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平萍 《青年记者》2016,(31):32-35
一个文弱女记者,在2003年那个非典肆虐的春天,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勇气,不顾危险一次又一次走进收治非典病人的医疗重阵,激情满怀地忠实记录着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抗非历史瞬间. 一个文弱女记者,在从事公共卫生报道领域7年间,先后20余次深入上蔡县文楼村,采访艾滋病人和医护工作者,致力于消除丑化和歧视,为遏制艾滋病传播播撒科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一个充满活力,既坚强又富有忍耐能力的女记者,是令人羡慕的。而女记者的路又是非常艰难的,她们经受的磨难往往超过男性同行。如何才能在那深不可测、浪涛汹涌的生活大海中显示出女性的力量呢? 一、力量从自信中来。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只有自信才会不怕辛苦,顽强拚命地工作。“天生我才必有用”,要相信自己是有用之才。能否做一个有用的人,不是以男女性别来判定,女人和男人虽然在  相似文献   

3.
传播领域是男性占据主导地位或优势地位的行业,战争是“让女人走开”的男性领域,那么处于劣势地位的女记者是如何走入战争,成为记者中的王牌———战地记者的呢?由于中国国情和中国妇女解放的特殊性,中国的女记者从抗日战争到现在的伊拉克战争,这半个多世纪里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路线———模仿、解放、觉醒、突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变异的模仿阶段通行证:被男性化了的身份在这个阶段要以女性的身份堂而皇之地走入从来都是“让女人走开”的战争可谓阻力重重。极少数的女记者站出来无畏地挑战世俗,却也只能以被男性化了的身份出现在战…  相似文献   

4.
这一周(6月12日至18日)的早晨,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专栏,一直被“一个城市女记者”和“庄稼汉”的事儿所占据。说的是她如何自己投资20多万,“包装”—位农民歌手,并且“很正规”地签下了合同,要制作音乐电视之类的东西。节目中用很长时间特别交待了一些商业气息很浓的细节,诸如如何签合同,如何规定这位歌手一旦“出门演出”要向这位女记者  相似文献   

5.
记者前面加个“女”,就给这个职业增添了几分靓丽,几分温柔。 当美国大兵压境,伊拉克战火即将燃起,各国记者纷纷撤离之时,一位中国女记者如同一只洁白的和平鸽,飞进了硝烟中的巴格达,要把最真实的新闻画面传达给世界。中国为之震撼,世界为之震撼!人们常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可在前南斯拉夫烽火中、在阿富汗战场上,女记者天使般的身影使蓝天变得美丽。战地记者,不再是男人的专利。 为追求正义,为追求新闻,女记者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无往不胜。 女记者带给这个职业的又何止是靓丽、何止是温柔。她们让同行们:惊讶——震撼——敬佩! 当她们用柔弱的臂膀撑起新闻事业一片蓝天的时候,内心又是怎样的感受呢? 让我们听听这四位女记者的独白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记者前面加个“女”,就给这个职业增添了几分靓丽,几分温柔。当美国大兵压境,伊拉克战火即将燃起,各国记者纷纷撤离之时,一位中国女记者如同一只洁白的和平鸽,飞进了硝烟中的巴格达,要把最真实的新闻画面传达给世界。中国为之震撼,世界为之震撼!人们常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可在前南斯拉夫烽火中、在阿富汗战场上,女记者天使般的身影使蓝天变得美丽。战地记者,不再是男人的专利。为追求正义,为追求新闻,女记者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无往不胜。女记者带给这个职业的又何止是靓丽、何止是温柔。她们让同行们:惊讶——震撼——敬佩!当她们用柔弱的臂膀撑起新闻事业一片蓝天的时候,内心又是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听听这四位女记者的独白吧!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新闻界恐怕是女性较为集中的行业之一。而在有些新闻单位,在采访一线跑动的女记者的人数甚至超过了男记者。在新闻这个领域,女人似乎如鱼得水,她们从容自如,不让须眉,越来越显示出在这个行业中的优势。女记者的职业优势来自于她们的敏  相似文献   

8.
恕我冒说一句:每个民族都有女人,而女人的故事,总比男人的动听。中国也不例外。且中国女人中,当代女记者们的故事,尤为不寻常。因此,我们汇编了《中国女记者》一书。这部书较厚,预计四集有160万字。现在已经出版了第一、第二集。作为编委之一的我,尽管在出版前已细细读过,但出版后我发现此书还另有妙用:每逢烦闷或辛酸时,恼火或泄气时,仍要翻开来,向我的  相似文献   

9.
湖北《长江日报》抓住市民的热门话题,利用其驻在各大城市的记者以“同步大扫描”的方式,帮助决策者和市民跳出一城一地,对他们所关心的热点作立体的比较或观察。这是地方报纸走向开放型的新的尝试。 长江日报从今年2月起,首辟“京沪立交”专栏,由驻京、沪的两名女记者以其独特的眼光对中国两个最大城市的城市建设作比较性的观察。 两名女记者用细腻的笔触对京、沪的“桥”、“堵”、“绿”、“居”等一系列城市生态作出现场特写,展示了两城市改革开放中显示的前所未有的建设速度、管理经验及正在努力克服的“现代都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实践》2009,(3):6-7
“女人是天生的信息传播者”——美国普利策奖评委会前任主席西摩·托平富有幽默感的话语,对当代女性在传媒业中逐渐崛起的现象做了点评。而“六好博客”亦以其实践证明,在党报新闻评论这个一般由男性一统天下的领域里,女记者不仅可以做到巾帼不让须眉,而且还能以女性特有的感性视角、独特的新闻关注点,为新闻评论注入新的内涵和元素。  相似文献   

11.
在香港,过去一直以男人为主的新闻界就快成为女人的天下了.ATV的一位负责人说:“男记者正在被他们的女性同行所代替,这种势头已保持数年,至今没有减弱的迹象.”在TVB,女记者的数目巳经超过了男记者.报界更不例外.《晚报》新闻部的32名记者当中只有12名是男性.其它中文报纸几乎也都证实了女记者巳经占了统治地位.不过,两家英文日报,男记者仍略占多数.  相似文献   

12.
记者这个职业注定要塑造出一群不太一样的女人那当了妈妈的女记者们到底是叫妈妈记者,还是记者妈妈呢?  相似文献   

13.
7月 5日至 8日,由全国 10省区 16家地市报纸的 26名女记者组成的中国地市报女记者西部采访团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进行了采访。   在为期 4天的采访时间中,女记者们采访了首开我国企业治沙先河的广夏 (银川 )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用玉米进行深加工的农业产业化典型宁夏银湖酒业公司、“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银川市郊区塔桥村等。   这次活动是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为响应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为更好地了解和宣传西部而举办的一次活动,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女记者协会主办、宁夏银川晚报社承办。 地市报女记者采访团采访宁夏@秦明瑛$中…  相似文献   

14.
吴苾雯 《新闻知识》2000,(12):14-15
在中国,新闻界恐怕是女性较为集中的行业之一。而在有些新闻单位.在采访一线跑动的女记者的人数甚至超过了男记者。在新闻这个领域.女人似乎如鱼得水,她们从容自如,不让须眉.越来越显示出在这个行业中的优势。女记者的职业优势来自于她们的敏感和冲动。女人似乎天生就是敏感的,她们敏感于一声叹息,一串笑声,一个故事,一个情节.一段经历,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新闻事件都容易在她们心里掀起波澜,引起心灵的震动。这种敏感的特质使女记者更具有捕捉新闻的观察力和对新闻的感受力.她们会在看似平常中发现不平常,在看似普通中发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隐性采访在新闻界悄然流行。《深圳晚报》记者涂俏以新闻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先后四次深入到社会底层,抓到了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女记者夜宿‘十元店”》、《女记者‘前的”赚钱记》、法记者“反串”啤酒女郎》、《女记者“征婚”亲历记》等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也引起新闻界的关注。什么是隐性采访?《新闻学大辞典》的定义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隐性采访分为两种:一是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妆扮成其他身份的人员进行采访。如记者打入黑社会组织采访,进入赌…  相似文献   

16.
韩国新闻史上最早的女记者──崔恩喜王少锋“崔恩喜女记者奖”在韩国新闻界被喻为是最有权威的记者奖,它是为纪念韩国第一位女记者崔恩喜卓越的成就及高洁的品质而于1984年设立的。每年在韩国的各大报纸及通讯社中,评选出一位该年度最活跃、最杰出的女记者授予此奖...  相似文献   

17.
<正>与以往相比,2007年全国“两会”新闻大战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女记者的增多。在“两会”现场随处可见积极“拼抢”采访的女记者,在温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更有众多的女记者亮相。据统计,在3月16日长达1小时57分钟的温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共有11位记者获得提问的机会,其中6位是  相似文献   

18.
本书是人民日报女记者孟晓云近五年以来的新闻作品集,是人民日报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当代中青年记者丛书》之一。这是一本以报告文学为主的集子,包括《女人世界》等四组文章,不仅收有获  相似文献   

19.
安冬 《青年记者》2006,(17):45-46
7月12日,大河网“网闻天下”栏目出现了一篇题为《女记者曹爱文流泪伤心模样》的帖子,讲述了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曹爱文在采访现场救助落水女孩的全过程。短短几天之内,她成了各大网站的焦点人物,网友称她为“中国最美丽的女记者”,河南省委和河南省青联授予她“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而这个梳着马尾辫、大眼睛的年轻女记者今年只有23岁,大学毕业后进入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部刚刚一年。因为善良而美丽,要做记者先做人7月10日下午,正在电视台紧张工作的曹爱文接到了群众电话,在黄河公路大桥西约300米的地方,有一个女孩在玩耍时不幸落水…  相似文献   

20.
广西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二审开庭,审理柳州人民广播电台女记者熊倩状告柳州市柳北区民政局局长马晓明精神损害赔偿一案。这起“一分钱官司”是我国乃至全球诉讼标的最小的官司,但却历时两年,四次开庭,一波三折,至今尚未了结,引起了包括新华社、中国记协等中央新闻界高层的关注。少年出走、家长哭诉———“灵声小姐”的“温柔”刺疼了女记者的心1999年9月13日,广西柳州人民广播电台《龙城访谈》栏目女记者熊倩的办公室里,走进一位叫李志刚的先生,他左手拉着十三岁的儿子李帅,开门见山地“投诉”:两个月前他儿子经过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