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也表现出了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职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主要渠道之一。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促进转移。本文在福斯特思想的指导下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探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当地经济的发展后劲,决定了当地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和方向,政府采取适宜的措施和方法,将促进当地劳动力的转移和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当地经济的发展后劲,决定了当地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和方向,政府采取适宜的措施和方法,将促进当地劳动力的转移和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5.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了整整30年,高等教育也已经从精英化阶段过渡至大众化阶段。在市场化和大众化双重背景之下: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在这种条件下,提出高等教育“以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对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是尽快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素质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规模和层次.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工程.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可采取以下对策:对职业教育发展做出整体规划,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舆论宣传,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开辟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途径,有效进行职业指导.  相似文献   

7.
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基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农”问题和城市化滞后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特别是三农问题已被提到了国家的议事日程,成为“重中之重”。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关键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但是没有一定人力资本的劳动力,是无法进行有效转移的。只有加强各种形式的农村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才是提高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一国或地区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经验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为主要动力,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条件,政府的政策和法律制度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举措,适合国情的转移模式是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的关键.为此,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选择适合国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加快相关政策制度的改革调整,加强教育培训以增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通过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循序渐进,以促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论述了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政府和职业教育机构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系列政策性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张琳琳 《成人教育》2011,31(2):19-20
通过教育与培训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只是教育功能发挥的一个层面,从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个体发展需要来看,实现该群体的市民化,使其成为城市新市民,才是教育与培训在更高层次的目标定位。为了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发展,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优势,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全面提升,推进其成为新市民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