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讲到液体表面有表面张力时,常会做浮针(钢针浮在水面上)和浮币(硬币浮在水面上)实验,并予以说明:表面张力与浮针、浮币的重力平衡,使浮针、浮币静止在水面上. 轮船也是浮在水面上,人们却从不认为是“表面张力”的作用,而会不假思索地说,它受到了浮力的作用,或者更仔细的说,表面张力的贡献是微薄的.  相似文献   

2.
本刊1994年第6期《浮针、浮币实验中的表面张力》一文中,最后给出的结论是:硬币是在表面张力与浮力的共同作用下漂浮于水面。笔者对此结论,特作如下商榷。  相似文献   

3.
1创新演示1:用浸漆铜圈做浮币实验 小时候常玩的"硬币能浮在水面上"是一个非常新奇有趣的小实验,但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新版硬币材质不同于早起的铝质硬币,其密度太大了,再做浮币实验难度较大.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轻易体验观察到表面张力,笔者改用浸漆铜圈来代替硬币,实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教学中,用简易、实用的教具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在力学、电磁学和光学中用硬币可以做以下实验:11水的表面张力111吸引取一只脸盆,盛满清水。用手指拿着一枚硬币(壹角、伍分或贰分币都行),水平地轻轻放入水面,使硬币浮在水面上(硬币应是干燥的,水是平静的,动作轻轻的)。如有困难,可用以下方法之一:(1)在硬币上抹点蜡或抹一点肥皂;(2)先将硬币放在吸水纸上,再把纸平放到水面上,然后戳掉薄纸;(3)做一个小铁圈,把硬币托放在上面,然后放入水中,小心翼翼地移去铁圈。用同样方法再放入两枚硬币。然后用手指轻轻拨动,或者用嘴轻轻…  相似文献   

5.
你注意过这种现象吗?将一枚硬币轻轻平放于一杯清水中,虽然硬币将水面压出明显的凹陷,但是它却能漂浮在水面上.金属制的硬币的密度比水大,为什么能浮在水面呢? 原来,跟气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与液体内部的情况有所不同,液体内部的分子和分子间几乎是紧挨着的,分子间经常保持平衡距离,稍远一些就相吸,稍近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当你走到雨后的池塘边,是否注意过池塘的水面上有小昆虫在滑行,像滑冰运动员。池塘里荷花叶上有球形水珠,一个个像珍珠。为什么昆虫掉不到水里去?荷叶小水珠是怎么形成的?其实这是由于水具有表面张力———一种收缩绷紧的力的缘故。我们可以做一些实验来证实水具有表面张力。首先,准备好以下物品:碗,茶杯,塑料矿泉水瓶,1分或2分硬币,大头针,吹塑纸或挂历纸,直径l毫米的铁丝,棉线,洗洁剂。工具:钳子实验一水上硬币:盛大半碗水,把清洁又干燥的硬分币轻轻平放在水面上.真奇怪,金属的硬币竟会浮在水面上,…  相似文献   

7.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强化主导作用,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创新素质。为了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些研究性的题目,提出一些鼓励性的要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表扬学生的独到的见解。如:在学习“表面张力”时,我设计了硬币浮在水面上的实验,并在实验前先用“硬币能否浮在水面上呢﹖”这个与实际联系密切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开始学生不敢发表意见,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我就给以表扬。我还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  相似文献   

8.
浮针     
“一枚缝衣针能浮在水面上。”你相信吗?父亲在演示 “浮针”把戏的时候,我不到十岁。十多年来,这个带有浓郁“魔术”意味的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点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铁放在水面上会毫不客气地沉到水底。缝衣针是铁做的,按理说,针在水面上是浮不起来的。可是多年前,我的父亲硬是在水面上做成了“浮针”这一实验。开始,父亲对针在水面漂浮也不信。可当他发现针能漂浮在水上,竟有说不出的高兴。他冲我乐呵呵地说:看仔细了。”父亲用粗大的指头夹着一枚纤细的缝衣针,努力使指甲和针保持在同一平面上,然后,小心地移…  相似文献   

9.
纸锅烧水     
纸做的锅能烧水?这也是真的吗?在破解"纸锅烧水"这个科学谜题之前,得先问问你做没做上一次的"水面浮针"的实验。好,既然你已经做了"水面浮针"的实验,并且仔细观察了实验现象,就让我来告诉你钢针浮在水面上的道理吧。如果你仔细观察了,肯定会注意到,钢针本身并  相似文献   

10.
漂浮的硬币     
实验准备:一个小盆、若干硬币、一瓶清水、一张纸巾、一块肥皂 实验过程: 1.将准备好的清水倒进小盆; 2.拿一枚硬币,轻轻扔进盆里,你会发现,硬币迅速沉入盆底; 3.再拿一枚硬币,用食指托住硬币,慢慢地把指头没入水中,使硬币平落于水面,观察硬币.(此过程操作要求较高,这里也可借用纸巾:把硬币放在单层纸巾上,捏着纸巾两边,轻轻放在水面,纸巾吸足了水,慢慢下沉,此时观察硬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无意间听同学说,硬币可以浮在水面上。我不相信,决定亲自尝试一下。  相似文献   

12.
实验材料: 盆、碗、卵石(或玻璃球)、水、刻度尺实验操作: 1.将盆盛上2/3容积的水,放入空碗,这时空碗浮在水面,观察水面位置(用刻度尺测量)。 2.再将卵石逐一放入碗中,直至碗仍浮在水面为止。观察水面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变化(上升或下降)。  相似文献   

13.
徐化同学: 你认为硬币能浮在水面上,是由于水面有张力而成一层薄膜,这基本上是对的。只是水面实际上没有“薄膜”。表面张力是物质的共有性质之一。它实际上是物质分子之间的引力在物质表面的反映。水面、是水和空气的接触面,水最表面的那层分子,下面受水分子的吸  相似文献   

14.
为搞好《浮力》一章的教学,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并指导学生自制学具配合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浮力  说明浮力存在的3个实验。图1 11 小木块能浮在水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见图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浮力。12 图2所示实验说明,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如电池、钩码等也受到浮力的作用。13 换用其它液体,如酒精、盐水做实验。  归纳这三个实验可得知所有液体对浮在它们里面的物体都有浮力。14 浮力产生原因验证实验。教材中图12-4图2 图3 分析说明了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的向上和向下压力之差…  相似文献   

15.
在低年级儿童心目中,观察实验是游戏,是玩。凡是有观察实验的课,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高。如在教学《浮和沉》一课时,在指导学生认识了什么是浮,什么是沉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周围的一些常见的物体,哪些在水中会沉,哪些会浮呢?请同学们通过观察实验后告诉老师。这时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抢“头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记录,紧接着是浮沉知识的应用:怎样让浮在水面的东西沉下去,  相似文献   

16.
1.悬停在液体中的硬币演示:在玻璃杯内装大半杯水,让一枚一分硬币浮在水面上,这时硬币压着表面张力形成的“水皮”,使水面略略下凹。现在,你沿着杯壁小心地倒进薄薄的一层汽油或煤油,这时你会发现一个奇迹:硬币悬停在油水交界面上,并且深深地凹进水里(如图)。原理:不同液体的交界面上也存在表面张力,不过这种表面张力比与空气交界面的表面张力小得多。2.硬币陀螺演示:取一枚硬币,在它背面贴上一小块胶布,用铅笔尖在中心胶布处戳一个小坑。然后让小坑顶在圆规尖上,两指一扭,硬币就在圆规尖上慢慢地转动起来。用嘴顺着旋转方向吹气,就能加快硬…  相似文献   

17.
去南京珍珠泉玩的同学,常会把硬币轻轻放在泉水表面上,它会“飘”在水面而不沉下去.这里有两个问题要请你解释:(1)硬币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吗?(2)是否只有珍珠泉的泉水才会有这种现象?第一个问题与物体沉浮条件有关,物体漂浮在水面的条件是浮力与重力平衡,也就是水的密度要大于物体的密度,而硬币是铝合金做的,它的密度远比水大,因此,硬币“漂”在水面上的原因,不可能是浮力作用的结果,那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可以做以下实验来探究.找一个容积尽可能小些的酒杯,仔细地将它灌满水,但酒杯外壁必须保持干燥.然后将大头针一枚一枚地轻轻投入杯中,随着投…  相似文献   

18.
会浮的针     
游戏道具:1个水盆,水,1枚针,1张卫生纸(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游戏玩法:1.问你的小伙伴:“你们当中谁能让针漂浮在水面?”2.把卫生纸放在水面上,再把针放在卫生纸上,谁的针是干的,谁就赢!3.纸沉到水底而针却漂浮在水面,就算失败了。漂浮的秘密:要使针漂浮在水面,就必须努力把针平放,不穿破水面,否则,针就沉下去了。有了卫生纸的隔离,针和水沿着水平方向渐渐地相接触,避免了针刺破水面。漂浮的秘密:要使针漂浮在水面,就必须努力把针平放,不穿破水面,否则,针就沉下去了。有了卫生纸的隔离,针和水沿着水平方向渐渐地相接触,避免了针刺破水面。会…  相似文献   

19.
针浮水面     
今天上课,陈老师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可不可以不借助任何物体使针浮在水面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想上台一试,陈老师叫了廖强。廖强拿起针小心翼翼地放在水面上,可针马上就沉下去了。而且无论试多少次,结果都是一样。这时候,陈老师教给我们一个小秘诀:她先把纸巾放在水面上,然后再迅速地、轻轻地把针放在纸巾上。奇迹出现了,纸巾慢慢地沉了下去,而针却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像一只平静的小舟在水面上飘荡。同学们都惊呆了。陈老师告诉我们:水有一种张力,可以承受小物体浮在水面。但如果物体重量超过了这个张力的承受范围,物体就会下沉啦。针…  相似文献   

20.
例1 一木块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为24厘米3.现把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又有18厘米3露出水面.问这个木块原来的体积为多大? 解设木块原来的体积为V厘米3,由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