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6 毫秒
1.
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学校教育必须达成的基础目标之一,亦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体现。当前行为规范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对行为规范教育的认同和接受,以及对行为规范要求的内化和自律。结合教育实践经验,笔者就如何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优化教师教育观念,改善教师教育行为,丰富行为规范教育形式,激发和促进学生对行为规范教育的认同和接受度,增强学生对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切实提高行为规范教育实效等教育现象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吴亚军 《现代教学》2014,(4X):18-22
<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初中学段行为规范教育是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对做好上下衔接,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行为规范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初中学段是学生身心变化最激烈的阶段,也是行为规范问题频发的阶段。为了全面把握初中学段学生行为规范的现状,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对行为规范教育的认识,课题组在前期资料收集和预调查的基础上,精心编制  相似文献   

3.
正如何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新时期对德育工作的挑战。为此,根据本校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了以"五变"为主题的德育工作,取得显著的实效。一、丰富德育内容,变"单一型"为"复合型"德育的生命,在于追求和弘扬真、善、美。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关乎德育工作效果,我校将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确定为:1.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深入开展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教师,面临着好多棘手的问题,好多孩子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已成为素质教育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教育内容和教育任务,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德育教育不仅对学生施加良好的思想品德影响,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遵循思想品德的行为规范.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和德育考核,不仅对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必要,而且雀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角色教育的内涵角色教育的内涵即通过帮助学生进行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学习和角色内化,促使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提高自身的角色意识,学会感受、体验、认识和鉴别不同角色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应采取的行为模式。角色认知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地位、作用、身份及行为规范进行认识和判断的过程;角色认同是引导学生对角色  相似文献   

7.
<正>行为规范是由一定的社会组织根据一定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提出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和要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主要包括以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为主要内容的个人行为习惯,以及以交往礼仪、校园集体规范和社会公共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公共道德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学校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础。学校虽然普遍重视行为规范教育(以下简称"行规教育")的课程建设,但往往实际效果与投入存在  相似文献   

8.
关于强化高职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学风、校风,也危及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强化高职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十分必要。其途径主要是:加强教育,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的意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通过环境促进学生的行为规范;严格管理,健全规章制度,通过纪律约束学生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行为规范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体现学校创建特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果,又能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训练,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符合二十一世纪国际大都市需要的人才。多年来,我校始终将探索形成符合市重点中学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学的继续扩招,通过考取艺术专业而捷径实现大学梦的学生越来越多,出现了艺术升学类大学生群体,艺术升学类大学生群体文化素养偏低,组织性、纪律性欠缺,他们的行为、修养与高校学生行为准则和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加大对这个群体的关注,运用适当的思想教育方法,加强对这个群体的行为规范和思想教育,成为艺术院系当前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体验式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是达成养成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在高校艺术升学类大学生行为规范养成中引入体验式教育,摆脱了传统批评教育的模式,增强了思想教育的效果,是高校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1.
顺应党中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针对当前中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站在政治课教师的角度提出联系教材与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忧患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和行为规范教育的主张.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行为规范由个人与社会之间联系的模式所决定,不同的联系模式对社会的行为规范具有不同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人们的行为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针对不同行为类型,就可以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进行准确的定位。教育和法制是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手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楚它们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技工学校的礼仪教育,应按照职业行为规范、岗位服务规范和学生专业素质基本要求,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开展以校园礼仪、社会礼仪、家庭礼仪为重点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将文明礼仪教育与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技工学校的礼仪教育,应按照职业行为规范、岗位服务规范和学生专业素质基本要求,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开展以校园礼仪、社会礼仪、家庭礼仪为重点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将文明礼仪教育与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经济、社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求职业指导与之相适应。经济体制、工作模式、产业结构变化要求学生学会选择,使自己与社会协调发展;教育结构的变化对不同阶段的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职业指导要求;目前,职业指导在模式、方法、手段上出现多元化趋势。这种趋势有利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6.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立足点。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经历、社会经验的不同 ,他们的智能、情感和心理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校在德育工作中进行了“德育分层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一 )教育目标上的“分层”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 ,确定不同学龄的德育内容和要求 ,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 ,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为了实现把学生培养成有高度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过去使用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北京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是原国家教委、原北京市教育局于1981年至1994年间颁发的,多年来,在中小学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产生很大影响。与此同时,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也随之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道德修养和德育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形势发展和中小学生身心发…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下面简称《行为规范》)是国家明文规定的中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准则。如何使《行为规范》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是班主任、团队干部、德育工作者日常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实践使我感到,实施《行为规范》,一是不能搞一刀切,力求针对性,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不同场合,提出具体要求;二是适应当代青少年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竞争意识强等特点,在实施《行为规范》的形式上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精心设计,寓《行为规范》教育于生动活泼之中,使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中悟出深刻的道理,进而把这种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内化为行为。《行为规范》第27条规定:“主动承担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洗刷餐具等能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其他劳动。”实施这条规范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劳动,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为了达到上述教育目的,针对本班学生实际,笔者开展了以下五项活动。  相似文献   

19.
左和平 《生活教育》2011,(11):36-38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它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也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是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陶行知先生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  相似文献   

20.
<正>行为规范是社会经验之一,是教育系统中用以使学生形成相应品德的手段或工具。行为规范作为一种社会经验,不同于知识与技能。行为规范的接受具有特殊规律。研究与掌握行为规范接受规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