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建设教师成长文化,需要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即唤醒教师的自我意识——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自我成长,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建设教师成长文化,旨在让教师平等分享成长机遇,形成"人人有成长,人人能成长"的发展理念。一、理解成长核心理念,满足成长机遇的人人需求在知识爆炸、社会转型的社会背景下,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2.
随着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文化意义主导的教师成长、教师如何正确自我定位及如何成为引领学校文化发展的主体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教师的"三识"和"三心",即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成就意识与爱心、良心、信心,将其有机地结合有助于教师的成长。因而,在一种充满爱心和平等对话的氛围中,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主人、伙伴、家人和合作者的四种身份,才能使其真正成为有效引领学校文化发展的坚实主体。  相似文献   

3.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自育育人”是四川省仁寿一中教师文化的核心精神,在这一精神的统领下,学校形成了科学的人文的教师文化体系.学校以教师文化自觉的方式主导和引领教师文化建设,“自觉”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目标,也是行动过程.教师文化自觉要经过对教师文化的自知自醒,到自信自行,最终达到自新自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过度强调教师专业发展往往会产生"生命边缘化"危机,表现为专业发展的功利化与工具化、教师学习权的异化、对教师生存状态的忽视。教师自觉是对内在精神和意志的呼唤,也是助力专业发展回归到生命本真的关键,其最高境界为生命自觉。从"专业发展"转向"生命自觉"是教师成长的理想走向,需要政府和学校高度关注教师生存状态,教师自己也需唤醒生命意识,主动生成发展热情,在超越生命的过程中创造幸福的精神体验。  相似文献   

5.
林自然 《新教师》2022,(2):15-16
教研组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具有独特的价值.西城中心小学自2020年5月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研组文化构建的行动研究"以来,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推进教研共同体文化建设,有效地提升了学校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教师的专业成长从传统的"散乱应战"走向"有序发展";从传统的"个体成长"进化成"群体发...  相似文献   

6.
科研自觉: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文化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文化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研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科研自觉。目前,高职院校科研氛围不浓、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政策缺位、科研自觉虚位、科研素质不高和科研层次偏低等因素影响了教师科研自觉的形成。高职院校应该给教师提供优质的科研文化土壤,同时,教师自身应在实践、学习、反思、写作等诸方面努力走向科研自觉,在科研中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一旦失去文化,所剩的就只是知识的位移、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有文化"的课,应该是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的课。教师的文化自觉决定教育的内涵,成就学校的文化,成就教师自身的发展。提升教师的文化自觉,需要教师保持基本的定力和基本的判断力,需要以阅读+思考为路径,需要校长和教师在共同遭遇、共同研究、共同解决问题中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8.
当今教育,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如果有十几年的学校文化浸润,那么在他们心中就有一种文化自觉行为。当然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角。只有教师在其领导下自觉自发地改变自己,并明白了"文化自觉"在于自身的改变,才能真正帮助孩子们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学校应以和谐学校文化建设的力量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具有"学习型组织"文化特征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使教师得到互动提升,在"研究共同体"中互为课程,在"开放性平台"上互助成长,使教师产生职业成就感,享受变化成长的过程,从而实现"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一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放眼古今中外,著名学校无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内涵发展、轻负高效”成为时代和社会对学校教育要求的最强音时,学校开展文化建设更加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健康发展、快乐成长,学校文化的构建之路应从育人者文化开始,而营造育人者文化的核心就在于文化自觉意识的建构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