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强化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应担负起的重要责任,也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新时代,构建劳动教育体系需坚持整体性、开放性与协同性原则。因此,高职院校应从确立“一个核心为统领”的劳动教育目标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整合多元劳动教育资源、完善师资建设体系等方面构建劳动教育体系,使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并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以培养术德兼修人才。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符合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诉求,符合提升高职学生专业技术水平的诉求,也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诉求。辽宁职业学院重视“五育”课程内容的融合、课程体系的规范与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充实劳动教育内容,构建了劳动教育载体,提升了劳动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重视劳动教育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主要阐述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分析温州市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新时代高职院校应当通过发挥学校教育主体作用、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激励机制等,推进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教育的基础,是培育工匠精神的载体,对高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存在专门课程开设不足、劳动教育内容单薄、体力劳动较为欠缺等问题,可以构建独立设置与有机融入相结合的专门课程劳育、思政课程劳育、专业课程劳育、实践课程劳育“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涵盖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生产服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等“四项内容”,凸显课程的人文性、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5.
技能和劳动实践能力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题中之义,用“三全育人”理念推进高职劳动教育创新发展,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全育人”与劳动教育有着内在逻辑性,其在现实意义层面就表现在“三全育人”有助于劳动教育网格化构建、系统化推进和科学性实现。围绕“三全育人”理念指引下高职劳动教育的实践问题,从工作机制、培养模式、力量要素、评价制度、教育贯通性等角度思考,提出健全劳动课程体系、做好协同递进、整合校内外资源、坚持多维评价和拓展劳育辐射功能等路径。  相似文献   

6.
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不可缺失的部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现有的高职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偏重于学科性、教育实效性不强、评价方式简单化、师资缺乏、地位边缘化,导致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高职院校可借鉴国内外通识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通专结合”人文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加强劳动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仍存在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应加强机制建设,建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劳动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育,打造胜任力强、专兼职结合的融合育人教师队伍,旨在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积极推进劳动教育改革,能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拓展思政教育的方法和路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然而,当前社会整体缺乏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和队伍不健全,保障体制不完善,导致劳动教育效果不佳。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基于“大思政”格局,积极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完善课程体系与育人队伍,建立健全保障体系,营造劳动教育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校“五育并举”全面培养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实践活动缺乏系统设计、考核评价不健全、课程体系不完善等实际,主要从劳动价值观、劳动文化、劳动课程和劳动实践以及劳动评价出发,探索构建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的路径和策略,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有效开展提供参考,以期培育出具有劳动认知、劳动智慧、劳动能力且能够肩负起新时代发展重任的新青年。  相似文献   

10.
崔丹 《成才之路》2022,(7):33-35
劳动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决定着高职大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应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有效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态度、劳动能力.文章简述课程思政视域下劳动观融入高职专业课课程体系的方式方法,并提出劳动观融入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目...  相似文献   

11.
所谓“高职教育管理模式”,是指引导高职院校根据教育目标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质量评价、教学设施、师资建设等要素的综合体,并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定型化管理范式。其实质是一套基于人才培养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手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师范高职院校,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与职业价值观已成为师范高职院校育人的重要内容。从师范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师范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概念及逻辑关系切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统筹劳动教育布局、丰富劳动教育模式、强化劳动教育师资、完善劳动教育评价四个方面提出强化师范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效率与质量的方法,以期为师范类职业院校通过劳动教育有效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创新、创业、创造”为核心的“三创”教育和新时代劳动教育共同承担着为社会培养、输送能解决实践问题的创造性人才的育人任务,二者在理念、内容、方式以及师资等方面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逻辑必然,天然耦合。在“三创”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并纳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四育融合、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可以形成良好的协同育人效果,达到“1+1>2”的耦合效应。目前,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在实施当中存在协同育人认识不足、课程整合配置僵化、实践训练机制虚化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递进式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构建立体多维课程体系;整合教育资源,采用贯通式的教育方法;强化内培外引,打造多样化的教师队伍;重视管理激励,构建系统协同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职劳动教育是近些年来因劳动教育从兼容性载体走向相对独立的身份斐变,而在实施类型教育的高职中形成的独立“一育”,并成为高职院校“五育”并举的前提条件。目前,由于理论研究滞后和课程体系缺失等原因,高职劳动教育的实施出现困境。“五育”融合逻辑中的高职劳动教育仍以育人为终极目标,通过劳动教育内容实现交融,但以职业为全程关切的高职课程重心也将使劳动教育的愿景发生改变。基于“五育”融合的高职劳动教育改革及行动,应重点关注高职劳动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设计、课程制度化实施与动态监测、课堂革命及教学评价改革。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高职院校存在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理解片面,师资匮乏,人才培养方案中未涵盖创业教育课程,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分析河北省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河北省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合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搭建创业教育服务平台的方法和对策,从而加速河北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职劳动教育是落实党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环节。由于当前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的目标认识不清晰,原则把握不准确,致使劳动教育实施存在内涵认识不充分、教学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不专业、评价机制不科学等问题。需明确高职劳动教育目标,遵循系统性、实践性、求实性、主体性、时代性五大原则,通过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内容,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建设,革新劳动教育评价制度,促进劳动教育“三方”联动,打造劳动氛围校园文化等路径,全面提升高职劳动教育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课程劳育”是指通过主动挖掘各类课程的劳动教育元素,采取融入、渗透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熏陶和引导,是一种隐性灌输的教育活动。从课程本质维度看,“课程劳育”是指任何课程都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劳动教育的功能;从课程内容维度看,“课程劳育”则是指任何课程都包含了具体、生动的劳动教育元素。高职院校“课程劳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亦是确保劳动教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战场。高职院校有效推进“课程劳育”的路径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全员参与的“课程劳育”;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全课程渗透的“课程劳育”;充分挖掘各类课程资源,实现内容全覆盖的“课程劳育”;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实现全过程保障的“课程劳育”。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时代使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意识淡薄、教育场域失范、机制建设滞后等问题。高职院校应以强化理念认同、优化体制机制、立足课程体系、提升教师团队等整体系统地建构课程思政建设协同育人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学校、院系和班级工作的骨干力量,其领导力教育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突破和创新,影响着高职院校依法治校治理能力和水平。基于广西N市三所高职院校的调研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领导力教育缺乏顶层设计,难以形成人才培养体系;缺乏课程支撑,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缺乏实践平台,难以提高人才培养技能;以及缺乏师资保障,难以支撑人才培养计划。因此,做好顶层设计、开发课程体系、搭建实践平台和引进师资力量,才能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领导力教育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育资源、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展现出鲜明的具身特征,但高职劳动教育仍存在教育理念上重“劳心”轻“劳力”、教育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评价体系上重数据轻感知等离身困境。针对高职劳动教育现存的三重离身,在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应从确立以劳育人的教育理念、统筹理实结合的教育内容、构建多元立体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实现具身转向,进而深入推进五育融合,切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