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校长是我朋友,一次偶然机会听他校里的老师说他的“不是”,反映他和教师们相处时搞“亲疏”。比如有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多数会安排小王、小周几位老师去;论文评比若限数量,他总是指定几位老师参评;年终评优及平时的一些荣誉,总被那几位老师“抢去”,连一些想评职称的同志弄个“市局嘉奖”都很困难。对此,老师们颇有微词,可敢怒不敢言,私下里议论纷纷。再次和李校长相逢时,我真诚地就这些情况与他交流。李校长向我大倒“苦水”。学校安排出去学习、培训的老师的确相对固定,可这也是有原因的!最初他也是尽量多给老师们外出“取经”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假币     
李老师手里还捏着那张100元的钞票,脸上没有多少表情,神情恍惚,木讷无措。“小李,你看这张,没有金线,也没水印,该你倒霉了,往后收学生钱的时候可要特别当心啊。”会计小王的话似乎还在拨弄着李老师的耳根。李老师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不高。这下可好了,遇上这等事,这个月工资的六分之一就没了。可李老师知道这张假币是刘莹的,他是最后一个到校的,由他哥哥领着来的,钱也是他哥交给李老师的,一张100,一张50,其余是零钱。刘莹兄妹五个,父亲又常年卧病在床,5亩多田地由母亲一个人在家操持。哥哥是个泥瓦匠,长…  相似文献   

3.
李校长是我朋友,一次偶然机会听他校的老师说他的“不是”,反映他和教师们相处时搞“亲疏”。比如有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多数会安排小王、小周几位老师去;论文评比若限数量,他总是指定几位老师参评;年终评优及平时的一些荣誉,总被那儿位老师“抢去”。对此,老师们颇有微词,可敢怒不敢言,私下里议论纷纷。再次和李校长相逢时,我真诚地就这些情况与他交流。李校长向我大倒“苦水”。学校安排出去学习、培训的老师的确相对固定,可这也是有原因的!最初他也是尽量多给老师们外出“取经”的机会,遇有活动还把整个教研组拉出去过几次,可历经数次“…  相似文献   

4.
新学期第一周,学校三楼会议室内,校长召集语文教师研讨教材《从现在开始》。教师们围坐的椭圆形会议桌中间摆放着一个方方正正的玻璃鱼缸,缸内游动着一尾黑色的金鱼。“今天我们不去研讨这课该怎么教。”待老师们默读课文十分钟之后,校长开门见山地说,“只想请大家谈谈对文章的  相似文献   

5.
李校长是我朋友,一次偶然机会听他校里的老师说他的“不是”,反映他和教师们相处时搞“亲疏”。比如有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多数会安排小王、小周等几位老师去;论文评比若限数量,他总是指定几位老师参评;年终评优及平时的一些荣誉,总被那几位老师“抢去”,连一些想评职称的同志弄个“市级嘉奖”都很困难。对此,老师们颇有微词,可敢怒不敢言,私下里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6.
章云峰 《教书育人》2006,(10):34-34
李校长是我朋友,一次偶然机会听他校里的老师说他的“不是”,反映他和教师们相处时搞“亲疏”。比如有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多数会安排小王、小周几位老师去;论文评比若限数量,他总是指定几位老师参评:年终评优及平时的一些荣誉,总被那几位老师“抢去”,连一些想评职称的同志弄个“市局嘉奖”都很困难。对此,老师们颇有微词,可敢怒不敢言,私下里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7.
章云峰 《江西教育》2006,(10):29-29
李校长是我朋友,一次偶然机会听他校的老师说他的“不是”,反映他和教师们相处时搞“亲疏”。比如有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多数会安排小王、小周几位老师去;论文评比若限数量,他总是指定几位老师参评;年终评优及平时的一些荣誉。总被那儿位老师“抢去”。对此,老师们颇有微词,可敢怒不敢言.私下里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8.
A老师由于爱好研究,工作出色。老校长退休后,他被提拔起来做了校长。"新官上任三把火。"A校长自上任以来,就风风火火地出台了五个制度。教师偶犯小错,在大会小会上那可是毫不留情地大骂一通。从老师面前走过,也常常是目不斜视。不出一年,不但制订的制度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与老师们的距  相似文献   

9.
胜利小学的陈校长刚刚下班回家,电话铃就急促地响了。原来是三年级年级主任李老师,他告诉陈校长,三年级二班有个学生受伤了,正在医院治疗,让他尽快赶到医院。等陈校长赶到医院急诊室时,外面已经有几个人在等着了。陈校长一眼看见了其中的李老师,忙把他拉到一边,询...  相似文献   

10.
“轰!”震耳欲聋的一声巨响,从宁静的教室里传了出来。只见老师和学生们,惊慌地逃出教室,跑到走廊。一个被惊呆了的学生,结结巴巴地说“:李——李比希,搞的小炸弹,爆——爆炸了!”“什么?”老师大吼“,又是李比希。哼!”说完,他气冲冲地去找校长。校长听了老师的报告,又找来李比希问“:李比希,你想炸掉学校吗?”“不!”李比希分辩着“,我是搞化学试验,不知怎么搞的,放在课桌里,竟突然响了!”果然是李比希干的,校长气得脸色发青,当即宣布:开除李比希!李比希出生在一个著名的药剂师家庭里,从小就和化学药剂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  相似文献   

11.
刘伟上课不认真听讲,常常不做作业,是老师们公认的"后进生".一次我检查作业时,发现他的作业本里夹着一张小纸条:"老师,对不起,星期六我忘了带作业本回家,过几天我会补上的."我断定他根本没做作业,又在撒谎,于是生气地回了一张纸条:"收起你那套骗人的把戏吧.你以为我会上当吗?"  相似文献   

12.
秘密     
杨文学 《教师博览》2012,(11):27-27
吴校长的态度让李老师如坠五里雾中。按李老师的逻辑,吴校长是要往死里整他的,为此他已做好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准备,大不了回家。其实他早就打算退休了,他曾找过吴校长,校长说他年龄还不到。  相似文献   

13.
背景:早上,值周的李老师照例站在学校门口,迎接着学生们的到来。他一边检查着学生的卫生、着装、礼仪、标志佩带……一边接受着学生们的问候。一声声“老师好!”让李老师的脸  相似文献   

14.
心灵地震     
<正>"刘老师,你要小心点!"清早,办公室里的一张小纸条,在老师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竟然有学生写条子警告老师,谁这么胆大包天?刘老师是有二十几年班主任经验的老教师,今年还被评为"省优秀德育工作者",她怎么可能被学生威胁呢?年级组长眉头紧皱着,他把那张纸条收起来,没有让刘老师看到。校长接过那张触目惊心的纸条,大为震惊,这怎么可能呢?刘老师可  相似文献   

15.
每天早上7:30.校长都会带领两名执勤的老师.准时站在校门口.满面春风地迎接学生们的到来。他们不时弯下腰来与学生们打招呼.天天都能够坚持,多年来从未间断。即使下雨天。他们也会举着雨伞站在雨中迎接学生的到来。校长能天天坚持向学生迎接问好,事情虽小.却意义非凡.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从而让校长和老师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自然融洽了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山药老师     
新学期,我被分配到他乡的一所中学任教。这所学校的校长是刚从外乡调来的,还未上任 呢。这几天,老师们议论纷纷,说这位新调来的校长名字真古怪,叫什么不好,偏叫“胡山药 ”,我听了心里直打鼓,莫非是他?真是他的话,将来在同事面前揭我的老底,那多难堪! 不过,也许他早忘了,我自慰着。忘得了吗?那是我刚读二年级的时候,一位从外地新分来的年轻老师教我们所有课程。据 说他叫什么“烀山药”。那时我认为他不过是个不能吃的活人儿,不能和土豆一类能吃的东 西相比。这位“烀山药”老师,整天穿一身灰布大衣服,有一张长长瘦瘦的…  相似文献   

17.
罗娜 《今日中学生》2012,(35):10-13
孟朝晖讲述第一个故事:劳技课,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做飞机模型,偏偏李允文缠着张老师,要老师教他做树叶标本。有同学调侃他:"你是个男生嘛,放着飞机模型不做,为什么对树叶标本这么‘小清新’的事感兴趣?"李允文白他一眼,继续忙着准备做标本的事情。其实我挺羡慕李允文的,他有一双巧手,做什么像什么,动手能力极强。劳技课老师把他当宠儿,乐意教他做各种玩意。  相似文献   

18.
正3月24日上午,有幸听了台湾明德学校李振威老师的两节科学课,感触良多。而最令我感动的是,李振威那自然亲和的微笑。李振威老师,是一名和善活泼的中年人。整整两节课,他态度温和,始终微笑着。他微笑着讲课,微笑着演示,微笑着指出学生的不足。配合李老师  相似文献   

19.
免费的早餐     
张凯 《今日教育》2012,(5):43-43
李校长所在学校是一所半寄宿制学校,学生们是需要上早读的,因此,也就要求班主任老师们在6:00之前到学校盯早读。可是,一段时间下来,班主任老师们不是请假就是迟到,很少能主动按时到校看管学生,搞得整个早读不是一楼的某个教室里乱哄哄,就是三楼的某个班级静不下来。为了了解具体情况,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李校长决定亲自值班一周。每天早起6:00之前,他准时到校,开始巡查各班早读情况。在巡查的过程中,他发现盯早读的班  相似文献   

20.
进门烧柱香     
整整快一个上午了,这位“校头儿”——“东山小学”的校长也没敢迈出办公室门一步。他怕,怕碰见老师,怕听见老师们的议论,怕看见老师们那愤愤不平的眼光,更怕老师们的追问——“前年的教师年终奖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