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时期,琉球国为中国的藩属国.在与中国长达500年的交往的过程中,琉球国王呈递给中国大量的表奏文书,这些表奏文书不仅采用汉字书写,而且使用中国纪年和公文格式.这些特点,一方面反映中国与琉球国的君臣关系,同时也反映出中国汉文化对琉球的影响,是中琉两国友好交往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
琉球(今日本冲绳县),明清时期为中国的藩属国,清光绪五年(1879)被日本强行吞并。中国与琉球,一衣带水,两国关系源远流长,特别是明清时期,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十分频繁。在这友好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官方文书档案,这些文书档案既是中琉友好往来的真实记录,也是研究中琉关系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中国方面保存的中琉关系档案主要分藏在三个地方:一是北京。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为国家级档案馆,专门保管明清档案。一史馆所保存的1000余万件清代档案,其中中琉关系档案大约在3000件左右;二是台北。台湾地…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重视对缅甸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缅甸华文报纸的出现以及曲折的变革过程则是中缅关系发展的镜像呈现。进入21世纪,民盟的领导为缅甸华文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温床,以《金凤凰》、"缅华网"为首的缅甸华文媒体,表现出了空前的公信力、凝聚力。"一带一路"背景下处于变革期的缅甸华文媒体,仍在中缅关系良性发展的进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清代中琉关系档案选编》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两朝,中国与琉球国(今日本冲绳县)之间以“册封”和“朝贡”为轴心的友好往来持续了500余年的时间.频繁的交往在两国政府之间、中国的官府衙门之间,形成了大量的往来公文书和记录等历史档案资料,随着中琉关系史和冲绳文化研究的拓展与深入,中日双方就这一课题学术交流的扩大,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的《清代中琉关系档案选编》(以下简称《选编》)一书,也于1993年4月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了.  相似文献   

5.
矿丁在清代中缅边境地区的影响不容忽视,是沟通中缅关系的重要媒介,也是捍卫西南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清王朝对矿丁却采取了敌视态度,这一点,从根本上讲,是与其西南边疆政策密不可分的。清王朝的失误,对今天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6.
李新铭  俞宏杏 《兰台世界》2016,(13):128-130
明代万历年间,新兴的缅甸东吁王朝不断侵入中国西南边境,中缅在边境地区爆发了数十年的军事冲突。这场旷日持久的局部战争直接牵涉到了两国边境的沿革史,造成了中国西南边疆的萎缩,并奠定了当代中缅边界之雏形。  相似文献   

7.
读《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闵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8级)中缅印战区是二战期间,美国陆军对盟国在中国、缅甸、印度的军队的总称,最高统帅蒋介石,参谋总长史迪威。也是我们熟知的飞虎队、中国远征军、中印公路,以及麦瑞尔突击队的故事发生地。从1942年3月中国军队入缅算起,经过三次大战役,历时三年零三个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以接近20万人的伤亡换来了国际援华物资运入中国的重要交通线;为盟军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把日军阻挡在中国西南大门之外。但,这却是二战以来唯一未被参战国正式纪念过的战场。  相似文献   

8.
明清两朝,琉球作为中国藩属国之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深受中国影响,琉球的历书文化即为这一影响之独特体现。本文探讨了明清两朝册封颁历琉球的概况,历书、历法文化向琉球的传输,及琉球人在学习、吸收、消化天文历法知识的同时在本国造历,建立和逐步完善本国历制的过程。其中注重对中琉双方史料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挖掘,围绕琉球历书起源、演变,展现明清东亚文化圈生态图景之一角,呈现古代中琉交往史上一段富有特色的天学传播历程。  相似文献   

9.
付伟 《兰台世界》2012,(13):32-33
琉球曾是一个存在于东亚海域世界的独立王国,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日本冲绳。从明朝洪武五年起琉球就成为了中华王朝的藩属国,中琉宗藩关系延续了500多年。顺治三年清朝与琉球有了最初的接触,这一年清军大将贝勒攻克福州,携滞留福州的  相似文献   

10.
付伟 《北京档案》2012,(5):46-47
正琉球曾是一个存在于东亚海域世界的独立王国,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日本冲绳。从明朝洪武五年起琉球就成为了中华王朝的藩属国,中琉宗藩关系延续了500多年。顺治三年,清朝与琉球有了最初的接触,这一年清军大将贝勒攻克福州,携滞留福州的琉球使节到北京投诚。康熙二年,兵科副理事官张学礼、行人司人王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