作中的忙亂現象,加強行政領導的計劃性,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為提高教學質量創造條件。自去冬十月以來,我們明確了學校一切工作都必須環繞教學工作,便號召全校工作人員和學生學習蘇聯教師和蘇聯學生「正確地支配時間、充分地利用每一分鐘」的本領。接著全面地檢查了工作並逐步地整頓了校內羣眾組織活動,通過這一系列的改進學校工作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學校必須堅持貫徹既定的學期計畫、月計畫和周活動日程,並在堅持周活動日程的基礎上,號召老師、學生合理地支配時間,實行計畫教學:就是教師由隨堂備課改變為周備課或單元備課,每星期六下午就出現了教師、班級和學生下一周的教學、作業和學習等三種計畫表。教師的教學計畫表,是每個教師把下周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填寫出來,同時按照教導處所規定的該科授課  相似文献   

18.
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材,是當前教育事業中的中心任務。如何具體實现這一任務呢? ‘這首先要求教師努力鑽研教材,深刻領會和掌握自己所教學科的教學目的、思想內容和科學內容。相應地改進教學方法,以求正確系統地進行教學。’因此在執行提高教育質量的任務中,教師首先要抓緊鑽研教材相應改進教學方法這個基本環節。本文僅就如何鑽研教材提出幾點意見和同志們共同商討,並希望多多交換意見與體會,以推動我們歷史教學的改進。首先,鑽研教材必須以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爲指導思想。其所以必須如此,就是因爲這一方針,是社會主義性質的教育的根本方針。它下能是僅僅  相似文献   

19.
一課教得好壞,主要決定於備課。備課好,效果大。哪怕是富有教學經驗的教師,每課比必須有充分的課前準備。所謂備課,應包括些什麼內容呢?哈爾濱市第六中學在「關於備課、上課、指導學生作業暫行辦法草案」中,會這樣具體地規定著:教師須于每課時授課前,根據課或單元的教學計畫,制定課時教學計畫。講授新教材的課時計畫,一般應包括:(1)學科、日期、班級;(2)課題;(3)教學目的;(4)教學程式;(5)教具準備;(6)課後總結。(復習課或指導作業課可不按此規定)顯然,要把這樣的課時計畫作好,便必須有充分的課前準備。該校的教師反映:「我們學校已經提出,沒有課前準備,不准上課。」由此也可看出,所謂「課前準備」,決不只是一些講授材料的搜集,而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對每一課在課前作全面準備。「課時計畫」(教案)是為了把全面課前準備工作用文字固定下來,以便於教師掌握教學過程及課後檢查、總結,同時,也便於同科目  相似文献   

20.
在高等師範學校里,生物教学法和其他各科教学法一樣,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我認為,它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属於教育科學範疇內的一門學科。從在教學計划內所屬的類型來说,它不是動、植物学的輔助課,也不是教育學的輔助课,更不是一般的基礎課。它有自己的內容、方法、根据,有自己所研究的所探求的獨特的規律。然而我們有的教師對於这門課程的性質的認識還不一致,因之,在編寫大綱、教材和進行課堂教學上就存在着一些問题。首先,在我们自编的和幾份交流的教材上有重覆教育學內容的现象。如教育学講「教学過程的概念」,生物教學法中也講,那真是一般地講,這里也是一般地講;教育學汎论「教學原則」,这里也仍然汎論教學原則;教育學概括地講「評定知識的原則」,這里也是概括地講評定知識的原則;教育学讲「上課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這里也由班級授課制開始一直講到如何完成家庭作業。即在同一生物教學法的教材中,總论重覆各論,各論重覆總論的情况也是不少的。如關於「中學生物教學大綱」,總论講,各論也講;動物部分讲,植物部分也講,等等。這是目前自编教材的一个嚴重缺點。它浪费了一部分的教学時間,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削弱了這門課程应體現的和應完成的目的和任務。同樣,在我們的教材中,也有重覆生物学內容的现象。如有的教師主張,教學法是為了解决中學教學實際問題的,搞通了中學教材,就是完成了這門課程的主要任務。在這種思想支配下,生物教學法就變成了「中學生物教材研究」或是「中学生物教材詳解」了。於是,以中學教材為中心,又差不多叙述了一遍有关專業課本身的问題。这也是目前自编教材的一个缺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