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梦想     
徐兆 《阅读》2014,(7):44-45
一个人有了梦想就会发奋图强,一个人有了梦想就会非常用功,一个人有了梦想就会神采飞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志愿者。 记得上幼儿园时的一堂课上,老师问我们:"小朋友们,你们长大有什么梦想呀?"有的小朋友说长大要当医生,有的小朋友说长大要当老师,有的小朋友说长大要当解放军保卫国家……老师点到我的名字,问:“徐兆,你的梦想是什么?”我认真地说:“当一名志愿者!”  相似文献   

2.
幼儿往往争强好胜,喜欢得到别人的夸奖,特别是老师的夸奖。在游戏当中,他爱争当权威人物,在比赛中,他爱争“第一名”。为了博得老师的一声亲切表扬,他们竭尽全力,乐此不疲。有的家长竟发出这样的感叹:老师的话比“圣旨”还厉害。的确,在孩子的心目中,老师充当的不仅仅是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更应该是个示范者,老师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因为孩子常常视老师为他们心目中的“偶像”。为了激发每个孩子的上进心,我每天轮流让小朋友当“小老师”,让他们每个人都有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表现的机会。这样  相似文献   

3.
陈可歆 《阅读》2012,(9):26-26
我的语文老师姓徐,因为班主任也姓徐,为了区分开来.我们叫她大徐老师。 大徐老师中等个儿,不胖不瘦。她有个习惯,喜欢扎马尾辫,这样看起来显得有活力、有精神。大徐老师会用眼神和我们交流,当有同学开小差时,她会瞪着他,好像在说:“上课要认真!”当她夸奖学生时,眼睛会眯成一条缝。  相似文献   

4.
今天,张老师一脸神秘的样子,我们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语文课上,他终于把“秘密”透露出来,在黑板上写下了4个大字——“角色体验”。咦,这是啥意思呢?我左思右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时,张老师不急不慢地说道:“今天我们来一个‘角色体验’,哪两位同学愿意来试试?”大家听了都很兴奋,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番。老师请了两位男同学。他俩都为自己成为“幸运儿”而激动不已呢。不过,他们并没高兴多久,因为要体验的角色是“独臂人”。一下子,他们俩又成了两只泄气的皮球。“现在,请你们用一只手把外衣脱掉再穿上。”老师发话了。他俩…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你们知道阿城吗?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由于某些原因,阿城连中学都没读完,但他为什么能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呢?阿城在他的小说《孩子王》中,通过一位老师教孩子作文的故事,多少给我们透露了一点“秘诀”:“作文不能再抄(社论)。不抄,那写些什么呢?你们自己写,就写一件事,随便写什么,字不在多,但一定要把这件事情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地写出来……比如,写上学,那你就写:早上几点起来,干些什么,怎么走到学校,路上见到些什么——”(学生有人叫起来“:以前的老师说那是流水账!”“)流水账就流水账,能把流水账写清楚就不错了。别看你…  相似文献   

6.
选“老师”     
刘荣和 《阅读》2008,(3):27-28
什么?选老师?你们也忒狂了吧!嘿!你别不信!这事一点不假,就发生在我们六(4)班,只不过选的是小“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7.
有趣的游戏     
高乐源 《阅读》2013,(10):26-26
今天上课时.老师领着我们做了一个名叫“反着干”的游戏。 游戏开始,由老师当发令员,先请六位同学上场。只听老师大喊一声:“站好!”台上的同学“唰”地一声笔直站好,我们台下的同学则笑得不亦乐乎,有些捂着嘴,有些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还有些一边捂着肚子一边指着台上的人……过了大约五六秒钟.台上的同学才反应过来:都已经说了是“反着干”,自己怎么还“正着干”呢?他们虽然下了台,但表情里还透着不甘,埋怨,还有遗憾。  相似文献   

8.
聪聪两手托着下巴,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桌上放着一本翻开的《窗边的小豆豆》。书页被风吹得轻轻翻动着。“聪聪——”一个清脆的童音传来。聪聪吃了一惊,眼睛不由得循声找去。桌上站着一个小不点。聪聪又惊又喜:“小书虫!我正想找你呢!”“我看你在发呆,一定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小书虫不急不慢地说。“今天老师上阅读课的时候说‘阅读因思考而快乐’。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聪聪说。“原来是这样,”小书虫想了想,“我懂了,你们老师是要你们读书的时候学会思考。”“怎样思考呢?”聪聪急切地问。“别急,让我想想,”小书虫眨眨眼睛说,“我想…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例子,几名专家拿着一本班级同学的花名册,指出其中的一些名字,说那些孩子都是神童。果不其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大家越看这些孩子的表现越像神童。这些孩子不久后也都获得了成功。大家不禁佩服那些专家的眼力。专家却笑答那些名字不过是他随便点的。同样,想使一个孩子变坏也很简单。只要他的父母、老师、同学天天都对他喊:“你真讨厌,又笨又懒,什么也不会,只会干坏事惹人生气……”那么,这个孩子很快就会成为大家描述中的那位“坏孩子”了。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学校教育的实施者,在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上,切记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  相似文献   

10.
高汉武 《阅读》2015,(Z3):22
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响声,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靠窗那排坐在最后的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教室里低低地有了议论:“臭美!扮啥酷呀!”“上课怎么能照镜子?”“活该受批评。”“看老师怎么办?”老师没有言语,他有意无意地听着同学的每一句议论。这些女孩子呀,全十五六岁年龄,  相似文献   

11.
可爱的莲蓬     
何少阳 《阅读》2014,(10):24-25
上课了,郑老师拿来了一袋看起来有点像漏斗的东西,这些东西大大的,圆圆的,露出一个个绿色的脑袋,每个脑袋上还有一个小黑点,好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在用圆溜溜的大眼睛朝外张望着。小红小声地问:“这是什么东西啊?”小冯大声地说:“这个东西我在东关街见过!”我伸长脖子看了看,开心地说:“这是莲蓬!”“莲蓬像什么呢?”郑老师问道。  相似文献   

12.
彭湃六岁开始上学,在学校里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经常帮助同学,大家都很喜欢他。一天中午放学,当同学们路过一个很大很高的围墙时,一个同学突然大声喊起来:“瞧,石榴,又红又大的石榴!”大家抬头看,果然高高的围墙上伸出了一枝石榴枝,枝头上挂满了红艳艳的大石榴。大家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好大的石榴啊!”“红通通的!”“一定能把人甜死!”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一个稍大一些的同学从旁边走过,看到这群小孩子站在那里眼巴巴地望着石榴树,就是没人动手摘,于是就说:“哎,你们这群小傻瓜,站着有什么用,快摘下来尝尝啊!”于是,他让…  相似文献   

13.
难忘的一课     
沈晏展 《阅读》2014,(4):28-28
又是一个星期天.我突然萌发了自己当“小老师”的想法。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和我三人。于是,我对他们说:“爷爷奶奶,我来教你们识字吧!”他们高兴地答应了。,然后,我把要教的字依次写在小白板上,注上拼音,一切准备就绪。  相似文献   

14.
放学了,小不点冬冬眉头紧皱地回到家,一屁股跌坐在沙发上,苦着一张小脸,一声不吭。妈妈见了,忙抚摸着他的头,亲切地问道:“咋了?碰到啥难事啦?告诉妈妈,妈妈帮你!”“今天老师又让我们回家看书,还要求我们把书中的内容积累下来,让我们的阅读有价值。可我怎么就不觉得看书能积累呢?”妈妈听了儿子的抱怨后,笑着说:“你只要仔细想想,就会明白的!”冬冬一听,只好一个人呆坐着,一个又一个问号在他脑子里盘旋着……突然,问号一下子窜了出来,猛地蹦到了冬冬的眼前。冬冬一见,连忙拉着小问号,把疑问告诉了它。小问号听完了冬冬的话后,胸有成竹地说:…  相似文献   

15.
“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一语道出了儿童的一个最本质的学习心理特征。在《鱼》一课的教学中 ,孩子的这种“需要”表现得尤为突出。1 让学生在“辨误”中发现[片断一 ]师 :鱼 ,同学们认识吗 ?生 (齐 ) :认识。师 :你们见到过哪些鱼呢 ?同学之间相互说一说自己认识的鱼。(学生相互讨论一分钟。)师 (投影 :鲫鱼、鳄鱼、海马、乌贼、甲鱼、鳗鱼、鲸 ) :你们认识这些“鱼”吗 ?生 :老师 ,您说错了 !师 :哦 ?老师…  相似文献   

16.
换一扇窗户     
黄刚 《阅读》2005,(12)
一个美国小男孩天生就有一个奇丑无比的大鼻子,因为这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同学嘲笑的对象。他觉得不愉快,不自在,成天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只是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他的老师玛丽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去看看吧。”玛丽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外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窗外一大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孩子,你…  相似文献   

17.
那一瞬间     
“什么,我……我……让我当升旗手?就在下星期?我没听错吧?”中午休息时,教室里有的同学在看书,有的同学在聊天。老师和往常一样,坐在固定位置上批改作业本。突然,一个同学对我说:“老师请你过去。”我心里忐忑不安,不知犯了什么错,是作业问题,还是要请家长?短短几步路,胡思乱想了好几个念头。走到老师面前,只听他说:“下星期轮到我们班升旗,我想让你当升旗手。”我一下愣住了,嘴巴张成了O型。怎么会呢?我既不是班委,成绩也不名列前茅,平时也不是特别活跃的分子,在班级里只是安静地学习,默默无闻地做一些应该做的事。今天,老师竟然选我当升…  相似文献   

18.
让童趣放飞     
一次练习,有一学生在一篇描写运动会场面的作文里写了这样一句话:“一声枪响,小明冲了出去,跑得比刀还快……。”可老师说“比刀还快”不符合逻辑,于是便改成了“离弦的箭”这样的比喻。离弦的箭我没试过,只知道小时用刀削铅笔经常把手划破,那种速度真的很快,没等你来得及反应,手上已是鲜血淋漓了。没想到我们这位小朋友却把刀和人的速度联系到了一起。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惊叹的句子啊!然而我们的教师没有宽容地对待孩子们,一律打叉没商量。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还能接受鲜活的语言教育吗?  相似文献   

19.
齐立 《阅读》2008,(9):20-21
今天,六(一)班正在上《山谷中的谜底》一课。金老师问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小书虫反应极快,立即举手回答道:“山谷中的谜底是什么?”老师表扬了小书虫,  相似文献   

20.
竞选班干部     
叮呤呤,下课了,我们像出了笼的小鸟,一个个比什么都开心,因为下一节课就要竞选班干部了,我们跳上跳下。过了十分钟,上课了,我们回到座位上,安安静静地等老师来。陈老师走到讲台上,对大家说:“这节课我们竞选班干部!”话没说完,我们就叽里呱啦地讨论起来:“谁当班长?”“给何梦馨吧!”“不,给周全!”……陈老师说:“请同学们安静下来!”说完,她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写完之后,陈老师对我们说:“谁上来演讲,机会就给谁。”第一个上去的是童子豪,他说:“我想当班长……”接着于倩上去了,她居然与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