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地球周围被包围着一层厚厚的大气,也称空气。它对地面及地面上的物体产生一个巨大的压力作用。这种大气压力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相似文献   

2.
郑民 《物理教学探讨》2001,19(11):15-15
1大气压定义 初中物理教材中关于大气压强定义是:"空气,也像液体那样,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在参考教案中也有类似的表述.教案一:"设问:大气压强是怎样产生的呢?教师自答:大气也受重力的作用,因此大气受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教案二:"问题:大气压强是怎样产生的?地球对空气有吸引作用,因此空气也受到重力,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要产生压强."  相似文献   

3.
专点大气压强例1大气压强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强?(1990年,湖南省)[分析与*】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地球对空气也有吸引作用,因此空气受到重力作用,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就是大气田强.这就是说,大气压强是由大气的重力产生的.第二间可根据作用在托里拆利管内、外水银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强来讨论.托里拆利管内水银面上方没有空气,因此就没有空气压强作用在水银面上,而管外的水银面上的大气压的压力就支持着管里的水银柱,可知这个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等…  相似文献   

4.
固体由于重力的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有压强,液体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容器底也有压强.因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因此对阻碍它流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地球周围包围着的大气,也像液体那样,受到重力的作用且能流动,那么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是否有压强呢?一、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向各个方面都有压强如图1甲:将塑料挂衣钧正对竖直玻璃窗压挤出皮碗中的空气,挂衣钩紧贴在光滑的玻璃上。如乙、丙图所示,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使塑料挂衣钩紧贴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板上面或下面。原因是由于皮碗中的空气被挤出,在大气…  相似文献   

5.
1提出问题一般初中教科书中对大气压强成因的解释是“大气受到重力,由于气体又会流动,所以会对浸没在大气中的物体产生压力,这个压力产生的压强就叫大气压强”。但是一般高中课本对气体压强的解释是:“容器中的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时不断碰撞器壁,对器壁施加压力,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就是气体的压强”。于是有一部分爱思考的高中学生马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初中教材说大气压强是由重力产生的,而高中教材却说气体压强是由分子碰撞造成的,气体压强包含大气压强,按理说大气压强也应由分子碰撞产生,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2问题…  相似文献   

6.
谈大气压产生的根本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提出问题 一般初中教科书中对大气压强成因的解释是“大气受到重力,由于气体又会流动,所以会对浸没在大气中的物体产生压力,这个压力产生的压强就叫大气压强”。但是一般高中课本对气体压强的解释是:“容器中的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时不断碰撞器壁,对器壁施加压力,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就是气体的压强”。于是有一部分爱思考的高中学生马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初中教材说大气压强是由重力产生的,而高中教材却说气体压强是由分子碰撞造成的,气体压强包含大气压强,按理说大气压强也应由分子碰撞产生,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大气压强     
考点复习·一、大气压强的产生1 空气由于受到   的作用 ,而且能够     ,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大气对        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简称    或     .二、大气压强的现象1 历史上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      的存在 .2 用吸管能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 ,饮料是在    作用下 ,通过细管被压入口中的 .三、大气压强的测定1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测定      的值 .2 1标准大气压约等于     帕 ,它能支持约     米高的水柱 .3 大气压随距离地面的高度的增加而.4 …  相似文献   

8.
气体与液体一样,也具有流动性,空气也受到重力作用,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会产生压强。这个压强简称大气压.  相似文献   

9.
关于大气的压强,初中物理如是说:“由于空气有重量,所以像液体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要产生压强一样,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要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高中物理又告诉我们:由于大量气体分子不断碰撞器壁,对器壁就产生一个持续的宏观的力,器壁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就叫做气体的压强。它决定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速率。”学生学习了“气体的压强”之后,再回过去看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地面上,而地面上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大气压的作用,可是我们却感觉不到(这是因为人体内部也有压强,内外压强抵消),那么怎样才能感知大气压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1.
一、重要知识点1.一个重要概念大气压强:空气,也像液体那样,受到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二个重要实验(1)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托里拆利实验:揭示了大气压的存在,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相似文献   

12.
大气压是由于气体分子对物体表面的碰撞而产生的压力。大气中的任何物体都受到大气压的作用。令许多小学生困惑的是:我们身处大气压力下,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小学自然教材和一些教学参考资料列出了几个有关大气压的实验,这些实验有助于小学生对大气压概念的理解。但这些实验通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P130对大气压强的产生是这样描述的:“空气,也像液体那样,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由此段表述,在初中我们不难得出并强调“大气压是因为空气受重力而产生的”的结论.这时有的初中学生已经对大气压强与类似笔管内气体压强的区别和联系有了强烈的知识需求,但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人类生活在大气海洋的“洋底”,象深海动物适应海水压强一样,我们已经适应了大气压强.人类离不开大气压强,并且依靠大气压生存.下面介绍几个具体实例。1.呼吸与大气压我们在吸气时,胸腔和腹腔间的横膈肌肉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体压强变小,于是外界空气就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吸入体内.呼气时,情况正好相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体压强变大,由于比外界大气压高,气体就被呼出体外.可以说,没有大气压我们连最基本的呼吸都不能进行.  相似文献   

15.
在《气体性质》教学中,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理解不透,提出了一些似是而非、易于混淆的问题,很有必要向他们解释清楚。 问题1 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重力引起的吗? 释疑 我们知道,压强是由于压力作用引起的,固体、液体的压强,一般说来,它们的压力来源于它们所受的重力,依此类推,大气压强就是由于地面上方大气层空气重力压在地面上形成的,能不能依此类推得出气体压强就是由于气体重力引起的结论呢?显然不能,例如打足了气的足球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然而足球内少量气体的重力却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显见,这绝非足球内气体的重力作用引起了气体压强。  相似文献   

16.
一、填空题三.包围地球的又叫大气层;我们就生活在.海洋的底层.2.空气由于受到.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3.、叫做大气压强,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4离地面越高的地方,上面的大气越,大气压强越5.小华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他在杯中装满水(图l-l),再盖上纸片(图l-2),然后将杯倒置过来(图l-3),结果水和硬纸片(选填“掉下”或“没掉下”),这是由于杯子里的水和硬纸片受到外界向上的的作用.占.且个标准大气压强跟.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大约跟.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相…  相似文献   

17.
地面上空气的范围极广,常称大气,离地面200千米以上,仍有空气存在,虽然空气的密度很小,但如此高的大气柱作用于地面上的压强仍然极大.大气压是由于地球周围大气层本身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压强,其大小与高度、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在纬度是45度的海平面上,  相似文献   

18.
大气的压强,当然也是气体的压强,初中物理是这样说的:“由于空气有重量,所以像液体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要产生压强一样,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要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关于气体的压强,高中物理又是这样说的:“由于大量气体分子不断碰撞器壁,对器壁就产生一个持续的宏观的力,单位面积器壁上所受的压力就叫做气体的压强。它决定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速率。”关于气体压强这两种说法显然是不同的,我们不妨简称为“重量说”和“碰撞说”,两者究竟区别何在?有没有内在联系?能否予以统一?  相似文献   

19.
认识水的内部压力,虽然不是第十四课的教学重点,但是通过实验让儿童直接感知到水的内部压力,对于儿童形象地理解大气压力很有帮助。水的内部压力与大气压力有相似的地方:物体在水中受到的压力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大气对处于大气中的物体,压力也是向着四面八方;物体在水中受到的压力是随水的深度增加  相似文献   

20.
<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表现之一,这种散射不仅减弱了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还引起了一系列的大气光学现象。当太阳辐射碰到空气分子或空气中的微小尘埃时,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这种现象就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大致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的,一是空气分子的散射,二是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的散射。一、空气分子的散射1871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最先完美地解释了此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