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猴》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王淑萍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雪猴》这篇阅读课文是本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在学习本单元前三课《鲸》、《蟋蟀的住宅》、《威尼斯的小艇》抓住事物特点写的基础上,教学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用已学...  相似文献   

2.
《鲸》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结合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抓住事物的特点写”以及这篇课文的实际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要求,我在教学时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实践中,我进行了语文单元教学的尝试。现以九册第六单元的教学为例,谈谈一些做法和体会。本单元有三篇课文,都是以事写人的。“抓住人物的特点”是本单元的重点读写训练项目。它侧重于指导学生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特点来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怎样抓住人物的特点写人,三篇课文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雪猴》是人教社六年制小语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现就如何教这篇课文谈几点意见。一、整体感知抓重点这篇课文以“我”在云南边境大峡谷一哨所采访的见闻和经历为线索 ,记叙了生活在这里的雪猴与边防军人友好相处的许多趣事 ,如雪猴送礼、相伴出操、关切新战士 ,为“我”预报天气等 ,反映了雪猴机灵有趣、聪明可爱以及它们与边防军人亲密融洽的友情 ,也反映了我们的边防战士热爱大自然 ,热爱生活 ,热爱祖国的情怀 ,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为了把学生引入课文设置的情境中去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挖掘出文章的重…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教材由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四部分组成。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那么,如何在教学中突出、落实这一训练重点,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扎实的训练呢?本单元教学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导读了解指导学生读“导读”,让学生对整组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有个大致了解,做到学前心中有数。二、感性认识这一阶段,精读精讲《鲸》、《蟋蟀的住宅》、《威尼斯的小艇》,指导阅读《雪猴》,重点训练“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在《鲸》的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环节:1先让学生带着“…  相似文献   

6.
【课例简析】《雪猴》是一篇阅读课文。通过写作者的亲身经历,突出了雪猴的“友好”、“聪明”、“灵性”与“可爱”,表现了雪猴与边防军战士之间的深厚情谊。学习本文,要着重体会边防战士热爱大自然和野生动物的情感,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因此,可采用“导读悟情、读中学写”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导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雪猴》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学时,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体现感情的。要让学生在读议中把握课文重点,领会课文中雪猴与边防战士之间亲密的关系和深厚的感情,促使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一、巧用课文,读写结合,培养兴趣。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中高年级的每一篇教材都有读写重点,在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突出这些重点,做到读写结合。如第七册第五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表述的,并把从课文中学到的抓特点写的方法运用于自己的作文实践。如学习了《鲸》《雪猴》,就让学生练写《淘气的小猫》《可爱的小狗》……为作文打好基础。 …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3课《我们家的猫》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一要真实,二要具体”。本课承担向学生说明怎样写才是“真实具体”的任务。在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感知老舍先生笔下的大花猫的特点,学习作...  相似文献   

10.
第九册《威尼斯的小艇》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课文表现出作者鲜明的思路:小艇的重要作用→小艇的样子→坐在舱内的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威尼斯人离不开小艇。怎样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在读书活动中探索求知(课文写什么)求得(怎样抓住事物特点写)呢?笔者通过创设读书、思考、讨论的活动情境,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利用课文提供的阅读材料,强化重点训练项目到阅读理解过程中。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又让学生从字词句段篇的学习中形成了会自读、会自悟、会自得的技能。 一、启发学生自…  相似文献   

11.
一、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问,了解意义段与篇之间的关系,初步归纳文章中心思想。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科学、生动、具体地介绍说明的方法。3在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二、单元教学构想本单元由三篇讲读课文和一篇阅读课文组成。课文侧重于介绍和说明事物,单元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O教学时,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科学、具体、生动的说明的。第14课鲸(~)教材指要1本文思路:鲸的大小——~类属及种类——~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记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谋求人民的幸福而英勇战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它是第2单元“理清文章的条理”这一训练重点的进一步落实和深化。作者按照“夺桥原因→→抢时间(飞)→攻天险(夺)→渡河成功”的思路,有条有理地记叙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文章的重点是“抢时间”和“攻天岭”两个部分。通过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在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时候,还应注意根据事情的特点,抓住重点来写。因此,它又是对第九册第5单元“详写和略写”这一训练项目的复习巩固。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抓住特点引导自学感悟学法重在训练第八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内蒙古特级教师王爱勤一、新旧联系,体现训练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共四篇课文。“看图学文”两篇:《小足球赛》和《趵突泉》;课文两篇:讲读课文《中国石》、阅读课文《旅行家树...  相似文献   

14.
《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讲读课文,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因此在学习本课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蟋蟀巢穴的特点写具体,了解蟋蟀建造巢穴的过程,并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四篇课文,是写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它为我们进行读写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文。在讲读这四篇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理解“这四篇课文都是通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对特定时间内、特定环境中的景物所  相似文献   

16.
五年制小语六册第六单元是由两篇看图学文和两篇参观记组成。根据这组课文的特点,可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从课文的“顺序”入手,理清文路,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第六单元的四篇课文,虽然组材的方法不同,但都体现了“按一定顺序写”这一特点。《送水》是按由近及近的顺序写的。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划出各自然段中的首句,即“蓝天下面的麦地里”、“村边路旁的几块麦地里”、“在割过的麦  相似文献   

17.
赵莉 《学周刊C版》2010,(9):114-114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围绕“自然的奥秘”这一主题选编了4篇课文。教学要落实“让学生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人物内心世界”这一目标。这篇课文是叙事写人的文章,通过记叙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迷恋昆虫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到执着痴迷是法布尔成功的秘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嘱咐》是浙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学习方法:1.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2.看看课文围绕这些重点词句写了哪些事例,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3.围绕重点词句想想,课文主要给了我们什么启发。一、小组合作,理清层次上课伊始,首先让学生回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三个方法,然后结合这一内容出示以下两道小组学习题:1.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并理解意思。2.看看课文围绕这些重点词句写了那些事例。让学生由四人小组齐读课文,合作解疑。当学生很快找出中心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以及“我跟母…  相似文献   

19.
《蟋蟀的住宅》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筑的等方面的知识,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根据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过程写得具体,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为此,本课可以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进行教学。一、画一画在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画出蟋蟀住宅图,然后进行交流。1.反复阅读课文,画…  相似文献   

20.
《荷花》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六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全文不足四百字,却把一池荷花写活了。看似朴实的文字处处透露出画一般的优美,一览无余的满池荷花在静与动中尽显千姿百态,给人以无尽的遐思。因此,我们抓住课文如诗如画、富于想象的特点,通过多种方法,使学生在人情入境中品读赏析,进而在读中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