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二册生活中的数第二课时数扣子教学目标:1.能读写百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2.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3.结合现实素材感受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算,初步建立数感。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建立估算意识,认识数位及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教具: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学具:扣子、花生、计数器等。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要鼓励学生猜想,培养学生敢想的勇气。让学生明确要求,掌握10个扣子有多少,为下一个环节抓一把扣子进行估算作准…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建立记数单位“千”,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2.结合现实教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讨论,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经历“10个一百是一千”的形成过程,会数、读、写1000以内的数。教学难点:写出中间带零的数;能比较准确地估计数。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东兴购物广场在搞店庆促…  相似文献   

3.
徐燕玉 《考试周刊》2014,(15):83-84
所谓数感就是认识客观事物与数时树立的一种意识,是人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知和领悟。本文主要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挖掘生活资源、构建数学活动、加强估算和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其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读数、写数和加减法运算时会经常使用到计数器。现在所使用的计数器算珠多为白、红色,底板为绿色,数位板为白色,数位名称多为黑或红色。在教学中,我发现这样的计数器有三个缺点:一是计数器造型不生动,整体色彩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二是算珠单一的颜色给学生读数、写数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看不清讲台上计数器所表示的数字,无法准确地读数、写数。这种现象在“多位数加减法”运算演示教学中尤为明显。三是各数位上十个珠子为一种颜色。当遇到满十进一时,学生看不…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与能力。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使学生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运算的方法,提倡与他人交流算法及算法多样化。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统计表、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进入活动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的老朋友淘气和笑笑吗?你们看,他们来了。(放映课件,出现笑笑与淘气。淘气:我和笑笑要进行套圈比赛,你…  相似文献   

6.
晏芳 《西部素质教育》2019,(23):235-236
文章首先阐述了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重要意义,然后提出了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策略,包括创设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的估算意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传授估算方法;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估算技能。  相似文献   

7.
<正>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算理?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教学过程。学具准备:纸币、计数器和方格图。一、创设情境,初步发现1.看一看。教师出示“抢微信红包”情境,学生根据信息提出研究问题并列式“4.75+3.4”和“4.75-3.4”。2.估一估。请学生估算4.75+3.4的和大约是多少,并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8.
徐颖 《贵州教育》2014,(6):34-36
教学内容人教社2012年实验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6页、37页及39页练习八第5—8题。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数数和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呈现“数不同颜色的纽扣数量”,引出100以内的数该怎样读写。由用小棒表示数过渡到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来表示数,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百位这三个数位的名称、顺序以及数位表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那么,现在的小学生估算能力到底怎么样呢?前不久,笔者对我校高年级学生的估算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数感不强,估算意识淡薄。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呢?一、创设生活情境,感受估算的实际  相似文献   

10.
冯树学 《山东教育》2003,(28):44-4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40页的内容及练习八的习题。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2.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会判断角,会用直尺画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角的画法。教学难点建立角的表象。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活动角、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三角板、纸、硬纸板条、图钉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出示课件:播放录像,投影主题图“美丽的校园”。突出:教学楼门窗上的…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算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诚然,让学生建立与培养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一、联系生活、引导观察、建立数感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理解数概念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数概念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观察,加强联系对比,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如:在"数的认识"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并体会到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意识,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29页例9。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理解数位意义;2.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能够熟练地读万以内的数;3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和读法。教学难点:读中间有两个0的数。教具学具:投影仪、算盘。教学过程:一、复习1.先说说下面的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读出来。3756092802002.写出下面各数。四百三十七 三百零九 五百一十3.先说说下面的数各是几位数?每个数中各个数字分别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再…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探究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3.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只需要粗略的数据就可以达到目的。可见,估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同时,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估算是当前计算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数学课程标准中规定了估算的教学内容和估算意识及其技能培养的要求。其中,第一学段的具体目标是"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指出:"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算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诚然,让学生建立与培养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一、联系生活、引导观察、建立数感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理解数概念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数概念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观察,加强联系对比,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如:在"数的认识"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其他数学内容。在数学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估算的价值,教给学生估算方法,加强估算的准确性,培养估算的习惯,从而将估算作为一种自觉意识,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课标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为此,在课标课程教学中,要充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学的突破口,是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的润滑剂,是培养学生良好问题意识的催化剂,是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如何艺术地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笔者谈谈个人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第68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3.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 ,能正确地数、读、写11-20各数 ;4.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 ,知道10个“一”是1个“十”。教学准备 :20根小棒及橡皮筋2根 ,计数器2人1个 ,实物投影仪 ,自制课件。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 ,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立数…  相似文献   

20.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培养小学生应有的估算意识与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对《乘法估算》进行教学设计和反思,能够更好地通过创设情境、运用不用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估算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