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淼 《新疆教育》2012,(16):33-33,23
毋庸置疑,课内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内,但课内不是教师“一统天下”,课内也不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更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点。语文教学要立足生活,立足实践,把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从封闭的学校课堂走向开放的社会课堂;从枯燥的课堂学习走向生动的生活学习。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转变,实行全方位的课堂教学开放,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社会为大课堂,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即采用"课外促课内,课内带课外"的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思中分析问题,理清问题;在议中解决问题,多渠道培养学生阅读素养,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高职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教育一直存在教育不全面,同时过分重视职业性教育而忽略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等现状问题。基于高职学生的就业分析,提出了"以服务社会能力为导向,融入创新创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思路,构建"岗位群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能力课程平台——岗位素养课——服务社会课程平台"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本文强调教学理论结合实践的知识体系,工学一体,将课堂与社会、行业环境相融合,形成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对风景园林设计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高校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基地,担负着用邓小平理论构筑大学生精神支柱的重任。泰安师专采取课内系统教学与课外理论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培养学生成才相结合的几项具体措施,使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知行大课堂近年来,学校构建了"知行大课堂"开放式育人模式,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志愿服务、就业创业等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强化实践育人效果,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主要内容有开展实践教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2015,(8):113-119
针对高校课内教育存在的问题,文章探索了EP2社团的创客教育模式,并依托EP2社团,构建了课外专业学习、专业实践、科研竞赛和求职创业"四维一体"的培养平台,形成了课堂内外相辅相成的有机教学体系。该模式的推出,既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求职创业能力,也有利于实现教育提升学生价值的目的。该模式通过6年的示范应用,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考研率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在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需要遵守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等原则。这样的数学课堂能够充分开发学生个体的成长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在实践中,数学教师需要优化课前预习内容,革新课内外教学过程,科学设计课内外练习。通过这些措施,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踊跃参与到课堂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等职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高中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离开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是难以完成的。况且.职业高中的学生绝大多数在毕业后即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的建设者。因此.强调中职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即学生社会化)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陶蜀琴 《现代教学》2016,(Z1):79-80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教育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在经历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提高用正确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要设计形式多样的各种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动起来;要将课程学习与时事教育紧密结合。所以,培养学生社会观察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基本任务。那么,如何通过作业设计实现对学生社会观察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目  相似文献   

10.
"慕课"背景下的"遗传学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教学组织形式采用"课内+课外"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模式,课外包括线上学习和线下讨论与实践,课内则以讨论、互动为主,建立了"教师引导"与"学生引导+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模式,使修课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理性思维能力、融会贯通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探索、构建了教与学有机结合的五型课堂模式,即重大理论问题为导向的理论型课堂、学生能力展示与教师方法引导相结合的能力型课堂、课内模拟实践与课外社会调研相结合的实践型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素质型课堂、时间与网络空间相结合的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整个教学周期22个教学班级581名学生的工程背景、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以目标递进分层教育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课内引导、线上学习,线上答疑与课内实践、特需预约"相融合的混合工程实践模式,不仅极大地削弱了实践过程中知识和能力的积重效应的影响,提高了课堂效率,改善了教学效果;还有效地解决了以CDIO模式为主线的项目教学久悬不决的课外实践指导与教师工作时间相冲突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对分课堂”模式,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爱科技”九大关键能力模型,构建“课程思政引领、知识体系搭建和营销实践拓展”三位一体的“新媒体营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分组合作和开放式讨论,旨在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社会责任、伦理价值的认识。“对分课堂”模式增强了“新媒体营销”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通过多元评估和即时反馈,确保教学效果,支持学生全方位成长,为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与教学改革提供新见解。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引起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的教学手段,为重组学习方式提供了新的策略。在传统课堂组织形式的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中,由于学习路径和学习策略单一,不利于分层次教学。因此,要利用微课和翻转课堂重构课堂学习模式,形成课外学习、课内内化、课后升化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参与度。  相似文献   

15.
一、学习权的建立 学习权是与学习化社会相伴而生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学习和教育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彻底摧毁了传统教育对知识和知识标准的垄断地位,打破了学校和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学习是围绕教师、教材、课堂三个中心的模式,而要求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得学习型社会,要求教育要建立一种终身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从2007年酝酿,2008年9月1日正式启动。这一工作使学生可以跳出封闭的教材和课堂,与自然、社会有机交融,这对于密切教育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完善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学生有效参与社会大课堂实践学习,应构建促进学生有效参与社会大课堂实践学习的保障机制,明确教师在促进学生有效参与社会大课堂实践学习中的作用与角色,完善社会大课堂实践学习的教与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注重教育的公民属性是德国与法国教育的共同特点。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负责任的社会公民,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均在完成这一目标。社会含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培养公民重要的教育场所。通过这个“社会大课堂”,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实践活动,其中他们的自我意识、独立能力,规则意识、责任能力,成就感和受挫能力,职业兴趣和择业能力等,都会有极大的提升。“大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公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变"师本教育"为"生本教育".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语文学习是现实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语文课堂是讨论、合作、交流的课堂;"不同的人在语文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承认差异,因材施教.语文课堂又是德育的课堂,语文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语言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认为:以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得自课内与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即大概30%得自课内,70%得自课外。这个“课外”,就是指语文学科以及包括“语文活动”、“语文实践”和“来自社会大课堂”给予的语文隐性教育。因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研究提高学生语文素质问题,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考虑语文课外的学习,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