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将人看作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强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对生命意义的寻找,而生命意义作为精神化压力应对中的主要应对资源,在大学生应对压力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意义治疗理论在大学生压力应对中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为:首先,意义治疗理论中的核心命题——生命意义,是精神化压力应对中的主要应对资源。其次,意义治疗理论中实现生命意义的三种价值——创造性价值、经验性价值和态度性价值蕴涵着一种积极的心理应对方式。最后,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对大学生压力应对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意义治疗是奥地利著名精神医学家和心理医生弗兰克尔所提出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这一理论有三个基本命题,即人是具有意志自由的存在;意义意志是人生命的原动力;任何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其中意志自由是意义意志的心理学前提,意义意志则是生命意义的促动力,而生命的意义则是对前两个命题的充实和体现;意义治疗只是一种补充性的治疗措施,其目的在于为人活着的意义提供一个完整的表述。  相似文献   

3.
追寻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意义疗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弗兰克尔提出的意义疗法是一种针对人们生命的无意义感和心灵空虚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它肯定了生命中的意义与价值,引导来访者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对现代人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疗法理论以意志的自由、意义意志以及生命意义三个相互关联的假设为前提,弗兰克尔指出创造和工作、体验意义的价值以及对不可避免的苦难所采取的态度是获得生命的意义三个途径。意义分析法、矛盾意向和非反思法是意义疗法常用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4.
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意义分析学,即用意义治疗,他的理论不仅为了帮助受痛苦折磨的病人,更是为了所有希望主宰自己生命的人。弗兰克尔站在维也纳精神分析的基础上,吸取存在主义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但对于这个在国际上广受欢迎的治疗理论,国内对弗兰克尔的意义分析介绍不多。文章着重就弗兰克尔关于完整人性的自我以及如何帮助寻找意义的论述作论讨,以促进对意义分析的了解和传播。旨在揭示一个信念:人类有反省和自我超越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意义分析学,即用意义治疗,他的理论不仅为了帮助受痛苦折磨的病人,更是为了所有希望主宰自己生命的人.弗兰克尔站在维也纳精神分析的基础上,吸取存在主义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但对于这个在国际上广受欢迎的治疗理论,国内对弗兰克尔的意义分析介绍不多.文章着重就弗兰克尔关于完整人性的自我以及如何帮助寻找意义的论述作论讨,以促进对意义分析的了解和传播.旨在揭示一个信念:人类有反省和自我超越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存在空虚症”是当今社会较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但高职生的这种现象比本科院校学生更为突出,因此开展生命意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以弗兰克尔意义分析学说作为重要理论借鉴,经多年实践探索,构建了一个与我国高职学生生命意义现状相适合的,由生命意义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构成的高职生命意义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生命意义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个多世纪以来,生命意义的心理学研究和实证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重大的进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对生命意义的概念、相关理论、测量工具与方法及其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总结与探讨,并对今后生命意义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于生命意义的研究涉及的学科众多,研究对象范围广泛,然而,对生命意义的研究主要涵盖在生命教育的研究内容中,对生命意义的界定、失落原因的分析和实现策略的探求过于空泛,不具有针对性。研究方法上,偏重于理论研究,脱离了具体的教育生活世界,教育现象学作为一种"面向事情本身"的研究方法应予以关注。研究对象上,中学生作为生命意义研究的重要对象,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此外,对于心理学、文学等领域已有的生命意义研究成果是否可以为教育所借鉴等问题,有待于研究者们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维克多·埃米尔·弗兰克尔(Viktor Emil Frankl M.D)的意义治疗理论针对的是人缺失"价值感"和"意义感"的问题,其核心是启发人们亲自发现生命的意义。该理论强调人寻求意义的必要性、紧迫性、优先性。我们根据意义治疗理论可知,人必然首先是自身生命意义的寻求者。有鉴于此,大学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寻求生命意义的帮助者。事实上,大学教师正是在帮助学生寻求生命意义的过程中使自身生命的意义得以发现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弗兰克尔意义治疗理论及其在学习动机辅导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也纳第三治疗学派——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派是在充分吸收了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意义治疗着眼于对人存在的意义和生存意义的探索。应用弗兰克尔意义治疗的理论,可以帮助动机缺乏的学生探寻和体会学习的意义,引导他们把学习作为实现生命意义的一种途径,由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意义治疗应用于对动机过强学生的辅导时,可以从缓解他们由动机过强而造成的焦虑症状入手,进而运用“非反省”的治疗技术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学习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个体孜孜不倦地探寻着自身存在的意义以避免虚空。尽管生命意义具有人生哲学的韵味,但其量化研究方法已使其不再囿于哲学。生命意义测量方法主要包括自我报告法、作品法及行为表现和生活状态法等,但其主观性特点决定了自我报告法仍是最佳的测量方法。生命意义的发展经历两个阶段:积极自我定向获得自尊、积极生活定向获得积极生活概念,而且其变化具有年龄、文化和性别等特点。存在主义心理学、自我决断理论和存在积极心理学是生命意义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未来研究还需整合生命意义的多种测量方法,进一步厘清和验证其发展的动力及机制,以及聚焦于整合人的四种属性以理解生命意义的核心目标。概言之,探寻生命意义有助于个体开启自身无限的精神资源以防范化解心理危机,走出困境过上有意义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学生的死亡图像谈起,发觉大多数人是最需要在死亡议题上重新为自己作厘清及追寻意义的人。人常忽略死亡的存在,活在“心智自我外造化”的世界申,唯有借助死亡的觉知,才能迫使个体对生命有全面真实性的观照,重建生命的意义价值,勇于面对死亡、超克死亡。依傅朗克意义治疗学的理论,强调人有追寻生命意义的意志和自由,所以建构生命意义以超克死亡,实在是死亡教育最核心的价值。虽然死亡教育包含的学科领域广泛,但依此角度来思考死亡教育的课题,仍可以提出四项要点作为授课重心:(1)意义的探问,贯串所有课程;(2)参考宗教生死智慧;(3)强调人伦的和谐圆满;(4)莫忘人间三法宝:微笑、幽默、爱。  相似文献   

13.
面对日益严重的自杀问题,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的分析和解释具有局限性。直接导致自杀的原因是人生意义感的丧失,特别是核心价值合理性的瓦解和丧失。教育工作者应在人生意义的救治方面有所反思,给予应有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以意志的自由、求意义的意志、生命的意义作为三个重要的理论支撑点,认为人可以通过创造的价值、体验的价值、态度的价值发现并开掘出生命的意义。本文借鉴其主要观点,探讨“意义治疗学”在悲伤辅导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Richard Peters and John White have both argued that education should contribute to the meaning people are able to find in or give to life. Both dismiss the idea of ultimate or profound meaning (‘the meaning of life’) in favour of ordinary meaning, or ‘meaning in life’. Thus they exemplify the trend visible also in the general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on life’s meaning. I argue that in their rejection of ultimate meaning and retreat to ordinary meaning they concede too much. There is room for plausible notions of ultimate meaning between the extreme they reject and the alternative they embrace. I propose two such notions, one meta-ethical, one metaphysical (specifically, Whiteheadian). If there are indeed plausible notions of ultimate meaning, and if ultimate or profound meaning is therefore a possibility we cannot dissmiss offhand, then it would be wrong to reject the possibility of ultimate meaning in education. Instead, education should both help people come to terms with doubt in this area of life, and foster their capacity to enjoy experiences of ultimate meaning.  相似文献   

16.
从生命意义的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命意义的视角来看,大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和自杀行为的出现都源于生命意义的缺失,因此,从生命意义的视角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将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同时也可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The authors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ning in life and college adjustment in a sample of 96 college students. In line with previous research on meaning in life and positive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measures, presence of meaning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djustment, whereas searching for meaning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djustment. However, the degree to which students were actively searching for meaning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ence of meaning and adjustment. Recommendations for college counseling servic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自杀是当今社会的瘟疫,是人道主义的灾难。以往社会学和心理学有关自杀问题的分析和解释是有局限性的。社会性伤害事件以及精神系统的疾病不足以直接导致人们的自杀。直接导致人们自杀的原因是人生意义感的匮乏。人生意义与人生的事实以及人生的价值不同,是对人生价值合理性的反思与体验。人生意义的匮乏源于人生所依据的价值特别是核心价值缺乏合理性或原有合理性丧失。教育在人生意义包括青少年学生人生意义救治方面应该有所作为,也能够有所作为。为此,教育者必须明确自己在这方面的责任,对造成意义危机的社会根源有清醒认识,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理性,强化人文教育和教育的人文性,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对于人生问题的敏锐洞察力。  相似文献   

19.
生命意义感与健康、幸福感正相关。调查结果表明,高护生的生命意义感现状不容乐观,生源类型、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等都对护生的生命意义感有影响。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生命教育,改变高护生生命意义感不强、生活目标不明确的状况。开展生命教育要以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成绩为抓手,以体验型教育为主,辅之以生命教育课程,突出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主题,加强职业生涯发展的辅导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