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电影《2046》里有一个经典镜头,梁朝伟对着一个树洞诉说自己的秘密。现代人似乎有更多心里话无处倾吐,于是一款名叫"秘密"的软件悄然走红,因为是匿名,人们乐此不疲,在秘密圈晒隐私吐辛酸。奇葩篇微信朋友圈你屏蔽了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微信朋友圈就渐渐沦陷了。有孩子的晒孩子,没孩子的晒宠物,没宠物的干脆晒自己。装高端的奇葩朋友很讨厌是不是?很想"取消关注"是不是?微信朋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随机调查了滁州学院156名开通微信帐号的在校大学生。研究发现,朋友圈发表文字是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主要方式,且女大学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热情,并且可分为日志类和非日志类两大类型;"晒照片"也是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呈现自我的一种较为普遍形式,且女生比男生更加热衷。微信朋友圈中的"赞"和"评论"是个体与他人对话互动的主要方式,"求转""求赞"则是提高朋友圈被认可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微信已成为我国广泛使用的社交软件,朋友圈的"晒"行为也日渐流行。个体的"晒"行为源于从众、自我认同、自我表露、自我欣赏等四个方面的心理,"晒"行为还同时带来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你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征服自己。自律不能只是偶尔为之,它必须成为你的生活方式,这就要向如影随形的各种借口发起挑战。1一次微课,我认识了文友初夏。文风相似,很谈得来,我们加了彼此的微信。我的习惯是只要微信朋友圈的"发现"里出现小红点就会毫不犹豫地打开,无论朋友晒娃还是晒美食,我都会一一点赞。这成了我忙碌生活的一部分,即使没有空闲时间去写热衷的文字,我也在朋友圈  相似文献   

5.
"晒"是微信朋友圈用户的一种普遍而流行的行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用户都在晒,"晒客"群体应运而生.在广大的晒客群体中,以90后群体最具典型,与生俱来的媒体接触特性是其最显著的特征.本研究以90后群体为研究对象,以网络问卷调查法为研究方法,通过对问卷内容和调查数据的分析,探究90后群体"晒"微信朋圈的心理及其可能带来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现在不少学生作文脱离真实生活,容易出现"假大空"的倾向,缺少"地气"和"人气",让读者读来味如嚼蜡。然而同样的学生,他们的微博、微信却经营得人气旺盛、写出的小文字也嬉笑怒骂饶有趣味。其实,写作文和写微博、微信文字本质上都是写作,应有共通之处。学生作文也可以借鉴一下微信的"朋友圈"。微信上流行的"朋友圈",其实包含了两个步骤:"晒"和回应。首先是  相似文献   

7.
《钱江晚报》2019年12月26日第五版刊登了一则题为《老婆在老公朋友圈发了一张结婚照后,哇,居然炸出老公9个女朋友》的新闻:小雨不经意间看到老公手机微信中有女朋友发来的暧昧问候,为了"宣誓主权",她在老公的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了自己的结婚照。这段话里的"宣誓主权",应为"宣示主权"之误。众所周知,"宣示主权"原本是用国家的力量和手段、法律、国际间的政治及一切可以证明主权象征的历史来表明主权的归属性。  相似文献   

8.
周云龙 《生活教育》2014,(19):50-51
正微信朋友圈,天天新气象。不过,看多了,你会发现也就那么回事。有人做过小结,上午:基本没动静。中午:各种晒,晒幸福、晒衣服、晒包包;傍晚:各种饭局,酒吧,夜店,求陪同,求偶遇,求带走;午夜:各种饿,各种再也不吃宵夜了的誓言;凌晨:各种哭,各种闹,各种诗词歌赋加感悟……另一个版本的总结说,微信"四大俗":有孩子的晒孩子,没孩子的晒对象,实在没啥可晒的就开始晒宠物、晒自拍。"晒孩子"名列前茅,有一种晒叫"狂晒  相似文献   

9.
一、事件概述"千呼万唤始出来",1月25日晚间,微信朋友圈首批广告正式亮相,包括宝马中国、vivo智能手机和可口可乐。朋友圈广告以类似朋友的原创内容形式进行展现。"微信不是营销工具"的口号,也瞬间成为历史。据悉,微信的朋友圈广告采用了在Feed信息流中内嵌,与正常的单条朋友圈完全一样,由文字和图片构成,点击之后进入广告的完整H5界面。用户可以点赞或者评论,还能看到自己的好友的点赞和评论。这能够让你看到自己的朋友中谁和自己看到了同样的广告,因此迅速引爆了朋友圈。  相似文献   

10.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企业能够运用微信开展招聘工作.大数据自身的特征和企业的招聘需要决定大数据时代企业微信招聘运行机制的基本流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大数据时代企业员工微信招聘的单一式、链式、环式、合式、矩阵式、Y式、网络式和混合式八种创新运行机制,并给出应用微信招聘运行机制的注意事项,以期完善相关招聘理论,为企业员工招聘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黎 《小读者》2013,(9):29-29
前阵子,在微信朋友圈里忽然开始流行一个小游戏:贴出手机相册里的第21张照片。吃货晒美食,植物控晒桃红柳绿,人们呼啦啦翻起了手机相册,念叨起随风的往事。  相似文献   

12.
圈子     
2014年,圈子火热。最火热的有两种圈子:微信朋友圈、QQ群。它们基于互联网把朋友聚合在一起交流、相约。微信的朋友圈里扎堆的都是朋友,说起话来,比较随便。你可以晒自拍,晒美食,感觉在私密空间可以无话不谈。性质相当的QQ群也是如此。这个由网络聚集起来的圈子,网上网下活动自如。有人下午在网上喊一声,晚上聚会,便接踵而至。只要有电有网有心情,这个圈子可谓活力无限。  相似文献   

13.
圈子     
2014年,圈子火热.最火热的有两种圈子:微信朋友圈、QQ群.它们基于互联网把朋友聚合在一起交流、相约.微信的朋友圈里扎堆的都是朋友,说起话来,比较随便.你可以晒自拍,晒美食,感觉在私密空间可以无话不谈.性质相当的QQ群也是如此.这个由网络聚集起来的圈子,网上网下活动自如.有人下午在网上喊一声,晚上聚会,便接踵而至.只要有电有网有心情,这个圈子可谓活力无限.  相似文献   

14.
幽默     
<正>长得黑"大师,我长得黑,别人都取笑我,我该怎么办?"大师不语,慢慢地把寺门打开,让阳光投射进来。"您是想告诉我敞开心门,积极面对,不用在意这么多吗?"大师:"不,我是想看清楚你在哪儿!"没发朋友圈老妈自从学会玩微信后,天天刷朋友圈晒厨艺,为此老爸说了她好几次,但都不管用。今天下午,吃了一顿饺  相似文献   

15.
声音     
《中学生电脑》2014,(9):4-4
“亲们,快看。淘到好宝贝啦!” 近日,北京汇文一小副校长倪彦鹏兴奋地在微信朋友圈里晒自己刚从网上淘来的宝贝——两套民国时期本校学生的月考试卷。试卷中所反映出来的素质教育意识和理念,让倪校长很感慨,认为“对当下的学校教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由于其在线交流的迅捷性,尤其是朋友圈社交功能的私人定制化保证了个人社交的相对隐私、安全,受到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在微信特有的信息传播模式下,微信朋友圈的社交"圈层化"、舆论场中心弱化、信息传播面聚焦化、成员关系稳定化等特征得到不断巩固和加强,而在朋友圈"碎片化、去中心化"的网络环境下,"舆情安全阈值"的界定与监控逐渐模糊与淡化,这给高校的网络舆情安全带来新的隐患。因此,首先剖析了微信朋友圈中悄然进行的三大变化及其对高校舆情管理工作构成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变化的微信朋友圈特殊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并基于此,提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应对策略,即从源头、传播路径、舆情环境、信息分流等四大要素入手来实现舆情的有效研判、监管、处理、引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自己在招聘工作中的经验,从招聘专业需求分析、招聘信息的发布、招聘组织和考核、办理录用手续等方面。探讨了我院教师招聘工作的流程。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采用跟踪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对比分析大学生在人人网、微信朋友圈内的自我表露情况及特点,包括表露的倾向性、主题、目的、心理预期等,得出以下结论:与人人网相比,样本在微信朋友圈内更少展现负面形象;社会自我是大学生在人人网、微信朋友圈内进行自我表露的主要形态;微信朋友圈中精神自我的展示更加明显;"强关系"理论下,微信朋友圈比人人网更黏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自己在招聘工作中的经验,从招聘专业需求分析、招聘信息的发布、招聘组织和考核、办理录 用手续等方面,探讨了我院教师招聘工作的流程。  相似文献   

20.
从以往在一个固定的场所,招聘人员与求职者均需到场的招聘会的传统形式,到现在通过微博、微信、各种招聘网站的虚拟招聘方式.科技带来的越来越多的求职方式的变革,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招聘方式,甚至于面试都可以在线上完成。但是,虽然形式干变万化,在求职过程中,最核心的不是形式的变化而是招聘内容。求职者求职的主要考核方式:笔试+面试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